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疫情下,工業大市蘇州堅韌前行

發布時間:2022-04-26 15:52: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蘇州4月26日電 題:疫情下,工業(ye) 大市蘇州堅韌前行

  作者 周建琳

  25日,蘇州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蘇州調查隊公布數據,一季度蘇州全市實現生產(chan) 總值(GDP)5136.7億(yi) 元(人民幣,下同),按可比價(jia) 格計算同比增長4.4%。

  蘇州市統計局國民經濟綜合處處長張鳴在接受媒體(ti) 采訪時表示,一季度蘇州市經濟穩定開局,主要經濟指標增長基本符合預期。

  蘇州是國內(nei) 工業(ye) 體(ti) 係最全的城市之一,擁有35個(ge) 工業(ye) 大類,涉及167個(ge) 工業(ye) 中類、491個(ge) 工業(ye) 小類。一季度,麵對疫情多點散發帶來的不利影響,蘇州經濟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如何做到穩字當頭、穩中求進,考驗著各方的智慧與(yu) 能力。

  自今年2月以來,一場與(yu) 疫情賽跑的供應鏈保衛戰在蘇州打響。

  26日,在益邏觸控係統(蘇州)有限公司無塵車間,工人們(men) 全程穿戴防護服,正在各自工位上繁忙地進行組裝、調試。該公司成立於(yu) 2016年3月,是一家美資企業(ye) ,主要從(cong) 事研發生產(chan) 觸控一體(ti) POS機、觸控顯示器等。2022年一季度企業(ye) 產(chan) 值超1億(yi) 元,較去年同期翻了一番。

  據了解,該公司產(chan) 品90%為(wei) 出口,供應鏈的暢通對於(yu) 企業(ye) 來說極其重要。今年3月底,一批貨物因疫情影響不能及時出貨,企業(ye) 將麵臨(lin) 巨大損失和信譽風險。最終在當地政府和企業(ye) 的共同努力下,順利暢通了貨運渠道,解了企業(ye) 的燃眉之急。

  企業(ye) 所在的楓橋街道是蘇州的工業(ye) 重鎮,集聚了230多家規模以上工業(ye) 企業(ye) 。在了解到企業(ye) 訴求之後,從(cong) 蘇州市、蘇州高新區兩(liang) 級政府到楓橋街道,第一時間成立了物流保障、企業(ye) 防疫等多個(ge) 專(zhuan) 班,開發上線了專(zhuan) 門的貨運信息平台,企業(ye) 需要通行的車輛及人員在手機上就可以進行申報。

  從(cong) 最初的“兩(liang) 班倒”到後來的“三班倒”,蘇州高新區楓橋街道的保障專(zhuan) 班已經7×24小時不間斷運轉了近兩(liang) 個(ge) 月,對19000多單貨運車輛的運輸給予了通行保障,努力讓企業(ye) 保持正常的運作運轉和生產(chan) 。

  蘇州作為(wei) 工業(ye) 大市,承載著很多供應鏈關(guan) 鍵環節。為(wei) 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確保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穩定,蘇州市工信局在蘇州電信技術支持下,推出“蘇鏈通”平台,為(wei) 企業(ye) 快速適配本地供應商,解決(jue) 企業(ye) 供應鏈難題,保障疫情防控期間重點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的穩定暢通。

  工業(ye) 是經濟的壓艙石,工業(ye) 穩則經濟穩。作為(wei) 工業(ye) 大市,蘇州一季度全市規模以上工業(ye) 總產(chan) 值突破萬(wan) 億(yi) 元,達10051.6億(yi) 元,同比增長9.6%。值得一提的是,電子信息、裝備製造、先進材料和生物醫藥四大產(chan) 業(ye) 創新集群產(chan) 值同比增長10.8%。

  作為(wei) 全球製造業(ye) 重要基地,蘇州疫情動向牽動各界目光。一季度蘇州實際使用外資34.9億(yi) 美元,同比增長50.6%,其中製造業(ye) 使用外資同比增長88.2%,足見蘇州韌性十足。

  嚴(yan) 峻考驗之下,城市經濟的“韌性”不會(hui) 憑空而來,疫情下,蘇州及時出台實施紓困解難“46條”、服務業(ye) “20條”等政策,積極穩產(chan) 保供,惠企幫扶,助力市場主體(ti) 渡過難關(guan) ,全力穩定實體(ti) 經濟發展。(完)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