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抗體免疫聯合療法 可抑製彌漫型胃癌生長

發布時間:2022-06-15 10:32:00來源: 科技日報

  抗體(ti) 免疫聯合療法 可抑製彌漫型胃癌生長

  【醫線傳(chuan) 真】

  科技日報訊 (記者頡滿斌 通訊員周輝年)胃癌是我國高發惡性腫瘤之一,位居我國癌症總發病率和死亡率第3位,且中晚期胃癌占比達80%,每年有近30萬(wan) 人因胃癌死亡。《“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到2030年,要將總體(ti) 癌症5年生存率提高15%。探索腫瘤防治新技術,關(guan) 乎我國健康中國建設和人民健康事業(ye) 發展。因而,尋找胃癌診療新靶點、開發胃癌治療新療法和新藥物具有重要臨(lin) 床和社會(hui) 意義(yi) 。

  近日,《科學進展》雜誌在線發表了蘭(lan) 州大學第二醫院焦作義(yi) 教授團隊關(guan) 於(yu) 胃癌新靶點和新治療策略的轉化研究成果。

  該研究開發了靶向尿激酶型纖溶酶原激活物受體(ti) 的單克隆抗體(ti) 。該抗體(ti) 聯合程序性死亡受體(ti) 1抗體(ti) 在免疫重建的人源腫瘤細胞係異種移植模型和人源腫瘤組織來源移植模型中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此外,基於(yu) 靶向尿激酶型纖溶酶原激活物受體(ti) 的單克隆抗體(ti) 製備的嵌合抗原受體(ti) T細胞,在胃癌細胞係、類器官和移植瘤模型中也取得了較好的治療效果。

  該研究表明,靶向尿激酶型纖溶酶原激活物受體(ti) 的單克隆抗體(ti) 聯合程序性死亡受體(ti) 1抗體(ti) 可通過多種機製顯著抑製彌漫型胃癌生長,提高荷瘤小鼠的生存率,為(wei) 增強彌漫型胃癌的抗體(ti) 免疫聯合治療效果提供了新策略。

  近年來,焦作義(yi) 教授團隊聚焦胃癌高發問題,持續開展了一係列基礎和臨(lin) 床研究:2014年始,團隊在國際上較早開展了進展期胃癌新輔助化療後腹腔鏡根治的臨(lin) 床研究,經該方案治療的進展期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由26.8%提高至43.8%,相關(guan) 研究成果發表於(yu) 《癌症管理與(yu) 研究》。

  此外,團隊在胃癌靶向藥赫賽汀的耐藥新機製及胃癌治療新策略的研發方麵取得了成果,發現了一係列胃癌治療新靶點並開發了針對性抑製劑,相關(guan) 成果於(yu) 2021年發表於(yu) 《自然通訊》和《致癌基因》雜誌。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