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互聯時代,需警惕手機“埋雷”
萬(wan) 物互聯時代,需警惕手機“埋雷”
董雪
“專(zhuan) 業(ye) 工具,各品牌手機一鍵秒解”“屏幕鎖、賬號鎖解不開全額退款”……隨著手機在工作生活中作用日益重要,各類破解手機係統的刷機解鎖工具悄然出現,通過電商平台、網絡論壇、街邊維修店等可輕鬆獲取。這些工具有時被手機盜竊團夥(huo) 用於(yu) 銷贓,一些用戶的手機安全被埋雷。
什麽(me) 情況下需要強行解鎖手機,而非通過密碼或官方售後?除了少數電子發燒友用刷機拓展功能外,大多數時候的答案是:手機來源不明。公安機關(guan) 近年處理過不少類似案件:盜竊團夥(huo) 用刷機解鎖工具大量破解偷來的手機,作為(wei) 二手機或偽(wei) 新機銷售,獲取暴利。更有甚者,在解鎖後獲取用戶信息,進一步實施盜竊資金、冒名貸款等違法犯罪行為(wei) 。
一些手機被破解後“後門”大開,再次流入市場,給新用戶帶來風險。很多品牌手機加強了安全防護,係統被破解後會(hui) 彈出安全風險提示。但也有一些手機無法察覺風險,加之部分刷機解鎖工具本身就藏有“壞心思”,因而用戶被盜取隱私、盜竊資金、預裝垃圾應用、暗中吸取流量、惡意插入廣告等時有發生。必須清理這類工具,為(wei) 手機安全掃雷。
能被利用的高危漏洞被稱為(wei) “網絡軍(jun) 火”,發現“網絡軍(jun) 火”並進行攻擊,需要很強的技術能力和研發投入。而市麵上這類工具背後的團隊,大多不具備如此能力。基於(yu) 此,手機廠商應大力加強安全管理。
還應看到,不同手機廠商對安全管理的重視程度有很大差別。為(wei) 了維修方便、節約成本,有的手機廠商會(hui) 對係統設置“工程模式”,並向官方維修點授權使用相關(guan) “特權工具”,刷機解鎖就是利用了這種模式及相關(guan) 工具。更加注重安全管理的手機廠商,則要求係統刷機相關(guan) 維修返廠進行,且每次刷機由廠商控製,需要向官方服務器發送指令。
萬(wan) 物互聯時代,安全管理雖不直接創造利潤,卻是手機廠商長遠發展的命門。隻有完善自身安全管理體(ti) 係,在相關(guan) 軟硬件研發方麵加大投入,才能贏得市場長久認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