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不出戶行萬裏 超八成受訪者認為雲旅遊豐富了旅遊體驗
足不出戶行萬(wan) 裏 超八成受訪者認為(wei) 雲(yun) 旅遊豐(feng) 富了旅遊體(ti) 驗
59.7%受訪者表示對雲(yun) 旅遊的體(ti) 驗不錯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孫山
躺在床上看旅遊博主的視頻、打開全景圖看各地美景、通過慢直播賞繁星看日出……隨著互聯網、VR等技術的發展,足不出戶在雲(yun) 端旅遊的方式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
在中國旅遊日前夕,中國青年報社社會(hui) 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2085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74.8%的受訪者會(hui) 選擇雲(yun) 旅遊。59.7%的受訪者表示對雲(yun) 旅遊的體(ti) 驗不錯。84.1%受訪者認為(wei) 雲(yun) 旅遊豐(feng) 富了自己的旅遊體(ti) 驗。
受訪者中,00後占24.9%,90後占40.0%,80後占25.0%,70後占7.4%,60後占2.4%,其他占0.4%。
74.8%受訪者會(hui) 選擇雲(yun) 旅遊
在北京一家互聯網公司從(cong) 事運營工作的王博,平時特別喜歡逛博物館。以前在去其他城市旅遊時,隻要時間充裕,都會(hui) 把博物館列入行程。王博覺得,在疫情防控管理過程中,線下參觀博物館的機會(hui) 變少了,但是直播、VR等技術的發展,讓雲(yun) 遊變得越來越方便。
王博已經通過雲(yun) 遊的方式參觀了很多家博物館,“像故宮,我實地遊覽過,總覺得意猶未盡。居家的時候可以線上看展,覺得有意思的地方,會(hui) 記下來等以後再實地逛一逛”。
調查顯示,疫情之下,74.8%的受訪者會(hui) 選擇雲(yun) 旅遊。59.7%的受訪者表示自己對雲(yun) 旅遊的體(ti) 驗不錯。
“線下看展時,如果太多人參觀,人擠人,遊覽體(ti) 驗不會(hui) 很好。”王博覺得,雲(yun) 遊的便利之處在於(yu) 不受時空限製,通過網絡就可以把旅遊資源傳(chuan) 播給更多的人,“有的線上展覽,能360度旋轉、放大展品,細節看得不比在線下差,還可以隨時反複觀看”。
對於(yu) 雲(yun) 旅遊的優(you) 勢,67.4%的受訪者認為(wei) 是不用人擠人、排大隊,輕鬆省心,62.2%的受訪者認為(wei) 是足不出戶也能實現“行萬(wan) 裏路”,60.3%的受訪者認為(wei) 是省去旅途上的開銷,節約成本。其他還有:可以隨心選擇景點,更多樣(46.5%),能與(yu) 他人進行實時互動,更有趣(40.8%),第一視角代入,有沉浸感(37.2%)以及借助多種形式,讓感受更深刻(29.3%)等。
“數字化對旅遊業(ye) 是一種全產(chan) 業(ye) 鏈的賦能。”北京聯合大學旅遊學院教授李柏文表示,雲(yun) 旅遊是一直就存在的,但在疫情之下,雲(yun) 旅遊發展趨勢加強了,成為(wei) 旅遊體(ti) 驗的重要實現方式之一。“通過數字化方式,雲(yun) 旅遊讓傳(chuan) 統旅遊獲得了新的展現形式,數字化技術為(wei) 旅遊產(chan) 品的內(nei) 容生產(chan) ,提供了更多可能”。
自然景觀是受訪者最感興(xing) 趣的雲(yun) 旅遊目的地
90後林璐露平時喜歡看慢直播,她覺得看慢直播時,心情可以得到舒緩和放鬆。“前段時間看流星雨的直播,在直播間看到很多網友留言、互動,覺得挺有樂(le) 趣的”。 林璐露覺得,像流星雨這種景象很難得,如果在線下觀賞,往往需要攜帶專(zhuan) 業(ye) 設備,還要選擇空曠的場景,單是這兩(liang) 點就可能“勸退”不少人。但通過直播的方式一睹流星雨的風采,是一種特別的體(ti) 驗。
“有些自然景觀,會(hui) 在特定的時間段呈現出別樣的景象。不一定有條件去實地感受。”林璐露覺得,通過雲(yun) 遊的方式能夠一飽眼福,感受大自然的壯觀與(yu) 魅力。
調查中,52.3%的受訪者表示會(hui) 選擇VR的形式進行雲(yun) 旅遊,49.7%的受訪者選擇直播/慢直播,47.9%的受訪者選擇紀錄片。其他還有:網絡博主自製視頻(38.2%)、圖文(33.9%)、官網簡介(22.6%)、主題展覽(22.4%)等。
“從(cong) 江南水景到西北風光,跟著旅遊博主在雲(yun) 端欣賞了祖國的大好河山。”大學生高茗關(guan) 注了許多旅遊博主,他們(men) 身處各個(ge) 城市,看他們(men) 的直播或vlog(視頻博客),自己也跟著來了一番雲(yun) 遊。
讓高茗印象深刻的是幾個(ge) 講解風格幽默、活潑的博主,看他們(men) 直播會(hui) 覺得充滿歡樂(le) ,“他們(men) 有的以前是導遊,現在通過直播的方式帶領大家瀏覽景區,也會(hui) 講些有意思的典故,覺得挺有收獲的”。
高茗說,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都是自己很感興(xing) 趣的雲(yun) 旅遊目的地。“雲(yun) 遊淳樸、無濾鏡的自然風光時,會(hui) 心生向往”。
數據顯示,自然景觀(67.2%)是受訪者最感興(xing) 趣的雲(yun) 旅遊目的地,然後是曆史遺跡(59.3%)、紅色旅遊景區(41.4%)。其他還有:博物館(39.5%)、主題公園(31.2%)、紀念館(30.7%)和名人故居(28.4%)等。
84.1%受訪者認為(wei) 雲(yun) 旅遊豐(feng) 富了自己的旅遊體(ti) 驗
“青藏高原是我非常向往的旅遊地,不過由於(yu) 時間、體(ti) 力等原因,一直沒有成行。雲(yun) 遊後覺得以後有機會(hui) 還是要去看看。” 林璐露說,雲(yun) 遊雖然沒有實地體(ti) 驗的感覺,但可以讓自己先在“心靈上過把癮”。
調查中,84.1%的受訪者表示,雲(yun) 旅遊豐(feng) 富了自己的旅遊體(ti) 驗。
“幾年前去過平遙古城,當時沒有到城牆上走一走。在雲(yun) 遊的時候,看到航拍的視頻,能夠俯瞰整個(ge) 古城,也算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之前的遺憾。”高茗說,在跟著旅遊博主雲(yun) 遊時,自己會(hui) 做記錄,為(wei) 之後的實地旅遊做攻略,“現在腦海中已經設計了好幾條旅遊線路”。
中國未來研究會(hui) 旅遊分會(hui) 副會(hui) 長劉思敏認為(wei) ,雲(yun) 旅遊主要發揮了兩(liang) 個(ge) 作用:增強體(ti) 驗和替代體(ti) 驗。“在線下旅遊比較方便的時候,雲(yun) 遊借助虛擬技術、VR等,可以讓遊客在旅遊場景獲得增強的體(ti) 驗。再比如像九寨溝,一年四季都很漂亮,在不同季節有不同的風景,但通常很難有機會(hui) 實地感受不同季節的九寨溝,通過數字技術雲(yun) 旅遊,就能實現這一點”。
劉思敏認為(wei) ,雲(yun) 旅遊對於(yu) 旅遊景區而言,起到了營銷推廣的作用,“通過直播等形式,吸引大家眼球,也可以實現流量變現,比如銷售景區和周邊的旅遊產(chan) 品,增加了衍生收益。不過,雲(yun) 旅遊更像是古人所講的神遊、臥遊,是一種精神上的旅遊。對於(yu) 很多人來說,通過雲(yun) 遊得到精神滿足後,還是會(hui) 想去實地看看”。
“目前,雲(yun) 旅遊還較難實現‘在地感’,因此未來需要無限逼近實地旅遊。”李柏文認為(wei) ,“旅遊”的一個(ge) 核心概念是“異地”,同時旅遊也是一種文化現象,需要社會(hui) 交往。因此雲(yun) 旅遊不僅(jin) 要把景區搬到屏幕上,更要與(yu) 景區、目的地建立聯係,增強遊客之間的交流,滿足旅遊的社交功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