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今日錦官城,花重更愜意——成都公園城市變革新圖景

發布時間:2022-04-08 15:11:00來源: 新華社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偉(wei) 大變革丨今日錦官城,花重更愜意——成都公園城市變革新圖景

  新華社成都4月7日電 題:今日錦官城,花重更愜意——成都公園城市變革新圖景

  新華社記者葉含勇、董小紅、李力可

  四月的成都,繁花似錦,芳草茵茵。近日,家住天府新區的張先生和侯女士小兩(liang) 口解鎖了“綠道騎行”,沿著成都繞城綠道,悠閑地環遊這個(ge) 既熟悉又新鮮的城市。

  “從(cong) 繞城邊的桂溪生態公園一路騎過去,旁邊是錦城湖公園,再經過中和濕地公園……公園串聯起公園,一路美景,非常舒服。”熱愛騎行的張先生說。

  沿公園綠道騎行城市一圈,成為(wei) 如今很多成都市民熱愛的健身方式。“公園城市”的打造,拓展了市民生活新天地。

  在成都,公園城市的探索不僅(jin) 僅(jin) 是“公園+城市”“公園套公園”,而是用良好的生態融合城市空間,在一個(ge) 超大城市“繡”出綠色發展“新畫卷”。

  今年3月16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hui) 發布《成都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總體(ti) 方案》,繪定一個(ge) 國家級示範區藍圖。如今成都,長達1.69萬(wan) 公裏的“天府綠道”體(ti) 係正在建設——

  貫穿全域的“天府綠道”串聯起一個(ge) 個(ge) 開放的公園,山地、森林、湖泊、田園等多種景觀疊加,為(wei) 市民日常運動和專(zhuan) 業(ye) 戶外賽事提供了優(you) 越場所;一個(ge) 個(ge) 新場景的植入,賦予成都的公園更多功能。

  市民劉先生經常帶3歲的孩子到天府新區鹿溪河濕地公園,在公園“館裏”看兒(er) 童繪本。“館裏”是四川省圖書(shu) 館在此設立的分館。

  走進古樸典雅的“館裏”,最醒目的是一整麵牆的書(shu) 架,捧一本書(shu) 坐在落地窗前,窗外濃綠相襯。館長劉莉告訴記者,據不完全統計,“館裏”開業(ye) 一年來,已經吸引了5萬(wan) 多人前來“體(ti) 驗”,很多市民成為(wei) 常客。

  “大家喜歡這兒(er) 的清靜,看書(shu) 累了可以出門散散步,也可以點杯咖啡,非常舒服。好多朋友羨慕我每天享受‘慢生活的愜意’。”劉莉說。

  從(cong) “館裏”出來,沿著公園裏的綠道往前走幾百米,是一座“川菜體(ti) 驗中心”,門口斑駁古樸的石碑上刻著“有雲(yun) ”二字。

  “川菜體(ti) 驗中心”負責人楊璐告訴記者,在這裏,大家不僅(jin) 可以了解到川菜傳(chuan) 人的故事,還能體(ti) 驗川菜傳(chuan) 統製作技藝中的傳(chuan) 統調湯技藝。“我們(men) 希望在這裏向大家展示川菜的各種傳(chuan) 統技藝。”楊璐說。

  記者了解到,成都在公園城市建設過程中,致力於(yu) 生態空間與(yu) 城市空間相融共生。截至2021年底,成都現有各類公園1305個(ge) ,其中社區公園464個(ge) 、小遊園(微綠地)478個(ge) 。

  連綿有序的公園正重塑成都的生態空間格局,所引入的生活消費新場景,讓市民從(cong) 中享受生活、享受服務,推動了生態價(jia) 值創造性轉化。

  目前,成都已經打造龍馬湖公園、府河攝影公園、泥巴沱森林公園等“網紅打卡點”50個(ge) ,升級了人民公園“鶴鳴茶社”、新華公園“城市記憶”等生活消費新場景200餘(yu) 個(ge) ,惠及廣大市民。

  去年底,占地3700畝(mu) 的中科院成都分院科學城園區在四川天府新區興(xing) 隆湖畔建成。新園區到處是公園,是開放式的組團格局,沒有圍牆,各個(ge) 科研院所之間可以自由“串門”、交流;還可以為(wei) 周邊創新型企業(ye) 開放研究所,實現大型科研設備和科研數據共享,形成相互支撐。

  “整個(ge) 新園區就像一個(ge) 大公園,走出實驗室,就來到公園裏,愜意又舒心。”中科院成都分院院長王嘉圖說。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