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周年祭:故裏思國士 家鄉溢稻香
【解說】“故裏思國士,家鄉(xiang) 溢稻香。”小滿時節,走進“袁隆平故裏”江西德安縣袁家山村,江南水鄉(xiang) 、鄉(xiang) 村稻田,目之所及均為(wei) 農(nong) 忙人;隆平廣場、隆平故居,處處可見追思者。
記者一下車,就遇到了專(zhuan) 程攜家人小孩從(cong) 幾十公裏開外趕來緬懷悼念袁老的廬山市民湯國軍(jun) 。
【同期】江西廬山市民 湯國軍(jun)
袁隆平先生一生為(wei) 我們(men) 國家、為(wei) 人類糧食安全做出了很大貢獻,我們(men) 今天帶孩子來就是想讓他們(men) 從(cong) 小感受一下袁隆平先生的家國情懷,還有他的一種科學精神,希望我們(men) 祖國的下一代,能夠有這種科學精神,有這種共同體(ti) 意識,在他們(men) 以後的成長中為(wei) 祖國作出屬於(yu) 他們(men) 下一代的貢獻。
【解說】2004年9月,袁隆平曾回到袁家山,為(wei) 家鄉(xiang) 題寫(xie) “故園情深、心係德安”。2015年和2016年,袁隆平又先後回鄉(xiang) 為(wei) 江西省袁家山科普教育基地揭牌,為(wei) 新建的隆平學校頒發獎學金,為(wei) 超級稻基地測產(chan) 。2021年5月22日,袁隆平因病醫治無效逝世,享年91歲。
沿著一條蜿蜒小道前行,和湯國軍(jun) 一樣很多自發前來的民眾(zhong) 依次走進袁隆平故居,站在寫(xie) 有“禾下乘涼夢”的瓷板畫前,向袁隆平雕像獻花鞠躬,緬懷追思。
隆平故居前的一畝(mu) 三分大小的超級稻試驗田裏,當地百餘(yu) 名中小學生分批次在此開展研學,體(ti) 驗春耕勞動,袁隆平的堂侄袁定付正忙碌著指導孩子們(men) 插秧,在他看來,這也是對袁老最好的緬懷和紀念。
【同期】袁隆平堂侄 袁定付
一些中小學小朋友到這裏來體(ti) 驗研學,我現場教他們(men) 怎麽(me) 區插秧,這些小朋友都很認真的,插秧水稻的這個(ge) 品種就是“1088”,也是老爺子參與(yu) 研究的一個(ge) 新品種,這個(ge) 產(chan) 量包括種出來大米的口感都是相當好的,我們(men) 作為(wei) 晚輩,也是想弘揚隆平精神,傳(chuan) 承農(nong) 耕文化。
【解說】話語間,一列列銀白色動車組不時從(cong) 插滿秧苗的稻田前方飛馳而過,帶著水鄉(xiang) 泥土裏的稻香奔向遠方。
記者 薑濤 劉占昆 江西德安報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