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廣州一大學生學刷酸致“爛臉” 專家提醒

發布時間:2022-06-16 10:48: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廣州6月15日電 (蔡敏婕 朱健)“刷酸”作為(wei) 時下流行的一種護膚方法,不少人都有自己的“刷酸教程”。近日,廣州一名24歲女大學生在朋友圈學刷酸導致臉“爛”了,後在醫院及時接受修複治療,皮膚才逐漸好轉。“果酸煥膚並非每個(ge) 人都適合做。”廣東(dong) 省第二人民醫院整形美容科蔡冰主治醫師稱,比如皮膚炎症較重、患有痤瘡伴敏感肌膚、瘢痕體(ti) 質和孕婦應避免進行果酸煥膚美容,特別是一些大麵積爆痘的情況,需要排除病因,進行對症治療。

  今年24歲的曉敏(化名),在廣州讀大學。作為(wei) 一名愛美人士,她前段時間在網上看到一個(ge) “刷酸”分享。看著“刷酸”後的效果,她心動了。

  “在朋友圈看到油痘皮同學曬出的‘刷酸’前後對比照,效果真的跟‘換臉’一樣,”曉敏說,在“刷”了幾天後,她開始出現灼熱泛紅、爆痘嚴(yan) 重等症狀。同學告訴她,這是正常反應,刷酸要建立耐受,建議她再使用一陣子看看。

  然而,被刷完後滿臉泛紅爆痘的皮膚反應嚇到,曉敏急匆匆來到醫院。曉敏告訴蔡冰,她正在使用的是一瓶含有杏仁酸的護膚精華,目前已停用。麵診後,蔡冰發現,曉敏的皮膚處於(yu) 敏感狀態,麵部痤瘡伴有炎症發生,暫時不適合“刷酸”。

  “我們(men) 門診有很多用酸不當導致皮膚損傷(shang) 的,還有一些過敏體(ti) 質的人,使用了會(hui) 使自己過敏的成分,導致皮膚狀況更糟糕的。”蔡冰提醒,一旦出現問題,一定要及時就醫。

  蔡冰表示,隨著“刷酸”越來越火,出門診時,經常會(hui) 遇到因為(wei) 自行刷酸導致各種皮膚問題前來補救的患者。她說:“日常生活中所謂的‘刷酸’,大多為(wei) 使用含酸的護膚品,比如較低濃度(小於(yu) 5%)的果酸或水楊酸等。”

  大部分人對於(yu) “刷酸”這個(ge) 概念存在誤區。嚴(yan) 格意義(yi) 上來說,使用含酸護膚品不應該被叫做“刷酸”,這種方式更適合作為(wei) 日常護膚手段,比較安全,健康肌膚基本上都能接受。醫療美容的果酸煥膚項目,含酸濃度一般在15%~70%的範圍內(nei) 。這種治療用酸濃度大,必須要專(zhuan) 業(ye) 人士使用,自己不能輕易嚐試,很可能看不到效果、還有爛臉風險。

  蔡冰介紹說,醫美的果酸煥膚,是指提取水果裏的有機酸進行的一種化學煥(換)膚術,借助果酸超強的滲透力,加快表皮和真皮結構的更新,促進角質細胞及角質層的新陳代謝。在進行“刷酸”治療時,需嚴(yan) 格把控使用酸的劑量,以及在皮膚上的停留時間,在必要時給予幹預或適時終止,在保障安全的同時,達到治療效果。

  蔡冰提醒說,含酸護膚品能滿足日常生活中一定的清潔、去角質等功效,使用含果酸護膚品後,一定要注意防曬。值得注意的是,這與(yu) “刷酸”有著本質區別,自行使用高濃度醫用酸產(chan) 品,是絕對不建議的。如20%以上的果酸、30%的水楊酸“刷酸”,須在醫院進行,並根據個(ge) 體(ti) 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濃度和方案。(完)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