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作家梁曉聲為北京建設15分鍾閱讀圈點讚

發布時間:2022-07-26 16:22:00來源: 北京青年報

  自己直到年近60歲才悟到,回顧世界上的不少經典作品,不僅(jin) 寫(xie) 人在某種情況下是怎樣的,還寫(xie) 出了人應該怎樣的,但其中一定要包含人文價(jia) 值取向。

  現在人們(men) 家裏最不缺的就是電插頭,同時,不要讓自己的家裏缺書(shu) 架,這對我們(men) 的下一代是很重要的。

  首屆北京文化論壇昨日正式拉開帷幕,本次論壇群英薈萃、看點十足。作為(wei) 本次論壇嘉賓,著名作家、茅盾文學獎得主梁曉聲也受邀來到現場,圍繞“傳(chuan) 承、創新、互鑒”主題,分享了自己在文學創作、文學與(yu) 人的關(guan) 係等方麵的感悟。他建議廣大年輕人在有條件的時候要盡量多讀書(shu) 。在談及北京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過程中的變化,梁曉聲忍不住為(wei) 北京建設15分鍾閱讀圈點讚。

  梁曉聲出生於(yu) 1949年,今年已經73歲。今年年初,改編自梁曉聲創作的同名小說,電視劇《人世間》上線熱播,並收獲了無數好評,該部小說曾於(yu) 2017年獲得第十屆茅盾文學獎。在近期完成長篇小說《父父子子》後,梁曉聲表示,自己的“梁記麵食店”要關(guan) 張了。回顧畢生文學創作,他坦言,自己直到年近60歲才悟到,回顧世界上的不少經典作品,如列夫·托爾斯泰、雨果等巨匠的作品,他們(men) 不約而同地呈現這樣的特點,不僅(jin) 寫(xie) 人在某種情況下是怎樣的,還寫(xie) 出了人應該是怎樣的。梁曉聲說,正是通過文學作品去不斷強調人在現實中到底應該怎樣,人類才會(hui) 進步。“應該怎樣,實際上就包含著我們(men) 所說的,做人要正直,就像《人世間》中的周秉昆。”在梁曉聲看來,文學作品很長,但其中一定要包含人文價(jia) 值取向。

  文學當然也有娛樂(le) 功能,梁曉聲並不否認這一點,“在特殊的年代,文學可以是投槍、號角、鼓點,但是和平建設時期它歸於(yu) 尋常態。”這尋常態就含有文藝讓人們(men) 欣賞和娛樂(le) 的作用。梁曉聲說,“但我們(men) 還是不要忘記文學藝術潛移默化的‘以文化人’的作用。”

  如何衡量一個(ge) 國度、一座城市的文化程度?梁曉聲坦言:“首先來自這裏的人的文明程度,這是給人的最初印象;第二,來自在與(yu) 人交流時,每個(ge) 人對於(yu) 好的文化有認同感。”梁曉聲說,這兩(liang) 點能做到的話,北京就更加是我們(men) 全國14億(yi) 人民都向往的首都了。

  談及北京這座城市,梁曉聲坦言:“北京影響了我,藝術氛圍非常濃厚。”在北京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的過程中,令他感受最為(wei) 深刻的是北京的圖書(shu) 館建設,“很多地方在打造15分鍾閱讀圈,要在15分鍾內(nei) 能夠走到能讀書(shu) 的空間,有的則開展豐(feng) 富的閱讀、分享活動,北京在這方麵做得很好。”

  文/本報記者 蔣若靜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