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老齡化程度加深 退休人群規模有多大?
“從(cong) 現在開始至未來10年間,‘60後’群體(ti) 持續進入退休生活”——最近,關(guan) 於(yu) 退休人群數量的討論上了網絡熱搜。麵對中國社會(hui) 老齡化程度加深的現實,人們(men) 對“退休”二字的關(guan) 注也延伸到公共服務供給、社會(hui) 養(yang) 老體(ti) 係等話題。
目前,中國退休人群究竟有多大規模?將給經濟社會(hui) 發展帶來什麽(me) 影響?養(yang) 老製度建設已做了哪些準備?
中國已跨過第一個(ge) 快速人口老齡化期
“周圍1962年出生的人真不少”“跟前兩(liang) 年相比,今年退休的老同事明顯多了”……在一些企事業(ye) 單位,今明兩(liang) 年退休人員有增加的趨勢。
如果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曆年出生率和總人口數計算每年出生人口數,再以這個(ge) 出生人口數簡單推算,全國邁入60歲的人口數去年不到1200萬(wan) ,今年超過2000萬(wan) ,明年預計接近3000萬(wan) 。反映到現實生活中,退休人數可能增加明顯。
那麽(me) ,如何認識未來一段時期中國退休人口規模?
出生人口數量依然是重要的參考指標。南開大學經濟學院教授、中國人口學會(hui) 副會(hui) 長原新告訴本報記者,依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曆年出生率和總人口進行推算,自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來,共有37個(ge) 年份出生人口超過2000萬(wan) ,這37年又構成了3個(ge) 出生高峰。
第一個(ge) 高峰是1950-1958年,其間有6個(ge) 年份出生人口數量超過2000萬(wan) 。
第二個(ge) 高峰是1962-1975年,每年出生人口均超2000萬(wan) ,其中1963年達到頂峰,接近3000萬(wan) 人。
第三個(ge) 高峰是1981-1997年,每年出生人口均超2000萬(wan) 。
“如果按60年往回推,今年對應的正是第二個(ge) 出生高峰的起始年份1962年。”原新說,這也是近期退休人口數量引發大量關(guan) 注的主要原因。
不過,目前中國執行的主要還是男幹部及職工60歲,女幹部55歲、女職工50歲的退休年齡,退休人數不能簡單按60歲標準來看。換言之,相當一部分1962年左右出生的女性,5年前或更早前已經退休。此外,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1年末全國人口141260萬(wan) 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91425萬(wan) 人、鄉(xiang) 村49835萬(wan) 人。而近5億(yi) 農(nong) 村人口並沒有嚴(yan) 格的退休製度和概念。
“從(cong) 理論上來說,出生高峰未必就一定對應退休高峰。”北京大學社會(hui) 學係教授、中國人口學會(hui) 副會(hui) 長陸傑華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隻有當社會(hui) 製度等常量不發生變化、出生規模特征明顯且持續時間足夠長時,退休人口數才會(hui) 呈現相應的變化態勢,這是人口學變化的正常過程。而多位專(zhuan) 家也認為(wei) ,參考出生人口數等指標,伴隨著中國社會(hui) 老齡化程度加深,退休人群規模有所擴大將是不爭(zheng) 的事實。
實際上,近10年間,中國已跨過了第一個(ge) 快速人口老齡化期。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大陸地區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總量為(wei) 2.64億(yi) ,已占到總人口的18.7%。從(cong) 2010年“六人普”到2020年“七人普”的10年間,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的增量明顯高於(yu) 前一個(ge) 10年。
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yu) 發展研究中心教授翟振武認為(wei) ,這主要與(yu) 20世紀50年代第一次出生高峰所形成的人口隊列相繼進入老年期緊密相關(guan) 。而在“十四五”時期,20世紀60年代第二次出生高峰所形成的更大規模人口隊列會(hui) 相繼跨入老年期。
退休規模在擴大,積極因素也不少
退休人口增加會(hui) 帶來哪些影響?在許多長期研究人口學的專(zhuan) 家看來,有挑戰,但不必太過緊張。
陸傑華說,退休人口增加,意味著全社會(hui) 需要支付的養(yang) 老金更多,對社會(hui) 養(yang) 老服務體(ti) 係提出更高要求。人口老齡化也會(hui) 給經濟社會(hui) 發展帶來長遠影響。此外,不少人注意到勞動力的供給數量近年來有所減少。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部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勞動年齡人口數量從(cong) 2012年開始出現下降,年均減少300萬(wan) 以上,預計“十四五”期間還將減少3500萬(wan) 人。
“社會(hui) 老齡化程度加深是人口學發展的規律。”原新認為(wei) ,老齡化趨勢無法改變,但這一現象本身不是問題,隻有當它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不匹配時才是問題。“當前應重視的是如何在老齡化程度加深的同時,進一步推動經濟高質量、社會(hui) 可持續發展。”
雖然退休人群規模在擴大,但綜合來看,積極因素也不少。
——總體(ti) 上依然“年富力強”。國家統計局有關(guan) 負責人在2020年“七人普”數據解讀中明確表示,中國16-59歲勞動年齡人口為(wei) 8.8億(yi) 人,勞動力人口資源仍然充沛;人口平均年齡是38.8歲。
——低齡老人數量可觀。去年中國的平均預期壽命邁過78歲的門檻,中國確實進入“長壽時代”。而2020年“七人普”數據顯示,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中,60-69歲的低齡老年人口占55.83%,這些低齡老年人大多具有知識、經驗、技能的優(you) 勢,身體(ti) 狀況還可以。
——老年人口受教育程度提高。當前及今後退休的老年人,多是改革開放以後進入勞動力市場,受教育水平、工作技能比以往都有較大提升。2020年“七人普”數據顯示,60歲及以上人口中,擁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有3669萬(wan) 人,占比為(wei) 13.9%,比10年前提高了4.98個(ge) 百分點。同時,中國16-59歲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已提高至10.75年。“過去單純依靠勞動力規模,現在勞動力素質更高了,可以將結構老化的劣勢進一步轉化為(wei) 高質量發展優(you) 勢。”陸傑華說。
——社會(hui) 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加速。一方麵,機械化、產(chan) 業(ye) 數字化、智能化水平大大提升,產(chan) 業(ye) 結構升級,“這降低了全社會(hui) 對體(ti) 力勞動的依賴,社會(hui) 就業(ye) 對年齡的包容性增強了。”原新說。另一方麵,退休人群收入水平比以往提高,老年產(chan) 品和服務消費擴大,有利於(yu) 推動技術進步,帶動老年產(chan) 業(ye) 發展。
——中國已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社會(hui) 保障體(ti) 係,截至今年6月底,全國基本養(yang) 老保險參保人數達10.4億(yi) 人。多年來,全國基本養(yang) 老金持續上漲,今年再次上調4%,惠及上億(yi) 退休人員。劃撥國資充實社保基金、中央調劑金製度等重大改革措施,護航養(yang) 老保險基金平穩可持續運行。8月18日公布的2021年度全國社會(hui) 保障基金年度報告顯示,到2021年末,社保基金資產(chan) 總額突破3萬(wan) 億(yi) 元,達30198.1億(yi) 元。人社部方麵多次強調,養(yang) 老金按時足額發放沒問題。
多位專(zhuan) 家表示,積極適應人口發展趨勢,挖掘蘊藏其中的機遇,是未來較長時間的重點。
“邊富邊強邊老”,化挑戰為(wei) 機遇
天津話、東(dong) 北話、山東(dong) 話……語音搜索,方言也能聽得懂。近期,國內(nei) 某知名購物網站上線了方言語音搜索功能,讓老年人免去網絡購物時手寫(xie) 打字的煩惱,實現輕鬆購物。沒有廣告、沒有彈窗、界麵幹淨、操作明晰,多款手機APP也推出了為(wei) 老年群體(ti) 量身打造的“適老版”,讓老年人操作智能手機更加便捷。眼下,越來越多企業(ye) 和品牌圍繞“銀發經濟”開拓新的發展空間。
這是全社會(hui)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趨勢的一個(ge) 縮影。“十四五”規劃提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目前,相關(guan) 政策調整已出台或正在謀劃中。
在退休人數引發熱議的同時,延遲退休這一話題再次引發關(guan) 注。近幾十年,多數國家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退休年齡,目前世界主要經濟體(ti) 的退休年齡普遍在65歲以上。“十四五”規劃提出,按照小步調整、彈性實施、分類推進、統籌兼顧等原則,逐步延遲法定退休年齡,促進人力資源充分利用。
人社部有關(guan) 負責人此前介紹,正會(hui) 同相關(guan) 部門研究具體(ti) 的改革方案。方案要借鑒國際上通行的做法和經驗,更要充分考慮現實國情、文化傳(chuan) 統以及曆史沿革等情況,將充分吸收社會(hui) 各界的意見建議,取得最大公約數,確保方案科學可行、平穩實施。
針對一些人擔心的退休人員養(yang) 老問題,製度體(ti) 係正不斷完善。今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公布《關(guan) 於(yu) 推動個(ge) 人養(yang) 老金發展的意見》,標誌著第三支柱個(ge) 人養(yang) 老金製度正式出台。參加個(ge) 人養(yang) 老金,可以在養(yang) 老保險一、二支柱的基礎上,再增加一份養(yang) 老積累,進一步提高老年收入水平和生活質量。在今年二季度新聞發布會(hui) 上,人社部方麵明確表示,將會(hui) 同相關(guan) 部門製定配套政策,確定個(ge) 人養(yang) 老金製度試行城市。
國家發展改革委社會(hui) 發展司司長歐曉理近日表示,從(cong) 國際橫向比較看,當前中國老齡化進程總體(ti) 上與(yu) 經濟發展水平相當。在人民生活的持續改善下,中國老齡化程度還會(hui) 進一步加深,本世紀中葉將達到主要發達國家水平,但屆時也將全麵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因此,這是一個(ge) “邊富邊強邊老”的曆史進程,麵臨(lin) 挑戰的同時蘊含著巨大的發展機遇,我們(men) 完全可以將人口老齡化的挑戰轉化為(wei) 推進經濟發展、社會(hui) 進步、人民幸福的積極因素。
李 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