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模位居世界第二 研究生教育如何增量又提質
規模位居世界第二 研究生教育如何增量又提質
6月14日,教育部舉(ju) 行新聞發布會(hui) ,聚焦研究生教育。會(hui) 議一開始,播放了一則短片。短片指出,我國研究生教育規模已穩居世界第二。
教育部學位管理與(yu) 研究生教育司司長洪大用透露,10年來,全國800多個(ge) 研究生培養(yang) 單位向經濟社會(hui) 發展主戰場輸送了60多萬(wan) 名博士和650多萬(wan) 名碩士,為(wei) 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發展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撐。
規模在擴大,質量是否跟上了?洪大用坦言,研究生教育規模的擴大,已經並將繼續對教育質量提出越來越嚴(yan) 峻的挑戰。
十年來,教育部采取了一係列措施,確保培養(yang) 質量的穩步提升。其中有3個(ge) 關(guan) 鍵詞:“大質量觀”“全過程監管”和“內(nei) 生質量文化”。
“大質量觀”側(ce) 重於(yu) 強調綜合性考察研究生教育質量。其中一點,是特別強調要落實學校的育人主體(ti) 責任。一所學校、一家培養(yang) 單位如果不以人才培養(yang) 為(wei) 中心,不把資源集中到人才培養(yang) 上來,就很難從(cong) 根本上保障研究生的培養(yang) 質量。再比如說,始終強調要服務於(yu) 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需要,優(you) 化調整學科專(zhuan) 業(ye) 布局。2014—2021年撤銷103個(ge) 學位授權點,196個(ge) 學位授權點限期整改。
“全過程監管”,則是從(cong) 招生計劃製定、招生錄取、人才培養(yang) 、學位授予到事後監管進行全流程、全覆蓋的製度設計。洪大用強調:“在製定招生計劃的時候,我們(men) 並不是盲目地、普遍地擴大規模,而是服務國家發展需要,有針對性地、差別化地擴大招生規模。”
“內(nei) 生質量文化”,強調學校、導師和學生內(nei) 在的自律。在培養(yang) 單位層麵,切實壓實學校的主體(ti) 責任;在教師層麵,鼓勵他們(men) 潛心教書(shu) 育人,特別是要做高層次人才培養(yang) 的“大先生”;在學生層麵,加強學風教育和學術道德教育,讓學生做到敬畏之心、報國之誌和專(zhuan) 精之能的有機結合。
一流博士生教育體(ti) 現出一流大學人才培養(yang) 的高度。清華大學副校長楊斌在發布會(hui) 上分享了清華大學對學術學位博士生的培養(yang) 之道。
為(wei) 保證招生質量,學校規範實施“申請—審核”製,選拔了一批批優(you) 秀生源。“現在學術型博士生,不是考上來的,而是考核上來的,這體(ti) 現了多維的選拔體(ti) 製,整體(ti) 生源質量不斷提升。”楊斌說。
為(wei) 保障導師的指導質量,從(cong) 2016年起,清華大學每年都舉(ju) 辦博士生指導教師研修班,幫助新上崗的博士生導師提升指導能力。為(wei) 保證學位質量,學校還加大了學位論文質量監督和抽檢力度。
在評價(jia) 上也要下功夫。為(wei) 激勵博士生勇於(yu) 挑戰前沿性、跨學科課題,力爭(zheng) 取得更多原創性成果,清華大學深化評價(jia) 改革,破除唯論文的傾(qing) 向。學校還設立了專(zhuan) 項基金,資助博士生到世界一流大學開展交流合作,目前超過60%的博士畢業(ye) 生具有海外訪學的經曆。
中國學位與(yu) 研究生教育學會(hui) 會(hui) 長楊衛指出,我國研究生教育規模擴大是在重視質量的前提下完成的。“我們(men) 審慎控製研究生的招生數量增長,2010—2021年期間的學位授予年增長率比之前的30年增長回落10個(ge) 百分點以上;我們(men) 推動質量監控,對學位的審核逐漸從(cong) 反映師徒關(guan) 係的導師許可製,到包括多名研究生導師的導師組許可製,再到嵌有盲審環節的學科許可製;每個(ge) 授予學位的人均學術產(chan) 出逐漸攀升。”他建議,今後還可以采取加強對學校、學科品牌的榮譽建設,加強學生個(ge) 性化培養(yang) 等舉(ju) 措來進一步提高質量。
(科技日報北京6月14日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