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爭搶基金托管牌照 年內3家獲批6家在排隊
本報記者 周尚伃
10月12日晚間,第一創業(ye) 獲批證券投資基金托管資格(以下統稱“基金托管資格”),成為(wei) 第30家獲得基金托管資格的券商。
近年來,監管層向券商發放基金托管資格牌照的速度進一步加快。近三年時間裏,已有13家券商拿到“入場券”,除第一創業(ye) 外,今年以來還有東(dong) 方財富證券、南京證券獲批基金托管資格。而自2013年券商基金托管業(ye) 務開閘至2019年的7年間,隻有17家券商獲得基金托管資格牌照。
不過,在百餘(yu) 家證券公司中,僅(jin) 有不足三成公司擁有基金托管資格。目前來看,其他眾(zhong) 多券商也已開始布局基金托管市場,有12家機構在排隊申請基金托管業(ye) 務資格,包括西部證券、財信證券、天風證券等6家券商,以及匯豐(feng) 銀行(中國)、法國巴黎銀行(中國)、廣州銀行等6家銀行。
東(dong) 吳證券非銀行金融首席分析師胡翔表示,基金托管是金融機構的基礎業(ye) 務之一,與(yu) 其他財富管理業(ye) 務存在緊密聯係。擁有此牌照表明券商的機構業(ye) 務在行業(ye) 中處於(yu) 領先地位,而無此牌照且無外包業(ye) 務牌照的券商將會(hui) 麵臨(lin) 無法開展PB(主經紀商)業(ye) 務的風險。
在“以銷定托”的市場競爭(zheng) 環境中,與(yu) 銀行相比,由於(yu) 券商代銷實力處於(yu) 相對弱勢,一定程度上製約了券商托管業(ye) 務的發展。與(yu) 代銷業(ye) 務競爭(zheng) 格局相同的是,雖然券商具有基金托管資格的家數已與(yu) 銀行比肩,但業(ye) 務規模及收入均存在較大差距。
Wind數據顯示,截至記者發稿,從(cong) 托管基金總資產(chan) (開放式+封閉式)來看,券商基金托管業(ye) 務規模僅(jin) 占全市場的1.89%,托管規模合計僅(jin) 為(wei) 4944.55億(yi) 元,托管基金數量僅(jin) 為(wei) 442隻。從(cong) 托管費來看,2022年上半年,公募基金共向托管機構支出托管費合計152.61億(yi) 元,同比增長11.79%;其中,券商合計獲得托管費2.29億(yi) 元,其餘(yu) 全部被銀行包攬。
“銀行在基金托管業(ye) 務上的優(you) 勢主要來源於(yu) 係統和渠道,而券商的優(you) 勢在於(yu) 服務、專(zhuan) 業(ye) 性和創新能力。”東(dong) 興(xing) 證券非銀金融行業(ye) 首席分析師劉嘉瑋曾向記者表示,未來,券商從(cong) 專(zhuan) 業(ye) 化角度加強和其他業(ye) 務的聯動,發揮係統優(you) 勢,或將獲得更大市場份額。(證券日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