償付能力充足率下滑 8天內3家險企發債達80億元
本報記者 冷翠華
3月21日,建信人壽發布公告成功發行20億(yi) 元資本補充債(zhai) 券。事實上,自3月14日至21日的8天時間內(nei) (以發布債(zhai) 券申購區間與(yu) 申購提示性說明日期計算),一共有3家人身險公司接連發布債(zhai) 券發行信息,一共發行資本補充債(zhai) 券達80億(yi) 元。
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險企業(ye) 務規模做大尤其是躉交型業(ye) 務可能導致對資本的消耗較快,近兩(liang) 年,部分險企適當提高了對權益資產(chan) 的配置比例,也提升了對最低資本的要求。同時,隨著償(chang) 二代二期工程的落地,不少險企尤其是壽險公司的償(chang) 付能力充足率水平將有所下降,從(cong) 全行業(ye) 來看,預計險企資本補充的需求仍將比較旺盛。
償(chang) 付能力呈下降趨勢
根據債(zhai) 券發行信息,近期,工銀安盛人壽和建信人壽都成功發行了債(zhai) 券,分別為(wei) 50億(yi) 元和20億(yi) 元,國聯人壽計劃發行債(zhai) 券10億(yi) 元。
從(cong) 發債(zhai) 目的來看,3家保險公司一致表示,募集的資金將用於(yu) 補充發行人的資本,提高償(chang) 付能力,為(wei) 公司業(ye) 務的良性發展創造條件,支持業(ye) 務持續穩健發展。
記者根據債(zhai) 券發行文件進行梳理發現,發債(zhai) 險企的償(chang) 付能力充足率都滿足監管要求,但近年來向下的趨勢較為(wei) 明顯。建信人壽除了此次發行的債(zhai) 券,還有2筆已發行未到期的債(zhai) 券。
具體(ti) 來看,2018年末、2019年末、2020年末以及2021年9月末,建信人壽綜合償(chang) 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為(wei) 165%、137%、172%以及171%。2020年,該公司完成60億(yi) 元增資、2021年1月份發行60億(yi) 元資本補充債(zhai) ,帶動償(chang) 付能力充足率略有提升。
同時,2018年末、2019年末及2020年末,工銀安盛人壽的償(chang) 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為(wei) 229.73%、187.41%以及172.88%,呈逐年下降趨勢。對此,工銀安盛人壽表示,為(wei) 應對長期低利率趨勢,該公司調整投資策略,在風險偏好允許的範圍內(nei) ,增配權益類資產(chan) ,同時由於(yu) 全市場非標產(chan) 品供給減少、信用風險上升,其積極尋覓其他“固收+”類資產(chan) 以替代非標類資產(chan) ,如信用資質優(you) 良的金融機構發行的永續債(zhai) 、二級資本債(zhai) 等,上述資產(chan) 風險因子較高,帶來了最低資本的提升。盡管該公司通過“躉期配比”“以躉促期”的方式,做到規模與(yu) 價(jia) 值並重,持續推進產(chan) 品結構轉型,但在現階段仍保持了一定的躉交規模,消耗實際資本,對償(chang) 付能力造成一定負麵影響;負債(zhai) 準備金評估曲線的顯著下行趨勢使得認可負債(zhai) 持續上升。
對於(yu) 綜合償(chang) 付能力充足率和核心償(chang) 付能力充足率近年逐年下降,國聯人壽表示,“2018年至2020年,公司經營發展態勢良好,業(ye) 務規模快速增長,累計實現規模保費收入55.69億(yi) 元,高速增長的保險業(ye) 務加劇了公司資本消耗,造成償(chang) 付能力充足率水平下降。”同時,2019年以來,資本市場持續回暖,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為(wei) 追求較高投資收益,根據自身經營情況,公司適度提高了權益類資產(chan) 配置比率,提升了對最低資本的要求,也帶來償(chang) 付能力充足率水平的下降。
資本補充需求更加急迫
發債(zhai) 之後,險企償(chang) 付能力將發生怎樣的變化?幾家險企同時提到,發行資本補充債(zhai) 可以大幅提升其償(chang) 付能力。同時,還有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近年險企發債(zhai) 利率有所下降,部分險企有發新債(zhai) 還舊債(zhai) 的需求。
例如,工銀安盛表示,根據測算,本期債(zhai) 券發行完成後,其資產(chan) 負債(zhai) 率由發行前的91.70%上升為(wei) 91.87%,上升0.17個(ge) 百分點;同時,其綜合償(chang) 付能力充足率由發行前的165.70%上升為(wei) 187.42%,償(chang) 付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建信人壽則表示,本期債(zhai) 券發行完成後,其資產(chan) 負債(zhai) 率由發行前的91.77%上升為(wei) 91.83%,上升0.06個(ge) 百分點;同時,其綜合償(chang) 付能力充足率由發行前的171.48%上升為(wei) 182.94%,上升了11.46個(ge) 百分點,償(chang) 付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國聯人壽表示,根據測算,發債(zhai) 前後該公司2022年的綜合償(chang) 付能力充足率及核心償(chang) 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為(wei) 113%和175%,2023年這兩(liang) 組數據分別為(wei) 96%和138%。
除了發行資本補充債(zhai) ,險企還通過股東(dong) 增資等方式補充資本。例如,根據中國保險行業(ye) 協會(hui) 公告,今年以來,複星保德信人壽增資10億(yi) 元,泰康養(yang) 老增資10億(yi) 元,中荷人壽增資9億(yi) 元,中銀三星人壽增資24億(yi) 元。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12月30日,銀保監會(hui) 發布《保險公司償(chang) 付能力監管規則(Ⅱ)》,並將於(yu) 今年正式實施。對此,中國平安聯席首席執行官、首席財務官姚波表示,按照償(chang) 二代二期工程的監管規則,中國平安的償(chang) 付能力確實會(hui) 受到一些影響。例如,長期壽險保單的預期未來盈餘(yu) 需要根據保單剩餘(yu) 期限,分別計入核心資本或附屬資本,且計入核心資本的保單未來盈餘(yu) 不得超過核心資本的35%,而此前長期險保單預期未來盈餘(yu) 可全部計入核心資本,因此,實際資本計算規則的變化對部分公司的影響非常明顯。同時,償(chang) 二代二期工程對長期股權投資的要求也更加嚴(yan) 格。
“綜合因素影響下,平安人壽的核心償(chang) 付能力可能有較大幅的下降,但還是會(hui) 高於(yu) 100%,處在監管要求水平的兩(liang) 倍左右,是非常健康的水平。”姚波表示,從(cong) 整個(ge) 行業(ye) 來看,償(chang) 付能力多少都會(hui) 受到償(chang) 二代二期的一定影響,在新規則下,險企的償(chang) 付能力監管更加科學、有效,利於(yu) 行業(ye) 長遠發展。
從(cong) 未來趨勢看,普華永道中國金融行業(ye) 管理谘詢合夥(huo) 人周瑾此前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償(chang) 二代二期工程的影響下,部分公司的償(chang) 付能力下降,少數壽險公司甚至呈現上百個(ge) 百分點的影響,因此,行業(ye) 資本補充的需求在今年會(hui) 更加急迫。從(cong) 資本補充渠道來看,由於(yu) 發行債(zhai) 券更加方便快捷,也不涉及股權變更,因此比較受險企歡迎。(證券日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