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輕量化需求大 一體化壓鑄“輕裝上陣”
崔小粟
中國證券報記者近日從(cong) 文燦股份、廣東(dong) 鴻圖等企業(ye) 了解到,隨著新能源車滲透率快速提升,一體(ti) 化壓鑄備受市場關(guan) 注,多家上市公司加快布局。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一體(ti) 化壓鑄市場空間將快速提升,到2025年國內(nei) 一體(ti) 化壓鑄市場空間預計將達300億(yi) 元以上。
輕量化是發展趨勢
特斯拉引領一體(ti) 化壓鑄技術變革。2020年9月,特斯拉宣布,Model Y將采用一體(ti) 化壓鑄技術,一次壓鑄成型可以減少79個(ge) 部件,重量降低30%,製造成本下降40%。
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采用一體(ti) 化壓鑄技術減少部件數量可以減輕重量。輕量化是新能源汽車行業(ye) 發展趨勢,行駛同樣的裏程,車身越輕所需電量越少。另外,一體(ti) 化壓鑄還可以節省成本,提高效率,縮短供應鏈等。
繼特斯拉之後,蔚來、小鵬汽車等造車新勢力以及長安汽車、大眾(zhong) 、沃爾沃等傳(chuan) 統車企均開始布局一體(ti) 化壓鑄技術。
2021年10月,蔚來宣布,成功驗證開發了可用於(yu) 製造大型壓鑄件的免熱處理材料,全新材料將應用在蔚來第二代平台車型上。小鵬汽車武漢工廠除了常規車間,還加入了一體(ti) 化壓鑄工藝車間,將引進超大型壓鑄島及自動化生產(chan) 線。
長安汽車表示,擬在重慶市渝北區創新經濟走廊投資建設新工廠,預計2024年建成後可形成年產(chan) 28萬(wan) 輛的新能源汽車綜合產(chan) 能。新建工廠將能滿足新工藝新技術運用(如鋁合金、一體(ti) 化鑄造)等需求。
天風證券測算,到2025年國內(nei) 一體(ti) 化壓鑄市場空間將達300億(yi) 元以上,2022年至2025年的年均複合增長率達238%。
上市公司加快布局
多家上市公司加快布局一體(ti) 化壓鑄技術。
文燦股份表示,公司試製成功多個(ge) 一體(ti) 化壓鑄產(chan) 品,包括半片式後地板、一體(ti) 式後地板、前艙和上車體(ti) 一體(ti) 化大鑄件,後續將進入產(chan) 品小批量交樣過程,預計今年四季度開始貢獻收入。公司已經拿到北美客戶的高壓壓鑄產(chan) 品訂單。
國內(nei) 壓鑄龍頭廣東(dong) 鴻圖近期公告,6月10日收到小鵬汽車發出的定點開發通知,小鵬汽車決(jue) 定選擇公司作為(wei) 某車型底盤一體(ti) 化結構件產(chan) 品的供應商。
7月21日,中捷精工在互動平台上表示,全資子公司專(zhuan) 業(ye) 從(cong) 事壓鑄產(chan) 品的研發、生產(chan) 和銷售。目前沒有接到客戶需要提供一體(ti) 化壓鑄產(chan) 品的訂單,但公司有能力提供該類產(chan) 品。合鍛智能近日表示,公司一體(ti) 化壓鑄目前處於(yu) 技術研發儲(chu) 備階段,尚未有成型產(chan) 品產(chan) 出。
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一體(ti) 化壓鑄盈利門檻較高。“傳(chuan) 統壓鑄模具的成本不超過400萬(wan) 元,而超大型壓鑄模具的成本普遍在千萬(wan) 元以上。”A股一家壓鑄企業(ye) 相關(guan) 人員告訴記者,一體(ti) 化壓鑄模具製造一大難點在於(yu) 設備投資,壓鑄機的價(jia) 格普遍較高,且需要針對不同車型進行個(ge) 性化定製。此外,超真空壓鑄環境對技術和經驗均有較高要求。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