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步入“後衛驅動”時代
CBA步入“後衛驅動”時代
在以87∶82將深圳男籃淘汰出局後,職業(ye) 生涯首次打入CBA季後賽四強的王哲林興(xing) 奮異常,這種感覺是他極少能夠體(ti) 會(hui) 到的,“人生總得有點目標吧,畢竟我也這把年紀了。”
這是上海男籃時隔12年,再度晉級聯賽四強,他們(men) 在半決(jue) 賽的對手,將會(hui) 是淘汰了吉林男籃的浙江廣廈男籃。以王哲林為(wei) 核心的上海男籃能否繼續前進,取決(jue) 很多因素,其中之一就是如何限製住浙江廣廈男籃的核心後衛孫銘徽的發揮。
“兩(liang) 支球隊對位上最大的差距,應該就是後衛,”前中國男籃國手焦健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畢竟廣廈有孫銘徽,但上海男籃在控球後衛這個(ge) 位置上的球員,不論是經驗還是能力,都比前者稍微欠缺一些。”
確實,以和深圳男籃的這個(ge) 係列賽為(wei) 例,上海男籃兩(liang) 名主要本土後衛的發揮,恐怕很難令主教練李春江滿意。特別是4月10日與(yu) 深圳隊的第二場比賽,羅漢琛12投僅(jin) 2中,拿到了5分4個(ge) 籃板沒有助攻,另一名後衛袁堂文的數據也不過2分2個(ge) 籃板3次助攻。
而孫銘徽在和吉林男籃的係列賽中的表現則是統治級的,他場均貢獻19.5分4.5個(ge) 籃板和10.5次助攻,正是他在第三節的兩(liang) 個(ge) 關(guan) 鍵三分,幫助廣廈男籃反超了比分,並最終強勢挺進半決(jue) 賽。
事實上,已經進入四強的球隊中,除了上海男籃,另外3支球隊——廣廈、遼寧、廣東(dong) 隊都有一個(ge) 共同的特點,就是後衛線非常強大。
廣東(dong) 男籃有3名國家隊後衛趙睿、徐傑、胡明軒,遼寧隊有趙繼偉(wei) 、郭艾倫(lun) 雙核驅動。在廣東(dong) 男籃的晉級戰中,徐傑這位僅(jin) 1米78的小後衛,全場製造多達12次罰球,命中11球,加上投籃10中6,砍下25分5籃板3助攻1搶斷。郭艾倫(lun) 則在和山西男籃的首場係列賽中,狂砍40分外加10次助攻,山西主帥楊學增也不得不在賽後感歎:“郭艾倫(lun) 的能力太強了!”
如果再把視野放寬一點,廣州男籃的陳盈駿,天津男籃的雙外援羅切斯特、伯頓,山西男籃的費爾德,吉林男籃的瓊斯,浙江男籃的吳前等,這些後衛球員無不是各自球隊的核心,為(wei) 球隊殺入季後賽起到了關(guan) 鍵作用。
曾幾何時,CBA還是得中鋒者得天下的聯賽。姚明率上海男籃在2001-2002賽季贏得了球隊曆史上唯一一座總冠軍(jun) 獎杯,2006-2007賽季,王治郅回國並再次披上八一隊戰袍,總決(jue) 賽4∶1成功複仇廣東(dong) 隊,捍衛了八一男籃最後的榮譽。2016-2017賽季,擁有周琦的新疆男籃成為(wei) 了CBA曆史上第六支冠軍(jun) 球隊。
但現在,CBA已經悄然進入到後衛時代。“現在很多球隊的戰術,都是圍繞著後衛進行的,後衛能力強的話,球隊打起比賽來會(hui) 顯得更容易一些,而且,球隊在打法上,也會(hui) 更加追求速度和轉換能力。”焦健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根據本賽季季後賽的技術統計,遼寧男籃、廣東(dong) 男籃在進攻能力上領跑,遼寧“雙核”郭艾倫(lun) 、趙繼偉(wei) 兩(liang) 人場均貢獻45分和18.5次助攻,也就是說,115.5分的場均得分中,至少有82分和兩(liang) 人有關(guan) 。廣東(dong) 男籃三名後衛趙睿、徐傑、胡明軒季後賽場均合計為(wei) 球隊貢獻36.6分13.8次助攻,數據雖然不像郭艾倫(lun) 、趙繼偉(wei) 那麽(me) 好看,但其實球隊的戰術核心,已經從(cong) 之前的外援+易建聯,大幅度向後場的幾名球員過渡。
事實上,後衛驅動打法,已經是國際籃球的主流打法。不論是歐洲籃球,還是美國籃球,都是後衛持球發動擋拆策動進攻——2019年獲得男籃世界杯冠軍(jun) 的西班牙隊和亞(ya) 軍(jun) 的阿根廷隊,以及澳大利亞(ya) 隊、法國隊,無不擁有世界級的後衛。CBA聯賽如今算是後衛人才頻出,特別是孫銘徽、胡明軒等年輕後衛的成長,不僅(jin) 讓聯賽變得好看,其實也是為(wei) 中國男籃緊跟國際籃球先進的打法提供了基礎。
本報北京4月11日電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楊屾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