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構建更加緊密的上合組織命運共同體
金秋時節,絲(si) 路古城撒馬爾罕瓜果飄香。國家主席習(xi) 近平將出席在撒馬爾罕舉(ju) 行的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hui) 第二十二次會(hui) 議。在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下,國際社會(hui) 期待上合組織弘揚“上海精神”,推動構建更加緊密的上海合作組織命運共同體(ti) ,為(wei) 人類進步事業(ye) 、為(wei) 全球和平與(yu) 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上海精神”顯示出強大凝聚力和感召力,引領“上合”號巨輪破浪前行
當前,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疊加,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探索出一條國與(yu) 國應有的相處之道,成為(wei) 絕大多數向往和平與(yu) 發展國家的強烈願望。
自成立以來,上合組織從(cong) 最初的6個(ge) 成員國,發展到如今的8個(ge) 成員國、4個(ge) 觀察員國和多個(ge) 對話夥(huo) 伴,成員國麵積之和超過了地球陸地麵積的1/4,人口總數占全球1/3以上。上合組織始終保持旺盛生命力、強勁合作動力,根本原因在於(yu) 創造性地提出並始終踐行“上海精神”。“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短短20字,概括了成員國在長期友好交往中形成的合作理念,集中反映了地區國家增進睦鄰友好、深化互利合作、促進文明交流、謀求發展繁榮的共同追求,是對國際關(guan) 係理論的重要創新和巨大貢獻,成為(wei) 全體(ti) 成員國的共同財富。
習(xi) 近平主席在多個(ge) 場合反複強調“上海精神”的重要價(jia) 值——
“‘上海精神’產(chan) 生的強大凝聚力是本組織發展的保證。”
“實踐證明,‘上海精神’催生了強大凝聚力,激發了積極的合作意願,是上海合作組織成功發展的重要思想基礎和指導原則。”
“上海合作組織保持強勁發展勢頭,成為(wei) 促進地區安全穩定和發展繁榮的重要建設性力量,根本原因在於(yu) 始終遵循‘上海精神’、不斷加強團結互信。”
“上海合作組織始終保持旺盛生命力、強勁合作動力,根本原因在於(yu) 它創造性地提出並始終踐行‘上海精神’,主張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
…………
作為(wei) 上合組織的核心價(jia) 值和共同理念,“上海精神”伴隨著上合組織事業(ye) 日益壯大,成為(wei) 上合組織在國際社會(hui) 樹立的一麵旗幟。縱然國際風雲(yun) 變幻,“上海精神”曆久彌新,顯示出強大凝聚力和感召力,引領著“上合”號巨輪破浪前行。
2017年6月15日,北京,上合組織秘書(shu) 處,印度和巴基斯坦兩(liang) 國國旗在這裏冉冉升起,標誌著上合組織完成了自成立以來的首次擴員。今年,撒馬爾罕峰會(hui) 將紮實有序推進擴員進程,給予更多認同本組織合作理念的國家相應法律地位,壯大上合組織綜合實力,展現開放包容。“上合大家庭”不斷發展壯大,發展道路越走越寬,國際影響越來越大,已經成為(wei) 促進世界和平與(yu) 發展、維護國際公平正義(yi) 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
2018年6月,黃海之濱,中國主辦的青島峰會(hui) 在上合組織發展史上留下了濃厚的一筆。
“儒家倡導‘大道之行,天下為(wei) 公’,主張‘協和萬(wan) 邦,和衷共濟,四海一家’。這種‘和合’理念同‘上海精神’有很多相通之處。”在儒家文化發祥地,習(xi) 近平主席著眼全球大勢和時代潮流,清晰勾勒出“上海精神”蘊含的東(dong) 方思想之源,讓“上合大家庭”直觀感受到中華文明崇尚求同存異、合作共贏的思想之基,更加凸顯出“上海精神”的曆史縱深感和時代生命力。
圍繞進一步弘揚“上海精神”,中國在青島峰會(hui) 上開創性地提出上合組織未來發展應秉持的五大理念,即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觀,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開放、融通、互利、共贏的合作觀,平等、互鑒、對話、包容的文明觀,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青島峰會(hui) 使得“上海精神”作為(wei) 上合組織的核心價(jia) 值得到進一步鞏固和發展,為(wei) 確保上合組織始終沿著正確方向發展提供了根本保障,對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guan) 係、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產(chan) 生重要而深遠影響。
2021年,在上合組織成立20周年之際,習(xi) 近平主席提出,上合組織要走團結合作之路、安危共擔之路、開放融通之路、互學互鑒之路和公平正義(yi) 之路,為(wei) 在新的曆史條件下不斷充實“上海精神”內(nei) 涵提出了中國方案。
從(cong) 百舸爭(zheng) 流的黃浦江畔,到揚帆逐夢的黃海之濱,上合組織由初創到成長再到發展,一路走來,不僅(jin) 彰顯了“上海精神”穿越時空的生命力和影響力,也充分展現出“上海精神”在新時代煥發的勃勃生機。當前,國際格局持續演變、全球治理體(ti) 係深刻重塑,“上海精神”的價(jia) 值和意義(yi) 早已超越鄰國和地區範疇,超越文明衝(chong) 突、冷戰思維、零和博弈等陳舊觀念,為(wei) 所有致力於(yu) 睦鄰友好和共同繁榮的國家提供了有益借鑒,也為(wei) 國際社會(hui) 構建以合作共贏為(wei) 核心的新型國際關(guan) 係實踐注入了強大動力。
吉爾吉斯斯坦前外長、上合組織前秘書(shu) 長穆拉特別克·伊馬納利耶夫表示,“上海精神”蘊含人類文明智慧,在上合組織發展壯大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指導作用,契合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理念。“中國方案深刻揭示,上合組織是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理念的絕佳平台,能為(wei) 維護世界和平與(yu) 發展發揮積極作用。”
作為(wei) 上合組織創始成員國,中國始終高舉(ju) “上海精神”旗幟,以自身發展引領上合組織進步,以堅定行動推動構建更加緊密的上合組織命運共同體(ti) 。正如上合組織前秘書(shu) 長梅津采夫所言:“如果把上合組織比喻為(wei) 一幅美麗(li) 畫卷,中國就是其中最亮麗(li) 的色彩。”
共建“一帶一路”是一支交響樂(le) ,給上合組織成員國帶來巨大協同發展效果
文明的演進,始終離不開團結的信心與(yu) 合作的力量。
亞(ya) 歐大陸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從(cong) 烏(wu) 拉爾山到錫爾河,從(cong) 絲(si) 綢之路到萬(wan) 裏長城,這片古老而又充滿生機的土地,為(wei) 上合組織發展注入無盡的文明滋養(yang) ,把順應時代發展潮流、符合各國共同利益的價(jia) 值選擇植根於(yu) 上合組織的發展進程之中。
今年是上合組織憲章簽署20周年和成員國長期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簽署15周年。以這兩(liang) 份綱領性文件為(wei) 遵循,上合組織蓬勃發展、成員國互利合作碩果累累。上合組織構建起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的建設性夥(huo) 伴關(guan) 係,開創了區域合作新模式,為(wei) 地區和平與(yu) 發展作出了新貢獻。
察勢者明,趨勢者智。
“我們(men) 可以用創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設‘絲(si) 綢之路經濟帶’。這是一項造福沿途各國人民的大事業(ye) 。”2013年9月,習(xi) 近平主席在哈薩克斯坦首次提出共同建設“絲(si) 綢之路經濟帶”倡議。幾天後,習(xi) 近平主席在吉爾吉斯斯坦首次出席上合組織峰會(hui) ,向“上合大家庭”發出共建邀約:“作為(wei) 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和觀察員國,我們(men) 有責任把絲(si) 綢之路精神傳(chuan) 承下去,發揚光大。”
上合組織成員國、觀察員國和對話夥(huo) 伴大多位於(yu) 古絲(si) 綢之路沿線。“絲(si) 路精神”與(yu) “上海精神”理念相通、相得益彰,連接起共同的曆史記憶,凝聚起共同的發展渴望。與(yu) 共建“一帶一路”“結緣”,被視為(wei) 上合組織發展曆程中最大變化之一,激發了各方積極合作意願:2014年9月,杜尚別峰會(hui) 上,與(yu) 會(hui) 國家一致同意積極參與(yu) 建設絲(si) 綢之路經濟帶倡議;2015年7月,烏(wu) 法峰會(hui) ,共建絲(si) 綢之路經濟帶被寫(xie) 入峰會(hui) 宣言;2016年6月,塔什幹峰會(hui) ,各國一致同意繼續就落實這一倡議開展工作……
“有團結的地方,定有幸福相隨。”哈薩克斯坦諺語這樣說。
9年來,上合組織成員國積極參與(yu) ,見證了共建“一帶一路”從(cong) 藍圖到現實、從(cong) 願景到收獲、從(cong) 落地到生根的偉(wei) 大實踐。
中吉烏(wu) 公路成為(wei) 跨越高山、暢通無阻的國際運輸大動脈;亞(ya) 灣—瓦赫達特鐵路橋隧道的貫通,使塔吉克斯坦南北相隔的鐵路變通途;中哈連雲(yun) 港物流合作基地成為(wei) 哈薩克斯坦直抵太平洋的出海口……上合組織區域內(nei) 初步形成涵蓋公路、油氣管線和鐵路的複合型基礎設施網絡,地區互聯互通水平持續提升。
“上合大家庭”攜手發展、並肩前行的故事越來越精彩——在烏(wu) 茲(zi) 別克斯坦錫爾河州,中烏(wu) 鵬盛工業(ye) 園為(wei) 當地創造數千個(ge) 就業(ye) 崗位;在中國青島,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範區自2019年啟動建設以來,與(yu) 上合組織國家貿易額從(cong) 當年的8.5億(yi) 元人民幣增長至2021年的40億(yi) 元人民幣。不久前,中國青島至烏(wu) 茲(zi) 別克斯坦首都塔什幹的中歐班列(齊魯號)專(zhuan) 列開行,伴隨著中國的開放紅利不斷外溢,地區聯動發展迎來了提質升級的新機遇。日益密切的經貿合作促進了市場繁榮,加深了區域融合,有力維護了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安全穩定,共同發展的蛋糕越做越大。
如今,在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引領下,文化年、語言年、旅遊年等一批人文品牌項目下活動精彩紛呈,衛生、教育、環保、青年、婦女、智庫、考古和古跡修複等領域合作蓬勃開展,藝術節、上合大學、婦女論壇、傳(chuan) 統醫學論壇等人文品牌項目有聲有色,創造了成員國經濟總量和對外貿易額年均增長約12%、人員往來成倍遞增的“上合速度”和“上合效益”,各國人民共享幸福的美好家園加快構建。
放眼亞(ya) 歐大陸交往的曆史長河,9年時間不過白駒過隙。然而得益於(yu) 上合之和合,一條全新的發展快車道已經鋪就。正如上合組織前秘書(shu) 長阿利莫夫所說,共建“一帶一路”不是一家獨唱,而是一支交響樂(le) ,給上合組織成員國帶來巨大協同發展效果。
去年9月,習(xi) 近平主席提出全球發展倡議,得到包括上合組織成員國在內(nei) 的國際社會(hui) 積極響應支持。吉爾吉斯斯坦國家戰略研究所顧問巴克特古洛夫認為(wei) ,全球發展倡議與(yu) 共建“一帶一路”理念高度契合,兩(liang) 者協同增效,將為(wei) 上合組織互利合作開辟更加廣闊的空間和前景,為(wei) 不穩定性、不確定性顯著上升的世界經濟帶來更多活力。
豐(feng) 富上合組織安全合作內(nei) 涵,築牢上合組織安全合作屏障
安全和穩定是國家發展的首要前提,關(guan) 乎各國核心利益。維護和加強地區和平、安全與(yu) 穩定,是上合組織成立宣言和憲章中明確規定的根本宗旨。
早在上合組織成立之初,成員國元首簽署的第一個(ge) 共同文件就是《打擊恐怖主義(yi) 、分裂主義(yi) 和極端主義(yi) 上海公約》,將打擊“三股勢力”明確列為(wei) 上合組織的重要任務。此後,各方又簽署反恐怖主義(yi) 公約、反極端主義(yi) 公約、禁毒合作協議、合作打擊犯罪協定等多個(ge) 安全合作文件,在塔什幹設立地區反恐機構,安全合作範圍逐步擴大,合作內(nei) 容迅速充實。
從(cong) 《打擊恐怖主義(yi) 、分裂主義(yi) 和極端主義(yi) 上海公約》,到《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關(guan) 於(yu) 地區反恐怖機構的協定》《上海合作組織反恐怖主義(yi) 公約》《上海合作組織反極端主義(yi) 公約》……成員國安全合作機製化和法律化建設穩步向前。
舉(ju) 行聯合反恐演習(xi) 、網絡反恐聯合演習(xi) 、研討會(hui) ……成員國安全合作內(nei) 容已在共同打擊恐怖主義(yi) 、分裂主義(yi) 和極端主義(yi) 的基礎上,發展到執法安全、信息安全、禁毒、反洗錢、打擊跨國有組織犯罪等各領域。成員國迄今已組織10多次“和平使命”聯合反恐演習(xi) ,為(wei) 維護地區和平穩定發揮了巨大作用。
多年來,上合組織成員國著眼共同安全命運,開展務實高效安全合作,確保了本地區安全穩定大局。據上合組織地區反恐怖機構數據,2013年至2019年,上合組織製止了960多起具有恐怖主義(yi) 性質的犯罪活動,抓獲2600多名國際恐怖組織成員。
在國際和地區熱點問題上秉持客觀公正立場,上合組織堅決(jue) 維護真正的多邊主義(yi) ,始終直麵問題所在,為(wei) 攜手破解發展難題、推動完善全球治理、實現發展成果共享貢獻“上合智慧”。上合組織呼籲推進“敘人主導,敘人所有”的包容性政治進程;呼籲伊核協議參與(yu) 方恪守義(yi) 務,確保全麵協議得到完整、有效執行;主張通過對話協商以政治外交方式解決(jue) 朝鮮半島問題;重申應在全麵落實2015年2月12日新明斯克協議基礎上政治解決(jue) 烏(wu) 克蘭(lan) 危機……
作為(wei) 負責任大國,中國一直是上合組織地區安全合作的重要促進者和貢獻者。“要加強維穩能力建設,切實為(wei) 本地區各國謀穩定、求發展、促民生提供可靠安全保障”“探討聯合行動方式,合力打擊‘三股勢力’,為(wei) 本地區各國人民生產(chan) 生活創造良好環境”“堅持安全為(wei) 先,鞏固本組織發展之基”“摒棄冷戰思維、集團對抗,反對以犧牲別國安全換取自身絕對安全的做法”……中方就推動地區安全合作提出一係列重要主張和倡議,多次強調堅持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不僅(jin) 豐(feng) 富了上合組織安全合作內(nei) 涵,也為(wei) 上合組織築牢安全屏障發揮了重要作用。
今年博鼇亞(ya) 洲論壇年會(hui) 上,習(xi) 近平主席提出全球安全倡議,為(wei) 消弭和平赤字提供了治本之策。上合組織副秘書(shu) 長洛格維諾夫認為(wei) ,全球安全倡議為(wei) 上合組織及世界應對國際安全挑戰提供了中國方案,將為(wei) 消除國際衝(chong) 突根源、實現世界長治久安作出重要貢獻。
新冠肺炎疫情延宕反複,讓“上合大家庭”再次認識到唯有堅持團結合作,才能更好地應對傳(chuan) 統安全與(yu) 非傳(chuan) 統安全的威脅,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守護我們(men) 的美好家園。
“病毒不分國界,團結合作是抗擊疫情最有力的武器,全力挽救生命是當務之急。”“我們(men) 要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弘揚科學精神,深入開展國際抗疫合作,推動疫苗公平合理分配,堅決(jue) 抵製病毒溯源政治化。”習(xi) 近平主席倡導開展抗疫國際合作、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ti) ,堅定了各國團結抗疫的信心決(jue) 心。
秉持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ti) 理念,中方引領“上合大家庭”共抗疫情——加強各國聯防聯控,支持彼此抗疫努力;深化疫情監測、科研攻關(guan) 、疾病防治等領域交流合作;倡議成員國疾控中心設立熱線聯係,及時通報跨境傳(chuan) 染病信息;繼續辦好本組織傳(chuan) 統醫學論壇,深化交流互鑒……中方主張和行動贏得“上合大家庭”的廣泛讚譽。正如上合組織前秘書(shu) 長諾羅夫所評價(jia) ,上合組織為(wei) 全球抗疫合作注入正能量,為(wei) 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ti) 作出重要貢獻。
為(wei)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注入強勁的“上合力量”
位於(yu) 絲(si) 綢之路要衝(chong) 的撒馬爾罕,至今保留著一組華麗(li) 的古代壁畫,講述著公元7世紀各國使者在這裏彼此交流的生動場景。如今,在這座素有“文化交匯點”之稱的世界遺產(chan) 城市,“上合大家庭”將再次相聚,對於(yu) 世界重新認識文明交流互鑒具有特殊意義(yi) 。
“明鏡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從(cong) 曆史中走來,上合組織所覆蓋地區的人民深知,文明沒有優(you) 劣之分,隻有特色之別。上合組織成員國比鄰而居,發展任務相似,前途命運相連,唯有打造命運共同體(ti) ,才能共享和諧家園。
習(xi) 近平主席指出:“我們(men) 要促進文明互學互鑒,增進各國睦鄰友好,夯實上海合作組織長遠發展民意基礎。”自成立以來,得益於(yu) 文明交流互鑒,上合組織超越意識形態、社會(hui) 製度、發展道路差異,在國際關(guan) 係民主化曆史潮流中把握前進方向,堅定支持各國探索適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和治理模式,開創了不同社會(hui) 製度和發展道路國家團結協作、包容互鑒的全新合作模式,樹立了新型國家關(guan) 係典範,在推動構建上合組織命運共同體(ti) 的道路上堅定前行。
從(cong) 倡導樹立平等、互鑒、對話、包容的文明觀,到拉緊人文交流合作的共同紐帶、打造包容互鑒的典範,再到構建人文共同體(ti) 、走互學互鑒之路……中國為(wei) 構建上合組織命運共同體(ti) 作出重要貢獻。在上合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hui) 第二十一次會(hui) 議上,有關(guan) 促進上合組織互學互鑒的“中國方案”亮點滿滿:未來3年向上合組織國家提供1000名扶貧培訓名額、建成10所魯班工坊;在“絲(si) 路一家親(qin) ”行動框架內(nei) 開展衛生健康等領域30個(ge) 合作項目;舉(ju) 辦本組織青年科技創新論壇;倡議成立本組織傳(chuan) 統醫藥產(chan) 業(ye) 聯盟等。秉持開放包容和立己達人理念,中國的一係列倡議與(yu) 舉(ju) 措在上合組織內(nei) 外得到廣泛而積極的響應。
當前,國際形勢風雲(yun) 激蕩,但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不可逆轉。睦鄰友好必將超越以鄰為(wei) 壑,互利合作必將取代零和博弈,多邊主義(yi) 必將戰勝單邊主義(yi) ,這是“上合大家庭”維護國際社會(hui) 公平正義(yi) 、推動人類進步事業(ye) 發展的共同信念。在這一共同信念指引下,上合組織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yi) ,恪守互利共贏的合作觀,捍衛全球治理的民主性、公正性、包容性,集聚起更大範圍的國際共識與(yu) 合作力量,為(wei)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注入強勁的“上合力量”。
同舟共濟揚帆起,乘風破浪萬(wan) 裏航。伴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人類又一次站在曆史的十字路口。扛起曆史責任,展現時代擔當,在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上不斷推進各領域合作,上合組織正以實際行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為(wei) 世界持久和平和共同繁榮作出更大貢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