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發現4300多個恐龍足跡化石 新發現恐龍足跡種屬1例
【解說】近日,河北省區域地質調查院在張家口市宣化區發現恐龍足跡化石群的消息,引起了社會(hui) 各界的關(guan) 注。這處恐龍足跡化石點位於(yu) 宣化區崞村鎮立石村南部4公裏的一處山坡上,麵積約9100平方米。經清點測算,現場的恐龍足跡有4300多個(ge) ,這些足跡有的近似圓形,有的類似獸(shou) 爪形狀。專(zhuan) 家通過對痕跡的辨認和分類探查,確定共有恐龍足跡4屬4種,並新發現恐龍足跡種屬1例。地質調查人員對現場測定地層年齡顯示,恐龍足跡所在岩石層距今已有1.5億(yi) 年。
【同期聲】北京自然博物館研究員 李建
我是一直研究恐龍足跡的,所以來到(這兒(er) )看到這裏有這麽(me) 大麵積,而且這麽(me) 密集的恐龍足跡化石保存在這裏,甚至和很多矽化物保存在一起,就感覺很震驚,我們(men) 要通過繼續研究,可能還能發現一些很多古生物學界,以前沒認識到的一些新的恐龍的現象。
【解說】中國地質大學副教授邢立達表示,恐龍足跡化石形成條件非常苛刻,是恐龍在濕度、黏度、顆粒度適中的地表行走時,留下的腳印所形成的化石。這些完好恐龍足跡化石填補了河北省“燕遼”和“熱河”兩(liang) 大中生代生物群落之間,時間間斷的“空白區”,對於(yu) 研究兩(liang) 大生物群落的關(guan) 聯性等科學問題具有極其重要的價(jia) 值。
【同期聲】中國地質大學副教授 邢立達
根據我們(men) 的研究分析呢,這個(ge) 區域大概在侏羅紀跟白堊紀之交的時候,肯定是一個(ge) 水草豐(feng) 美的,植被茂密的一個(ge) 區域。那麽(me) 就吸引了很多植食性的恐龍,植食性恐龍,在這裏我們(men) 大概發現有三種不同的(恐龍足跡)尺寸區間。(這裏)是一個(ge) 非常寶貴的,不可再生的一個(ge) 重要的科研跟科普的資源。
【解說】記者了解到,為(wei) 更好地保護恐龍足跡化石免遭破壞,按照有關(guan) 部門和專(zhuan) 家的要求,當地采取了臨(lin) 時保護措施,用泥土對恐龍足跡化石點進行了覆蓋。
艾廣德 楊誌芳 河北張家口報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