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改革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取得突破 仍需補短板強弱項
3年來中央企業(ye) 和各地改革完成率均超過98%——
國企改革重點領域關(guan) 鍵環節取得突破
本報記者 周 雷
今年是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收官之年。數據顯示,各中央企業(ye) 和各地改革工作台賬完成率均超過98%。
7月底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hui) 議指出,要繼續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這既是對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取得成績的充分肯定,也是對高質量完成三年行動任務的殷切期望和鼓舞鞭策。”國務院國企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國資委副主任翁傑明表示,要全力攻堅,確保三年行動按期完成,確保改革成果經得起曆史和實踐檢驗。
主體(ti) 任務基本完成
“目前,安徽省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129項重點任務已基本完成,為(wei) 國有企業(ye) 發展注入強勁動能。”安徽省國資委主任李中用數據說話。
為(wei) 推動國企科技創新,安徽省實施費用加回、考核加分、人才加薪、股權加持和創新容錯等“四加一減”激勵措施。“十三五”期間,安徽省屬企業(ye) 研發投入年均增長16.8%,去年以來,連續19個(ge) 月保持25%以上增速。
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是2020年至2022年落實國有企業(ye) 改革“1+N”政策體(ti) 係和頂層設計的具體(ti) 施工圖,是可衡量、可考核、可檢驗、要辦事的。有關(guan) 方麵以空前力度推進國企改革,在重點領域、關(guan) 鍵環節不斷取得突破。
著力提升國企活力、效率,就要扭住深化勞動、人事、分配製度三項製度改革這個(ge) “牛鼻子”。自2016年下半年起,中國一重從(cong) 集團總部開始,通過推行領導班子競聘上崗、職業(ye) 經理人內(nei) 部市場化選聘,公司中層以上領導幹部從(cong) 320人縮減至106人。競聘後,在崗職工由10962人減至8626人。
山東(dong) 重工深化“幹部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薪酬能增能減”機製出硬招,層層簽訂個(ge) 人績效考核指標,全麵構建“業(ye) 績導向+精準考核+剛性兌(dui) 現”的差異化薪酬分配體(ti) 係。按照創新導向、價(jia) 值導向,分類設置相應的增量激勵機製,有的同崗位人員收入差異達4倍以上。
經過努力,今年上半年,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取得決(jue) 定性進展。中央企業(ye) 改革三年行動主體(ti) 任務基本完成,改革紅利不斷釋放。數據顯示,上半年,中央企業(ye) 實現營業(ye) 收入同比增長12%,淨利潤同比增長6.1%,累計上繳稅費同比增長14.4%。
國務院國資委日前強調,要以更大力度紮實推動國資央企提質增效穩增長和高質量發展,繼續深入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確保高質量收官,堅定不移做強做優(you) 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ye) ,更好發揮國有經濟戰略支撐作用,為(wei) 鞏固經濟回升向好趨勢、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作出更大貢獻。
仍需補短板強弱項
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已進入決(jue) 戰決(jue) 勝的關(guan) 鍵期,尤需加強對改革的實效評估,梳理存在的突出短板和弱項,有針對性地逐一推動解決(jue) 。
從(cong) 在線數據看,各中央企業(ye) 和各地改革工作台賬完成率均超過98%。特別是今年以來,各中央企業(ye) 和各地注重把工作重心由抓改革進度逐漸轉移到提質量、求實效上,推動三年行動取得新成果。但必須清醒認識到,改革仍存在不平衡、穿透基層一線不夠、部分重點改革任務形到神不到、改革質量和實效仍需提高等突出問題,個(ge) 別單位有“到站”鬆勁傾(qing) 向,下一步努力提升方位不明。
“這些問題如果不能很好解決(jue) ,就難以交出三年行動的滿意答卷。”翁傑明強調,行百裏者半九十,要切實提升補短板強弱項的緊迫感和針對性,有的放矢、對症下藥、加快解決(jue) 。
今年7月份,國務院國企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關(guan) 於(yu) 抓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高質量收官有關(guan) 事項的通知》。9月初又召開專(zhuan) 題推進會(hui) 強調,聚焦公司治理、“三能”機製、資源優(you) 化配置、上市公司、國資監管五大類任務,進一步精準動態高效推進補短板強弱項工作。
按照有關(guan) 部署,“三能”機製相關(guan) 任務要聚焦普遍激活,通過鞏固“總部機關(guan) 化”專(zhuan) 項治理成果、剛性兌(dui) 現考核結果、強化對科技創新人才的精準激勵等方式推動“三能”機製在各層級常態化運行;資源優(you) 化配置相關(guan) 任務要聚焦核心競爭(zheng) 力,努力在培育世界一流企業(ye) 和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上邁出新步伐;上市公司相關(guan) 改革任務要聚焦示範引領,優(you) 化股權結構,加大授權放權力度,推動上市公司成為(wei) 市場化經營機製的先鋒表率,推進混改企業(ye) 深度轉換經營機製。
確保高質量收官
“進入收官階段,剩下的短板弱項都是‘硬骨頭’。”華潤集團總經理王崔軍(jun) 表示,華潤集團正采取綜合施策和定向攻堅相結合的方式,加大力度推進。據介紹,截至7月底,華潤集團62項改革任務已基本完成,但企業(ye) 認為(wei) 在產(chan) 業(ye) 組合、科技創新等方麵還存在短板和不足,支撐持續高質量發展的基礎尚不牢固。為(wei) 此,華潤集團持續強化結構優(you) 化和科技創新,推動資源配置向主責主業(ye) 、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集中,向重點區域集中,打造具有持續競爭(zheng) 力的產(chan) 業(ye) 組合,持續完善科技創新管理體(ti) 係,加快原創技術策源地和現代產(chan) 業(ye) 鏈鏈長建設。
河北省已基本完成三年行動主體(ti) 任務,正在開展“回頭看”。河北省國資委副主任李光表示,要對標“三個(ge) 明顯成效”的效果導向,突出在“實”字上下功夫,下一步,將積極推進“雙百企業(ye) ”“科改示範企業(ye) ”及科技型企業(ye) 建立完善中長期激勵分配機製。
中企聯研究部研究員劉興(xing) 國認為(wei) ,國有企業(ye) 要珍惜來之不易的改革成果,不失時機加快高質量發展步伐。特別是要落實好中央提出的“讓國企敢幹”的要求,堅定打贏改革攻堅戰,並在改革中落實打造世界一流企業(ye) 、促進國有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目標要求。
吉林大學中國國有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李錦預計,今年底,國企將實現改革和效益雙豐(feng) 收,央企將在打造世界一流企業(ye) 方麵展現更大作為(wei)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