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時生成海量數字盲文,AI幫視障人士無障礙閱讀
實時生成海量數字盲文,AI幫視障人士無障礙閱讀
盲文AI實時翻譯算法是本軟件的核心技術之一,可以實時生成海量盲文數字資源。其運行邏輯是首先將中文、英文等文字編碼格式統一轉換為(wei) Unicode格式,然後選擇盲文類型,再調用盲文AI實時翻譯算法,就可以輸出國家通用盲文、現行盲文、全拚盲文、雙拚盲文。
——楊文珍 之江實驗室類人感知研究中心研究專(zhuan) 家
◎洪恒飛 周立超 本報記者 江 耘
“西湖十景位於(yu)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境內(nei) ……”近日,在浙江杭州舉(ju) 行的之江實驗室專(zhuan) 場開放活動上,視障誌願者陸林鬆通過現場展示的智能盲文閱讀機,準確讀出了自己觸摸到的盲文內(nei) 容。
他所體(ti) 驗的盲文閱讀機,是由之江實驗室科研團隊聯合多家機構共同研發的集視、觸、聽等多類型感知為(wei) 一體(ti) 的盲文數字化智能設備,與(yu) 之一並展出的還有盲文教學機及英語機,涵蓋盲人學習(xi) 、閱讀、公共服務等三大核心應用場景。
“這三款盲文機搭載了團隊全球首創的密集點陣電磁驅動毫牛級精準觸覺再現技術,以及國內(nei) 領先的盲文數字資源AI實時生成技術、視聽觸同步感知技術。”之江實驗室類人感知研究中心研究專(zhuan) 家楊文珍介紹道,團隊盲文數字化科研工作始於(yu) 2011年,經過4輪技術攻關(guan) 和更新迭代,產(chan) 品性能日益完善,已經在全國21個(ge) 省份地區試點推廣。
視障群體(ti) 受困於(yu) 數字鴻溝
一套盲文讀物相比同樣內(nei) 容的普通讀物,價(jia) 格可貴數倍乃至更多。記者現場看到,一本盲文版的小學語文教材,不但紙張寬大,厚度也堪比一本字典。
“盲文圖書(shu) 製作工序複雜、出版周期很長、信息承載量少、且易磨損不耐用。”之江實驗室類人感知研究中心工程專(zhuan) 員陶文韜說,紙質盲文書(shu) 依然是國內(nei) 盲人學習(xi) 知識和獲取信息的主要工具,盲文數字化設備普及率非常低。
相關(guan) 統計顯示,我國視障人士人數達到1700多萬(wan) ,其中800多萬(wan) 為(wei) 全盲,占世界失明人口的20%,每年會(hui) 出現新盲人大約45萬(wan) 。由於(yu) 多方麵原因,我國視障群體(ti) 不會(hui) 盲文的現象較為(wei) 普遍,盲文師資同樣短缺。
2017年,財政部、中國殘聯等多部門聯合啟動“盲人數字閱讀推廣工程”,促成1000台盲文電腦和盲文電子顯示器被配置到全國100所盲人教育機構,但仍難以滿足我國廣大視障群體(ti) 的巨大需求。
“在知識爆炸且快速迭代的信息時代,盲文數字資源嚴(yan) 重缺乏,視障群體(ti) 的數字鴻溝問題越顯突出。”楊文珍表示,目前將人工智能技術用於(yu) 盲文信息無障礙產(chan) 品的還很少。結合我國視障群體(ti) 的國情,團隊應用自研的柔性界麵觸覺計量測試技術、視觸融合感知技術以及盲文AI實時翻譯算法等,專(zhuan) 門研製了三款功能各有側(ce) 重的產(chan) 品。
楊文珍介紹,團隊提出了一種視覺、聽覺和觸覺同步刺激的數字化盲文學習(xi) 方法,能夠提高視障人士的盲文學習(xi) 效率,設計了一種多感知信息匹配AI算法,能夠輸出文字、聲音和盲文點位相同內(nei) 容的信息,為(wei) 視障人士無障礙學習(xi) 盲文提供條件。
智能係統提高翻譯準確率
“盲文AI實時翻譯算法是本軟件的核心技術之一,可以實時生成海量盲文數字資源。”楊文珍介紹說,其運行邏輯是首先將中文、英文等文字編碼格式統一轉換為(wei) Unicode格式,然後選擇盲文類型,再調用盲文AI實時翻譯算法,就可以輸出國家通用盲文、現行盲文、全拚盲文、雙拚盲文。
漢盲翻譯是把漢字源文本自動轉化為(wei) 對應的盲文文本,目前存在多音字混淆、未登錄詞不能增加、不符合盲文分詞連寫(xie) 規則等問題。記者了解到,該團隊構建了一個(ge) 基於(yu) 逆向最大匹配分詞算法的漢盲翻譯係統,能夠較好地識別多音字,自主添加未登錄詞,得到較正確的分詞連寫(xie) 結果,有效提高漢盲翻譯的準確率。針對英盲翻譯,團隊設計了盲文形符Unicode碼到盲文ASCII碼和盲文點序的轉換算法。
“該係統通過智能分詞和翻譯程序將文字輸出為(wei) 盲文點序,最後按照輸入字符串的先後順序,合並盲文點序,就實現了盲文數字化。”楊文珍說,團隊還研發設計了一套適合盲人摸讀的自然人機交互程序,在盲文機上實現目錄識別、書(shu) 簽存儲(chu) 和文本閱讀等功能,構成完整的文件管理係統,便於(yu) 盲人自主操作。
將U盤連接設備,通過簡易的按鍵操作,盲人即可快速上手使用……通過科研人員演示操作,記者注意到,智能盲文閱讀機各項模塊分工明確:視覺顯示模塊顯示普通文字和盲文,語音模塊則播報普通文字,盲文顯示裝置呈現盲文點字。
據介紹,該團隊研發的這三款產(chan) 品目前已應用於(yu) 全民閱讀工程、鄉(xiang) 村文化禮堂、融合教育、圖書(shu) 館、城市書(shu) 屋等場合,得到中國盲人協會(hui) 、中國盲文圖書(shu) 館、北京市盲人學校等單位或個(ge) 人的良好反饋。
“數字時代,除了文字信息,圖像信息對於(yu) 盲人來說也是很難理解和感知的。”楊文珍表示,團隊接下來將研發數字圖像觸覺二維圖形觸覺智能感知設備,基於(yu) 人工智能技術快速準確地生成點陣式觸覺圖像,將圖像信息以觸覺獲取方式傳(chuan) 遞給盲人,以期建立視障人士與(yu) 數字空間的觸覺通道,促進數字鴻溝問題的解決(jue)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