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多家科技巨頭爭相湧入 無人駕駛出租車悄然駛來

發布時間:2022-09-06 10:16:00來源: 工人日報

  我國在自動駕駛領域的相關(guan) 政策進一步完善,將進一步豐(feng) 富自動駕駛場景,並推動商業(ye) 化落地

  無人駕駛出租車悄然駛來

  本報記者 李國

  “感覺很好,很舒服,運行起來很沉穩,有一點不足之處,就是對前方障礙物太敏感,刹車力度有點大。”家住重慶兩(liang) 江新區的吉先生對記者說。上周末,他專(zhuan) 門來到永川區體(ti) 驗無人駕駛出租車。

  “近段時間以來,有關(guan) 自動駕駛政策和相關(guan) 標準頻頻出台,無疑將提速國內(nei) 自動駕駛商業(ye) 化進程。”中國汽研—重慶智能中心副總工程師楊良義(yi) 說,交通運輸部鼓勵在條件相對可控的場景,使用自動駕駛汽車從(cong) 事出租汽車客運經營活動。

  天眼查數據顯示,我國目前有10餘(yu) 家無人駕駛出租車相關(guan) 企業(ye) ,其中已經有上汽、百度、小馬智行、文遠知行為(wei) 代表企業(ye) 開啟了商業(ye) 化之路,在北京、廣州、上海等地開啟試點運行。

  解放交通擁堵的重大命題

  8月初,重慶永川區已批準全無人自動駕駛出租車上路載客,這是全國首例。同日批準無人駕駛出租車上路載客的地方還有武漢市經開區,這是繼美國鳳凰城和加州之後,世界上第二批開放全無人自動駕駛出租車上路載客的地方。

  重慶與(yu) 武漢這項自動駕駛出行服務是由百度旗下的“蘿卜快跑”提供,乘客需要安裝“蘿卜快跑APP”,然後一鍵叫車,便能在永川城區70餘(yu) 個(ge) 指定地點體(ti) 驗自動駕駛出行服務。永川區自動駕駛開放測試道路共有54條、雙向裏程合計222.16公裏。

  除此之外,滴滴目前在上海的開放測試道路覆蓋了該市汽車會(hui) 展中心、辦公區、地鐵站和酒店等核心區域。而AutoX則與(yu) 高德地圖合作,上海市民通過高德打車即可呼叫一輛AutoX無人出租車。

  據麥肯錫公司預測,中國可能是全球最大的自動駕駛市場,到2030年,自動駕駛汽車總銷售額將達2300億(yi) 美元,基於(yu) 自動駕駛的出行服務訂單金額將達2600億(yi) 美元。

  重慶長安、慶鈴等也在加速自動駕駛車輛的研發。就未來自動駕駛車輛落地趨勢,楊良義(yi) 判斷,封閉或特定道路環境下的L3、L4商用車車輛會(hui) 早於(yu) 乘用車自動駕駛產(chan) 品落地。原因是商用車的行駛交通環境相對簡單,有些是運行在封閉園區或港口,無需進入社會(hui) 公共道路,無社會(hui) 車輛參與(yu) 交通,相比城區道路自動駕駛係統更容易落地。

  多家科技巨頭爭(zheng) 相湧入

  記者9月3日在西部(重慶)科學城看到,這裏建設了智慧公交站台、智慧路口、智慧斑馬線、智慧匝道、智能化運營監管中心等設施,開展自動駕駛接駁運營和智慧交通示範試點,未來將逐步開放科學城核心區全域355公裏道路。

  自去年以來,中國汽研—重慶智能中心禮嘉自動駕駛測試基地測試的車型不斷增多,由之前純乘用車、公交車,增加到商用車、特種車等。不僅(jin) 有本地車企如長安、長安車聯、慶鈴、凱瑞特種車等,也有外地車企如中通客車、北汽福田、吉利、廣汽、東(dong) 風等。

  “我非常期待能見證L5等級沒有方向盤的自動駕駛車輛上路,取代現行的人工駕駛車輛,將人類雙手真正解放出來。”中國汽研—重慶智能中心自動駕駛測試主管工程師張江民向往地說。

  事實上,智能無人駕駛技術一直是中國本土科技企業(ye) 追捧的“香餑餑”,從(cong) 創新企業(ye) 到科技巨頭,以及許多傳(chuan) 統車企,均在提速相關(guan) 的研發、測試和落地,爭(zheng) 搶相關(guan) 機遇。

  去年華為(wei) 已在深圳測試無人汽車駕駛技術;今年1月AutoX宣布其自動駕駛區域突破1000平方公裏;2月百度聯手一汽的“無人駕駛出租車”在深圳上路載客,激起了普通消費者的試乘欲望。

  還有漫長的路要走

  據悉,在永川和武漢的全無人自動駕駛出租車服務,起步價(jia) 為(wei) 16元,每公裏的裏程單價(jia) 為(wei) 2.8元,比一般出租車和網約車昂貴。

  百度自動駕駛區域運營部重慶城市經理阮廷川指出,無人車公路上麵對的更多難題,還來自一些不守交規的網約車和外賣小哥,“突然轉彎變道非常危險,還有更惡劣的就是逆行”“有些還和我們(men) (的無人車)出現PK的場景,這非常具有挑戰”。

  永川大數據產(chan) 業(ye) 園企業(ye) 服務部部長曾建也坦言,無人車早期經常麵臨(lin) 永川公路上其他駕駛員開鬥氣車的行為(wei) 。他還指出,中國國內(nei) 目前針對自動駕駛的相關(guan) 法律尚不完善,永川則是出台相關(guan) 規章製度並開始試行,避免未來發生交通事故沒有法律可依。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重慶自動駕駛技術正在駛入“快車道”,政策、技術聯手夯實地基,商用自動駕駛車輛有望率先落地,由於(yu) 成本太高,應該還有較長的路要走。

  重慶理工大學MBA中心主任邱冬陽認為(wei) ,無人駕駛最終可能對出行、快遞等行業(ye) 造成“很大的影響”,包括導致一些工人失業(ye) ,但相信過程會(hui) 比較漫長。

  重慶大學教授蒲勇健告訴記者,隨著中國人口增速放緩,未來10年之後勞工成本必然變得更高,屆時不僅(jin) 老一輩司機將步入退休,一般民眾(zhong) 教育程度進一步提高,還可能導致更少人願意投入出行行業(ye) 。他認為(wei) ,無人駕駛產(chan) 業(ye) 是重慶一項很前瞻的布局,長遠能填補勞動力缺口。

  楊良義(yi) 坦言,隻有通過不斷的場景化推廣,密集推廣包括無人配送車、無人駕駛卡車、無人駕駛出租車等在內(nei) 的各類自動駕駛車輛,才能點燃普通消費者的使用欲望,收集實際使用的反饋,並且不斷解決(jue) 使用痛點,完善整個(ge) 自動駕駛的場景。這是任何一個(ge) 創新應用步入大規模商用化的必由之路。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