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收益率展示方式多樣 理性看待理財產品過往業績
產(chan) 品收益率展示方式多樣,業(ye) 內(nei) 人士提醒——
理性看待理財產(chan) 品過往業(ye) 績
本報記者 郭子源
選擇銀行理財產(chan) 品時,麵對展示出來的收益率,你該如何分析?有人說,看頁麵上顯示的5%、6%那些數字就可以了。在這裏要提醒,僅(jin) 看數字可不行,還要注意數字下方的一行小字,即收益率的具體(ti) 類型,如業(ye) 績比較基準、近7日年化收益率、近一個(ge) 月年化收益率、近三個(ge) 月年化收益率、成立以來年化收益率等。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監管部門要求,各類型的收益率僅(jin) 為(wei) 過往收益表現,並不代表預期收益。中國銀保監會(hui) 《理財公司理財產(chan) 品銷售管理暫行辦法》明確提出,禁止預測理財產(chan) 品的投資業(ye) 績,禁止出具、宣傳(chuan) 理財產(chan) 品的預期收益率。
記者在多家銀行網點隨機采訪時發現,目前能夠注意到、且能夠分清不同收益率類型的普通投資者並不多,不少人仍沿襲保本理財時期的舊思維,買(mai) 理財隻看收益率數字,並將此收益率默認為(wei) 到期能夠實現的收益率。
多位業(ye) 內(nei) 人士提醒,“資管新規”正式實施後,投資者必須仔細觀察、分析收益率類型,切忌單看收益率數字。具體(ti) 來看,目前行業(ye) 內(nei) 采用較多的是“業(ye) 績比較基準”。所謂業(ye) 績比較基準,簡單來說,是理財產(chan) 品的管理人給自己設定的收益目標。“它不代表理財計劃的未來表現和實際收益,也不構成對理財計劃收益的承諾。”杭銀理財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業(ye) 績比較基準是理財產(chan) 品的管理人基於(yu) 理財計劃的收益風險特征、投資策略、過往經驗等因素,對理財計劃的業(ye) 績設定的投資目標,它通常有兩(liang) 種展現形式,一是單一值,如業(ye) 績比較基準4.25%;二是區間值,如業(ye) 績比較基準3.5%至4.5%。
除了業(ye) 績比較基準,比較常見的還有各種“年化收益率”的不同表述,如近7日年化收益率、近一個(ge) 月年化收益率、近三個(ge) 月年化收益率、成立以來年化收益率。這些指標有何差別?首先要明白“年化收益率”的含義(yi) 。杭銀理財上述負責人介紹,年化收益率是以年為(wei) 單位來計算產(chan) 品的收益率,其目的是統一標準、便於(yu) 比較。例如,某理財產(chan) 品的期限是362天,購買(mai) 時的淨值為(wei) 1.00,到期時扣除托管費、固定管理費、銷售手續費等所有費用後,產(chan) 品淨值為(wei) 1.0615,假設產(chan) 品沒有浮動管理費,那麽(me) 其年化收益率為(wei) 6.20%。
由於(yu) 淨值型理財產(chan) 品會(hui) 定期披露淨值,例如按日、按周、按月、按季披露,那麽(me) 自然就會(hui) 產(chan) 生以下各類收益率:近7日年化收益率、近一個(ge) 月年化收益率、近三個(ge) 月年化收益率等。這相當於(yu) ,截至淨值發布日當天,算出這款產(chan) 品不同時間段的收益率,如7日、一個(ge) 月、三個(ge) 月等,再對這個(ge) 收益率進行年化折算。“從(cong) 不同時間維度著手,給理財業(ye) 績提供若幹度量標尺,用以輔助投資者做出投資決(jue) 策。”杭銀理財上述負責人說,因此,成立以來的年化收益率就是指,自產(chan) 品成立日起到最新淨值披露日的年化收益率。
為(wei) 何理財產(chan) 品展示的過往收益率尚不統一?記者從(cong) 監管部門獲悉,根據監管部門要求,理財產(chan) 品不能給出預期收益率,但在展示過往業(ye) 績方麵並無硬性、統一標準,金融機構可根據產(chan) 品的不同特征展示相應類型的過往收益率,尤其是淨值型理財產(chan) 品,可根據淨值披露的節奏,展示不同期限的過往收益率。
厘清了不同收益率類型的含義(yi) ,投資者該如何理性使用、參考這些收益率呢?多位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關(guan) 鍵是要結合自身的投資期限。如果投資者打算中長期持有某理財產(chan) 品,即6個(ge) 月以上,那麽(me) 建議重點觀察三個(ge) 收益率,業(ye) 績比較基準、近一年年化收益率、成立以來年化收益率。如果投資者打算中短期持有,即1個(ge) 月至6個(ge) 月,建議關(guan) 注產(chan) 品的短期收益表現,如近7日年化收益率、近一個(ge) 月年化收益率、近三個(ge) 月年化收益率等。
“從(cong) 中長期看,大部分淨值型理財產(chan) 品都會(hui) 圍繞業(ye) 績比較基準上下波動,建議投資者把投資期限適度拉長,以時間換空間,追求相對穩健的投資收益。”杭銀理財上述負責人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