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鋼鐵意誌》:熱血也柔情

發布時間:2022-10-12 11:08:00來源: 光明日報

  近日上映的工業(ye) 題材主旋律電影《鋼鐵意誌》改編自真實事件,講述了新中國成立初期,麵對抗美援朝和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對鋼鐵的迫切需求,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團結帶領廣大工人階級,克服重重險阻,曆盡千辛萬(wan) 苦,為(wei) 新中國鋼鐵事業(ye) 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故事。片名“鋼鐵意誌”,固然是對一段工業(ye) 生產(chan) 的曆史描述,但更是對以廠長趙鐵池為(wei) 代表的新中國鋼鐵工人精神的精準刻畫——恢複鋼鐵生產(chan) 要有鋼鐵一般的意誌。影片在情節鋪陳和人物塑造方麵,都集中體(ti) 現了“鋼”之深意,使雄渾豪放的美學風格充溢畫麵,力量感油然而生。

  影片無意聚焦戰鬥場麵,卻濃墨重彩地敘寫(xie) 了三場犧牲:在解放鞍鋼的戰鬥中,子彈穿透解放軍(jun) 戰士陳小步的胸膛,而就在來鞍山的路上,他還滿臉笑意地對趙鐵池說,要跟著他在鞍鋼當一名光榮的工人;難改鄉(xiang) 音的老兵祝賀發覺工程師王博的異常,緊隨其後,使高爐免於(yu) 炸毀,卻再也無法與(yu) 新媳婦相見;戰友周剛打算跟著趙鐵池幹,卻犧牲在朝鮮戰場上。犧牲是英雄為(wei) 維護家國大義(yi) 作出的無畏選擇,陳小步、祝賀和周剛的慷慨赴死既是他們(men) 英雄人格的集中體(ti) 現,更成為(wei) 故事要煉鋼、煉好鋼的深層動因——孟泰、趙鐵池麵對徒弟、戰友的犧牲,更加堅定了攻堅克難的決(jue) 心。

  對電影創作而言,人物塑造紮實至關(guan) 重要,而紮實的前提是要有弧光、有成長。《鋼鐵意誌》的主人公趙鐵池是戰鬥英雄,煉鋼之於(yu) 他是階段性的“戰鬥”任務,所以他立下煉出鐵水的軍(jun) 令狀。恢複高爐生產(chan) 的過程充滿艱辛,敵特的破壞、專(zhuan) 家的質疑、現實的窘境,趙鐵池帶領工人們(men) 一一克服,煉出了第一爐鐵水。從(cong) 朝鮮慰問歸來的孟泰帶回戰友犧牲的消息,成為(wei) 影片的激勵性事件。這才有了趙鐵池在周剛墓前的誓言“我以生命為(wei) 熔爐,一定要造出最堅硬的鋼鐵”,與(yu) 開篇的軍(jun) 令狀形成呼應,人物弧光由此升成。此外,還有大工匠孟泰、有勇有謀的孫雪飛等形象,均以非凡勇氣和鋼鐵般的意誌,為(wei) 煉出新中國第一爐鐵水無私奉獻。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的強功能人物形象孟泰。孟泰的“強”不僅(jin) 在於(yu) 他技藝精湛和勞模身份,更在於(yu) 他和家人與(yu) 鞍鋼之間所形成的深入骨髓的血肉關(guan) 聯。在孟泰家的三場吃飯戲最能體(ti) 現這一家人的無私美好。在那個(ge) 困難時期,孟泰宰殺自家乳豬給專(zhuan) 家增加營養(yang) ,他的四個(ge) 孩子卻探著頭看著肉咽口水,懂事得令人心酸。劇情中有一個(ge) 極具藝術巧思的場景:孟泰將一根豬尾切成幾段,分給孩子,自己夾起最細的一段,含淚道“真香”。愛廠如家與(yu) 濃濃親(qin) 情自然流露,令人淚目。

  劇中還有幾段頗具深意的情節設置,令人印象深刻。比如在1948年、1951年、1953年三個(ge) 煉鋼的重要時間節點,創作者沒有用生硬旁白或曆史記錄敘述,而是以“磨剪子戧菜刀”的吆喝聲巧妙串聯,表現人們(men) 對新中國工業(ye) 建設的迫切呼喚和專(zhuan) 屬於(yu) 那個(ge) 年代的真摯情感。對年輕的趙鐵池和孫雪飛個(ge) 人而言,嚴(yan) 酷現實容不得他們(men) 浪漫,但卻並不妨礙他們(men) 彼此欣賞、互相扶持。全片沒有出現一個(ge) “愛”字,“愛”卻在他們(men) 之間無聲流淌。最終二人在車廂團聚,害羞地牽手,為(wei) 這部質感硬朗的影片融進了濃濃溫情和愛意。再比如影片結尾,還是當年的站台,祝賀的媳婦一路向北奔赴鞍鋼,前來接站的孟泰與(yu) 一個(ge) 青年擦肩而過,那青年說道“我是雷鋒”。這個(ge) 情節昭示著,“鋼鐵意誌”有了後輩傳(chuan) 承。

  火紅的鐵水是《鋼鐵意誌》中最搶眼的顏色符號,燦爛熾熱。趙鐵池曾在戰友墓前深情立誓,要讓“這座鋼城的爐火永遠燃燒下去”。趙鐵池、孟泰們(men) 帶著他們(men) 對新中國工業(ye) 建設的崇高理想,對紅旗插到“高地”的深切企盼,對第一爐鐵水和鋼鐵國徽的盼望崇敬,投身高爐、心係大廠,終於(yu) 創出人間奇跡。而在《鋼鐵意誌》的影像中,時下的廣大觀眾(zhong) 也燃起了奮進新征程的勇氣和動力,砥礪前行,心懷激蕩。

  (作者:馬琳,係遼寧大學影視學院教授)

  (光明日報2022年10月12日第15版)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