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核酸結果互認 告別“一碼歸一碼”

發布時間:2022-08-03 11:25: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7月29日,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製綜合組發布《關(guan) 於(yu) 進一步推動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全國互認的通知》。通知要求,不同渠道展示的核酸檢測結果具有同等效力,嚴(yan) 禁以本地健康碼未能查詢、未在本地開展核酸檢測等為(wei) 由拒絕通行,拒絕群眾(zhong) 進入公共場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得要求群眾(zhong) 重複進行核酸檢測。

  當下,核酸檢測依然是疫情防控的重要手段,是我國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環節。既然檢測很必要、結果很重要,那麽(me) ,這個(ge) “統一政策、統一標準”之下的權威結果,自然應該在國內(nei) “通存通兌(dui) ”。這就像考試一樣,隻要流程是規範的、考試是公平的,分數就應該相互認可。

  正因如此,少數地區“一碼歸一碼”的教條做法,不僅(jin) 在執行上備受詬病,也折損了檢測結果的公信力。當然,在“科學防控”和“精準防控”的邏輯裏,很多地方的點滴進步和循序努力是一脈相承的:比如,7月28日,滬、蘇、浙、皖三省一市實現區域核酸檢測數據互通互聯;再比如,6月初,北京已與(yu) 河北有關(guan) 部門溝通,建立核酸檢測數據快速共享機製,實現“一地檢測、兩(liang) 地使用”……

  從(cong) 取消通信行程卡“星號”標記到調整隔離管理期限,再到眼下推動核酸檢測結果全國互認,一個(ge) 共識越發清晰:在毫不動搖堅持“外防輸入、內(nei) 防反彈”總策略和“動態清零”總方針的前提下,我們(men) 的防疫工作越來越科學、越來越精準。

  目前的核酸互認大致分為(wei) 三類:城市內(nei) 部醫療機構之間的互認、區域城市群間的互認、城市對區域的“點對麵”的互認。而全國層麵的互認,是“麵對麵”的互認,是對真實權威數據的全國性認可——這在技術層麵不是什麽(me) 難題,難的是各地如何打破區域管理界限,主動尋求在核酸檢測數據接口上的開放與(yu) 共享。

  近幾年,為(wei) 何群眾(zhong) 對核酸檢測結果互認的呼聲持續不斷?原因大致有二:一是便利性。一個(ge) 活力社會(hui) 的特征之一,是強大的人口流動性。“各認各碼”的後果,就是給人口的正常流動增加不必要的麻煩、平添無意義(yi) 的成本。坐車也好、看病也罷,旅遊也好、會(hui) 商也罷,如果各家的核酸結果有各家的“說法”,無異於(yu) 畫地為(wei) 牢,讓活絡的社會(hui) 因“各自為(wei) 政”的核酸檢測結果而阻滯。《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guan) 於(yu) 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發布後,拆除市場藩籬、推進互聯互通,已成為(wei) 毫無疑問的共識。於(yu) 此而言,核酸結果互認是不折不扣的大勢所趨。

  二是省成本。多次檢測、重複檢測,帶來的是機構成本、時間成本、物質成本的靡費。這不僅(jin) 浪費了大量的公共資源,也增加了社會(hui) 的營商成本、市民的出行成本。最典型的例子,可以參考物流業(ye) 。4月18日,交通運輸部優(you) 化貨車通行管控政策,會(hui) 同相關(guan) 部門對貨車司機實行“即采即走即追”閉環管理,核酸檢測結果全國互認通用,對持48小時內(nei) 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健康碼綠碼、體(ti) 溫測量正常的貨車司機,各地要直接放行,不允許再“層層加碼”。事實上,在疫情防控“全國一盤棋”的大背景下,核酸檢測結果全國互認,是各行各業(ye) 降本增效的“關(guan) 鍵小事”。

  當然,核酸檢測結果要全國互認,還要做好配套的基礎工作:比如,在確保準確性的前提下,盡量縮短檢測結果“出爐”的時間;再比如,除了“互認”之外,最好還能解決(jue) 手機上“多頭展示”的繁瑣之弊;此外,還要嚴(yan) 肅檢測結果,既要防止有人蒙混過關(guan) ,也要防止有人濫檢亂(luan) 用。

  鄧海建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