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鬆綁不能無底線踩紅線
縱深話題
樓市鬆綁不能無底線踩紅線
本報評論員 樊大彧
統計顯示,過去20天內(nei) 有56個(ge) 城市鬆綁樓市。在本輪政策放鬆過程中,最引人關(guan) 注的是南京鬆綁限購政策“半日遊”:南京房地產(chan) 業(ye) 協會(hui) 官微“南京房協”日前發文稱“自5月20日起二手房交易無需提供購房證明”,後又迅速刪除相關(guan) 文章,恢複了原來的限購政策。
受持續調控、市場降溫等影響,國內(nei) 房地產(chan) 市場在2021年下半年進入“寒冬”。今年以來,在人民銀行、銀保監會(hui) 等方麵重要表態的引導下,一季度各地紛紛步入鬆綁樓市的初級階段。這一階段的主要特征是以調降房貸利率為(wei) 主,放鬆限購政策為(wei) 輔。然而,即使政策不斷發力,今年樓市小陽春並未如期而至,深度調整還在繼續。
為(wei) 了打破膠著狀態,一些城市的樓市政策調整逐步升級。首先是蘇州拉開了長三角地區熱點樓市城市鬆綁調控的口子。4月份,在短短一個(ge) 月內(nei) ,蘇州房地產(chan) 政策先後調整三次,涉及新房、二手房限售時間縮短,公積金貸款額度上調,非本地戶籍購房限製放鬆等各方麵。
近期,長三角地區等多地紛紛放寬樓市調控政策,從(cong) 整體(ti) 上看,調控舉(ju) 措主要以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為(wei) 著力點,以提振住房消費。各地基本還是在“房住不炒”的總基調下,根據“因城施策”的原則做出了合理政策調整,包括適當降低購房者入市門檻、釋放合理住房需求、增加市場流動性、希望達到穩樓市的政策目的。
但是,有個(ge) 別城市做出了“踩紅線”的動作。如南京全麵取消二手房限購政策,在引起廣泛關(guan) 注後,有關(guan) “官宣”文章被刪,整個(ge) 過程不過半天時間。相關(guan) 城市先踩線後縮回,有關(guan) 政策被迅速叫停,表明房地產(chan) 市場進入鬆綁升級階段後,正在出現一些新情況和新問題。
各地在放寬樓市調控政策的過程中,不能無底線,不能踩紅線。無論是當初的嚴(yan) 厲調控,還是當前的逐步鬆綁,手段不同但目的一致,都是為(wei) 了促使房地產(chan) 行業(ye) 實現更健康、更長遠的發展。各地陸續進行調控政策退出或紓困樓市無可厚非,但“房住不炒”是始終不能越過的底線。這就要求各地在放寬調控政策時,不能一刀切地取消所有購房限製,不能對各類投機性需求完全不設防。
從(cong) 國家層麵看,近期政策暖風頻吹。4月29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hui) 議提出,“支持各地從(cong) 當地實際出發完善房地產(chan) 政策,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優(you) 化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促進房地產(chan) 市場平穩健康發展。”5月15日,央行、銀保監會(hui) 聯合出手下調首套住房貸款利率下限。5月20日,央行公布最新一期貸款市場報價(jia) 利率(LPR),5年期以上LPR為(wei) 4.45%,下調幅度達15個(ge) 基點,這一次5年期單獨降息的主要目的就是穩樓市。
穩樓市的國家政策利好不斷釋放,但一些地方不能“把好經念歪了”。各地在加快政策調整節奏,放寬限購、限售政策的同時,務必聚焦“支持剛性和改善性購房者合理需求”,根據各自城市房地產(chan) 現狀作出謹慎的政策選擇。受疫情及熱點城市改善需求信貸政策依然嚴(yan) 格等因素影響,當前樓市整體(ti) 熱度上升較慢,各地應警惕因樓市紓困政策疊加,而導致的房價(jia) 突然大幅上漲。
多方的利好效應正在逐步顯現,樓市複蘇值得期待。此時,各地愈加要防範各類投機型需求持續增加,對房地產(chan) 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形成的潛在不利影響。隻有始終堅持“房住不炒”底線,才能更好滿足購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更好地穩地價(jia) 、穩房價(jia) 、穩預期和穩地方經濟長遠發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