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超六成受訪者認為當前雲旅遊存在過度美化之嫌
65.3%受訪者希望雲(yun) 旅遊避免過度美化濾鏡 保持真實自然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xi) 記者 王誌偉(wei)
網絡技術的發展使雲(yun) 旅遊成為(wei) 可能,不少人通過雲(yun) 旅遊的方式看遍了祖國的大好河山,了解了傳(chuan) 統文化的多彩魅力。在中國旅遊日前夕,中國青年報社社會(hui) 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發布的一項有2085名受訪者參與(yu) 的調查顯示,存在“過度美化之嫌”“不真實”是受訪者認為(wei) 雲(yun) 旅遊存在的主要問題。對此,65.3%的受訪者希望雲(yun) 旅遊避免過度美化濾鏡,保持真實自然,62.3%的受訪者認為(wei) 應加強技術支持,豐(feng) 富視覺體(ti) 驗。通過雲(yun) 旅遊,有84.4%的受訪者想在疫情後來一場實地旅行。
雲(yun) 旅遊的主要問題,受訪者認為(wei) 是存在過度美化之嫌、不真實
在南京工作的90後吳銘今年“五一”假期沒能外出遊玩,卻在“雲(yun) 上”看了不少風景。“我在網上看了博主的自駕遊視頻,遊覽了祖國的西部地區,看到了平時沒見過的風景”。吳銘覺得,現在雲(yun) 上遊覽十分方便,通過博主的視角就可以一飽眼福。但他覺得雲(yun) 上遊覽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隻能跟隨博主的鏡頭,觀看視角有限。另外視頻的真實性也很難判斷,“有的博主為(wei) 了流量,可能會(hui) 故意美化場景,或者通過移花接木的方式進行拚接整合”。
北京某高校研究生劉浩覺得旅遊最重要的是有代入感、沉浸感,而現在的雲(yun) 旅遊方式還很難做到這一點,體(ti) 驗感一般。雲(yun) 上的場景也比較少,內(nei) 容比較單薄,“比如現在比較多的都是介紹自然景觀,很少有對當地曆史、人情、民俗的呈現,所以觀看過程中很難有共鳴,缺乏與(yu) 現實的連接感”。
調查顯示,61.7%的受訪者認為(wei) 當前雲(yun) 旅遊存在過度美化之嫌、不真實,55.0%的受訪者覺得觀感不好,難以代入。
在北京工作的90後馬文軒本科學的是廣告營銷專(zhuan) 業(ye) ,在他看來,當下的雲(yun) 旅遊還停留在營銷的層麵,即通過雲(yun) 上觀賞的方式進行宣傳(chuan) ,吸引遊客到實地參觀,“雖然現在雲(yun) 旅遊有圖文、直播、VR、AR等多種形式,但技術與(yu) 旅遊資源的融合還不夠深入,所以內(nei) 容輸出的質量不太高,對遊客的吸引力有限”。
受訪者認為(wei) 雲(yun) 旅遊存在的其他問題還有:技術條件跟不上(43.0%),淪為(wei) 網絡帶貨的工具(36.1%),虛擬世界沒太大意義(yi) (34.5%)等。
65.3%受訪者希望雲(yun) 旅遊避免過度美化濾鏡,保持真實自然
吳銘覺得,雲(yun) 旅遊和網絡購物的形式其實差不多,都是通過不同方式、不同視角增進大家對某個(ge) 場景的了解,對於(yu) 雲(yun) 旅遊來說,還原場景的真實麵貌就顯得十分重要,不能出現“買(mai) 家秀”和“賣家秀”的巨大差異,“如果雲(yun) 上的場景和實際場景差別過大,會(hui) 影響大家的觀賞體(ti) 驗”。
調查顯示,65.3%的受訪者希望雲(yun) 旅遊避免過度美化濾鏡,保持真實自然,62.3%的受訪者認為(wei) 應加強技術支持,豐(feng) 富視覺體(ti) 驗。
馬文軒覺得,想要有更好的雲(yun) 旅遊體(ti) 驗,一方麵要加強技術創新,增強科技感,“現在不少景區的呈現都是靜態的,隻有一些視頻和圖文,缺乏互動,所以在場景呈現上的手法需要更多元,加強互動性,讓遊客獲得更好的體(ti) 驗”。另一方麵要體(ti) 現人本的理念,比如讓技術更多地貼合人們(men) 的實際需求,滿足人們(men) 欣賞美的需要。也可以在雲(yun) 旅遊中展現更多文化元素,接地氣、有人氣,讓人有代入感,形成情感共鳴。
劉浩也認為(wei) ,雲(yun) 旅遊應該增強文化底蘊,增加厚重感,讓人們(men) 能感受到祖國大地的文化之美。他還期待雲(yun) 上旅遊的產(chan) 品更加豐(feng) 富,不僅(jin) 能滿足觀賞的需要,也能有一些方便購買(mai) 的周邊產(chan) 品,比如當地的傳(chuan) 統美食、手工製品等,“如果能一邊吃著當地的美食,一邊欣賞當地的風景,體(ti) 驗一定會(hui) 更好”。
推動雲(yun) 旅遊更好地發展,受訪者的建議還有:加強旅遊人才的培養(yang) ,如雲(yun) 端的講解(49.5%),融入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元素,傳(chuan) 播文化價(jia) 值(48.4%),重視打造針對青少年的雲(yun) 旅遊產(chan) 品(42.5%),打造周邊文化產(chan) 品,拓寬雲(yun) 旅遊的範圍(31.3%),挖掘和整合旅遊資源,提供更多選擇(29.8%),完善相關(guan) 服務,保證用戶體(ti) 驗(25.4%)等。
通過雲(yun) 旅遊,84.4%受訪者想在疫情後來一場實地旅行
“我大概有一年多沒有出去旅遊了,上一次旅遊還是去年的五一假期。”劉浩希望今年能有機會(hui) 出去逛逛,看一看祖國的大好河山。“我最希望去祖國的西南地區,比如四川、雲(yun) 南、貴州等地,因為(wei) 我從(cong) 小在北方長大,很想到南方看看,感受一下不一樣的自然景觀,體(ti) 驗不同的人文風情”。
馬文軒最想去的地方是青島,“因為(wei) 之前去過,覺得性價(jia) 比不錯,有海有沙灘,很適合放鬆身心,而且當地也有認識的朋友,大家還能一起聚聚,聊一聊最近幾年的變化”。
調查顯示,通過雲(yun) 旅遊,84.4%的受訪者想在疫情後來一場實地旅行。交互分析發現,00後受訪者表示想的比例更高,為(wei) 89.4%。
在江蘇出生長大的吳銘很少出省,以前對旅遊也並不感興(xing) 趣,覺得景區人非常多,旅遊體(ti) 驗不好。但現在,他想在疫情後來一場實地旅行,“我的首選目的地是北京,從(cong) 小就在課本上、電視上看到天安門、故宮。如果有機會(hui) ,希望能去打卡北京天安門,遊覽故宮博物院,再去爬一爬長城,感受文化古都的魅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