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引進“速成博士”為何屢屢出現?

發布時間:2022-07-27 11:16:00來源: 新京報

  ■ 觀察家

  學曆隻是能力的標簽,能力是本,學曆是末,不應本末倒置。

  邵陽學院斥巨資在菲律賓“培養(yang) ”博士事件,近來引發廣泛關(guan) 注。7月24日晚間,湖南省教育廳發布通報稱,省委已對學院黨(dang) 委書(shu) 記彭希林同誌給予免職處理。

  然而,這個(ge) 事件還沒來得及冷卻,又出現另一個(ge) 類似事件。據新黃河客戶端報道,位於(yu) 河北的邢台學院也被爆出疑似批量引進“速成博士”。

  今年2月,在邢台學院公布的2021年公開選聘擬聘人員名單中,有13人為(wei) 韓國某高校博士,不少網友質疑為(wei) “速成博士”。7月26日,邢台學院校辦工作人員回複極目新聞記者表示,目前校方正對此事展開調查。

  兩(liang) 起事件引發社會(hui) 輿論的高度關(guan) 注,讓人們(men) 情不自禁地聯想:類似情況是否還會(hui) 存在?

  不管人們(men) 的聯想能不能坐實,上述事件其實都反映了一些地方高校尤其是地市級高校的晉級焦慮。

  據國務院學位委員會(hui) 發布的《學位授權審核申請基本條件(2020年)》規定,除藝術體(ti) 育類院校外,新增碩士學位授予單位申請的基本條件中,專(zhuan) 任教師中具有博士研究生學位教師的比例不低於(yu) 25%。

  就此去看,博士研究生學位專(zhuan) 任教師的占比,是決(jue) 定高校更名、申碩以及申博的硬性指標。

  一個(ge) 現實是,那些本來起步於(yu) 專(zhuan) 科的地方院校,其師資本就積弱,騰籠換鳥的成本很高,引進高質量博士的難度、成本比較高。因此,就地升級,似乎就成為(wei) 了“多快好省”的捷徑。

  一些高校鋌而走險,妄圖通過不正當手段實現相應的目的,主要負責人理當接受懲戒。但也要看到,這也與(yu) 博士學曆成為(wei) 評價(jia) 高校師資隊伍的硬指標有關(guan) 。

  高校需要名實相副的博士,更需要貨真價(jia) 實的人才。要明晰的是,學曆隻是能力的標簽,能力是本,學曆是末,一旦本末倒置,學曆注水,以假亂(luan) 真,不僅(jin) 稀釋了博士學曆的聲譽和含金量,甚至會(hui) 劣幣驅逐良幣。

  所以,一方麵,對於(yu) 教育主管部門而言,在製定政策或評價(jia) 指標時,也不能將指標硬化成沒有餘(yu) 地的“鋼產(chan) 量”。另一方麵,也要逐步調整以身份劃撥經費的傳(chuan) 統路徑,甚至要通過一定的資源傾(qing) 斜,幫助這類學校提升教育質量與(yu) 實力。

  資金是辦學最重要的底氣,而一些地方高校,在此方麵往往都是弱者。為(wei) 此,在高等教育規劃中,不論是中央還是地方層麵,應該適度通過辦學資金的傾(qing) 斜,提高這類高校的生均經費撥款,拉這些地方高校一把,進而引得“鳳凰來棲”,提升辦學實力。

  寧要慢慢成長的人才,也不能要“速成”的“水博士”。引進海外“速成博士”,但願邵陽學院、邢台學院隻是孤例。公眾(zhong) 期待趕緊把“速成博士”挑幹淨,還博士學曆以“清高”的本色,也讓高等教育回歸真正的育人本色。

  □李岱(學者)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