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金沙結伴“出差”,14件國寶重現古蜀國祭祀場景
炎炎夏日,古蜀國寶們(men) 牽手“出差”深圳,在當地掀起一股看展熱潮。日前,封麵新聞記者從(cong) 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獲悉,由深圳博物館、南方科技大學主辦,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協辦的“理解三星堆:祭祀場景中的銅器、玉器與(yu) 象牙、虎牙”展覽正在深圳博物館古代藝術館展出,這個(ge) “小而精”的展覽展出了14件(套)一級文物,包括再現古蜀國祭祀場景的金沙商周肩扛象牙人形紋玉璋和三星堆銅人麵具等文物。
重磅國寶出差深圳
輝煌燦爛的古蜀文明是多元一體(ti) 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三星堆遺址和金沙遺址出土的各類文物一直吸引著世人的目光。特別是三星堆祭祀區新一輪考古發掘取得多項重要收獲,新發現文物數量之豐(feng) 、製作之精、造型之奇,令人歎為(wei) 觀止,堪稱考古界的“頂流”,讓“理解三星堆”展覽十分火爆,開展首個(ge) 周末就吸引了大量深圳市民前往觀展。
這並非三星堆、金沙首次亮相深圳。早在2009年,深圳博物館就曾舉(ju) 辦大型文物展覽“神秘的古蜀王國——三星堆、金沙出土文物珍寶展”。時隔13年,此次展出的“理解三星堆”展覽分為(wei) 施祭者、建木通天、受祭者三個(ge) 單元,展出了來自三星堆和金沙的15件(套)文物,除了金沙出土的象牙尚未定級,其餘(yu) 14件(套)都是一級文物,較為(wei) 完整地展現了3000多年前古蜀國祭祀的場景。通過展覽的場景模擬和珍貴的出土文物,觀眾(zhong) 可以領略古蜀國祭祀文化的精華,感受長江流域與(yu) 黃河流域青銅文明的交流與(yu) 融合。
此次展覽南科大考古專(zhuan) 家唐際根以實物加科技的手段,用實物文物和3D打印文物複原三星堆祭祀場景。那些難以解讀的、籠罩在三星堆文明上的厚厚迷霧,就這樣撥雲(yun) 見日地呈現在深圳觀眾(zhong) 眼前。
3D打印再現文物
三星堆送展的8件文物,都是1986年從(cong) 一、二號祭祀坑出土的一級文物,包括銅人麵具、銅人頭像、銅跪坐人像、銅尊、虎牙和玉璋等。而最新出土的形似奧特曼的青銅戴尖帽立人像、青銅扭頭跪坐人像則以3D打印文物的形式出現在展廳。
金沙送展的文物之中,既有商周時期的肩扛象牙人形紋玉璋、玉貝,也有石虎、石蛇、石跪坐人像、小石磬和象牙,與(yu) 三星堆出土的文物相得益彰。
三星堆和金沙都有玉璋出土,此次展覽展出的3件玉璋各有千秋。《周禮》中曾載璋為(wei) 六瑞之一,是中國古代祭祀活動中重要的禮器,同時也是社會(hui) 等級與(yu) 權力的代表。金沙遺址出土了200多件玉璋,色彩絢麗(li) ,形式多樣,雕琢細致精美,有的在玉璋闌部裝飾有多道細密的平行直線紋或曲線紋;有的刃部呈“V”字形,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
值得注意的是,金沙遺址送展的肩扛象牙人形紋玉璋,兩(liang) 麵刻有相同圖案,上麵的人物頭戴高冠、雙膝著地,左手持握著一件前尖後寬之物扛在肩上。有學者認為(wei) ,這一塊玉璋反映的是古蜀人扛著象牙進行祭祀活動的場景,這一生動的畫麵與(yu) 展廳還原的祭祀場景交相輝映。
《周禮·秋官·壺涿氏》中有關(guan) 於(yu) 用象牙毆殺水神的記載:“壺涿氏掌除水蟲,以炮土之鼓毆之,以焚石投之。若欲殺其神,則以牡橭午貫象齒而沉之,則其神死,淵為(wei) 陵。”其中,象齒,就是象牙。古蜀時期,成都平原常發洪水災害。古蜀人用象牙祭祀,或許是希望象牙可以鎮殺河中精怪,保佑自己的家園不被洪水淹沒。
展覽還原古蜀祭祀場景
學術界普遍認為(wei) 三星堆發現的6個(ge) 埋藏坑是祭祀坑,但祭祀的是誰,如何祭祀,一直尚無定論。唐際根希望用展覽完成對祭祀現象的解讀。完整的祭祀活動至少包含受祭者、祭祀者、祭器和祭法四個(ge) 部分,如果埋藏坑的功能的確是祭祀,那就應該可以找到相應的祭祀器物與(yu) 祭祀現象。
於(yu) 是,觀眾(zhong) 可以在深圳博物館的展廳裏看到這樣的場景:第一單元“施祭者”中,青銅大立人立於(yu) 高台,身著龍紋衣,頭戴“天目冠”,表情莊重、雙手持物,當為(wei) 主祭之人;青銅跪姿頂尊人像、青銅跪姿執璋人像、青銅獸(shou) 冠人像、青銅跪坐人像等體(ti) 量較小,同樣穿戴整齊,虔誠莊重,當為(wei) 從(cong) 祭之人。
第二單元“建木通天”,以複製的三星堆二號祭祀坑出土的二號青銅樹作為(wei) 展示核心,表現古蜀國人透過神樹將心中所念傳(chuan) 達給上天。人麵鳥在受祭者與(yu) 青銅樹之間飛翔,表現受祭者與(yu) 神樹之間的關(guan) 聯,是“建木通天”的重要佐證。
第三單元“受祭者”以縱目麵具、鼓目麵具等代表受祭者,其最大特點是高處懸掛或高處矗立,且不表現肢體(ti) 動作。
通過展覽的場景模擬和珍貴的出土文物,觀眾(zhong) 可以領略古蜀國祭祀文化的精華,感受長江流域與(yu) 黃河流域青銅文明的交流與(yu) 融合。
深圳博物館展覽上新之後,吸引了市民排隊圍觀古蜀傳(chuan) 奇。深圳博物館古代藝術館(位於(yu) 福田區同心路6號)自2022年8月2日至8月31日期間,將周二至周日的開館時間提前至9:30,方便更多市民領略古蜀文明的精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