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代表點讚全麵依法治國
在法治軌道上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
黨(dang) 的二十大代表點讚全麵依法治國
“全麵依法治國總體(ti) 格局基本形成。”山東(dong) 三和德通律師事務所主任楊希勇代表在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上,對這句話作了重點標注。“全麵依法治國取得巨大成就,令人鼓舞、振奮人心。作為(wei) 一名法治工作者,我今後要更加積極主動地投身全麵依法治國的偉(wei) 大實踐,為(wei) 法治建設貢獻力量。”楊希勇說。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從(cong) 全局和戰略高度對全麵依法治國作出一係列重大決(jue) 策部署,推動我國社會(hui) 主義(yi) 法治建設發生曆史性變革、取得曆史性成就。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以專(zhuan) 章的形式,對“堅持全麵依法治國,推進法治中國建設”作出新的部署,提出“必須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軌道上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
法治興(xing) 則民族興(xing) ,法治強則國家強。
受訪代表一致表示,將深入學習(xi) 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進一步學深悟透習(xi) 近平法治思想,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法治道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為(wei) 推進全麵依法治國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堅持黨(dang) 的領導
“通過!”
不少代表還清晰地記得那偉(wei) 大又激動人心的時刻——2020年5月28日下午,人民大會(hui) 堂,掌聲如潮,《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誕生了。
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被譽為(wei) “新時代人民權利宣言書(shu) ”,是推進全麵依法治國的重大成果、生動縮影,對加快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法治國家意義(yi) 非凡。
依法治國是黨(dang) 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
為(wei) 子孫萬(wan) 代計、為(wei) 長遠發展謀。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從(cong) 全局和戰略高度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厲行法治,把全麵依法治國納入“四個(ge) 全麵”戰略布局有力推進。
一係列“第一次”,深刻記錄和生動見證了黨(dang) 中央推進全麵依法治國的決(jue) 心和信心。
2014年10月,黨(dang) 的十八屆四中全會(hui) 首次以中央全會(hui) 形式專(zhuan) 門研究全麵依法治國,部署了180多項重大改革舉(ju) 措。
2020年11月,黨(dang) 的曆史上首次召開的中央全麵依法治國工作會(hui) 議,將習(xi) 近平法治思想明確為(wei) 全麵依法治國的指導思想。
2021年初,中共中央印發《法治中國建設規劃(2020-2025年)》,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個(ge) 關(guan) 於(yu) 法治中國建設的專(zhuan) 門規劃。
……
滄海橫流顯砥柱,萬(wan) 山磅礴看主峰。
浙江省湖州市人民檢察院第六檢察部主任章春燕代表說,實踐證明,黨(dang) 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最本質的特征,是推進全麵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法治之魂。推進全麵依法治國,必須加強黨(dang) 的領導,把黨(dang) 的領導貫徹到全麵依法治國全過程和各方麵。
偉(wei) 大時代孕育偉(wei) 大思想,偉(wei) 大思想領航偉(wei) 大征程。
在習(xi) 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法治中國建設規劃(2020-2025年)》《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21-2025年)》《法治社會(hui) 建設實施綱要(2020-2025年)》相繼出台,構建起法治中國建設的“四梁八柱”,擘畫了新時代全麵依法治國的總藍圖、路線圖和施工圖,開啟了良法善治的法治中國建設新征程。
曆史一次次證明,越是關(guan) 鍵時刻,越要堅持黨(dang) 的領導,越要發揮法治的引領、規範、保障作用。從(cong) 作出“疫情防控越是到最吃勁的時候,越要堅持依法防控”的科學論斷,到掃黑除惡專(zhuan) 項鬥爭(zheng) 中堅守法治的生動實踐,再到加強海南全麵深化改革開放、京津冀協同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係列國家重大發展戰略,法治從(cong) 未缺位。
前不久,中央全麵依法治國委員會(hui) 印發《關(guan) 於(yu) 進一步加強市縣法治建設的意見》,成為(wei) 推動習(xi) 近平法治思想學習(xi) 貫徹在基層走深走實的重要抓手。
船載千斤,掌舵一人。
“十年來,全麵依法治國之所以能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曆史性變革,根本在於(yu) 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在於(yu) 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特別是習(xi) 近平法治思想的科學指引。”河北省滄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長張梅代表說。
健全法治體(ti) 係
舉(ju) 網以綱,千目皆張。
全麵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革命,涉及方方麵麵,需要一個(ge) 總攬全局、牽引各方的總抓手,而這個(ge) 總抓手就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法治體(ti) 係。
立善法於(yu) 天下,則天下治。
從(cong) 編纂民法典到設立國家憲法日,從(cong) 製定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到修改完善香港選舉(ju) 製度,十年來,我國不斷完善立法規劃,突出立法重點,堅持立改廢釋並舉(ju) ,截至今年6月底,製定、修改法律行政法規730餘(yu) 件次,現行有效法律292件、行政法規598件,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法律體(ti) 係日趨科學完善。
令在必信,法在必行。
十年來,執法司法改革深入推進,著力解決(jue) 法治領域的突出問題,人民群眾(zhong) 法治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深化行政體(ti) 製改革,全麵推行行政執法公示製度、執法全過程記錄製度、重大執法決(jue) 定法製審核製度,推動解決(jue) 執法不嚴(yan) 格、不規範、不文明、不透明等問題,加強示範創建和督察,法治政府建設紮實推進。
“我在山東(dong) 省、市、區、鎮街等政府機關(guan) 擔任法律專(zhuan) 家和法律顧問,近些年對省、市政府146件地方性法規規章提報了上萬(wan) 字的意見建議,列席政府有關(guan) 會(hui) 議百餘(yu) 次,為(wei) 黨(dang) 委、政府依法決(jue) 策提供法律支持。”楊希勇代表說,法治政府建設力度之大,可見一斑。
——深化以司法責任製為(wei) 重點的司法體(ti) 製改革,推進以審判為(wei) 中心的刑事訴訟製度改革,推進民事訴訟程序繁簡分流,嚴(yan) 格落實防止幹預司法“三個(ge) 規定”,依法糾正冤錯案件,社會(hui) 公平正義(yi) 法治保障更加有力。
張梅代表評價(jia) ,通過深化司法改革,加快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hui) 主義(yi) 司法製度,為(wei) 全麵依法治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形式多樣的法治宣傳(chuan) 走進千家萬(wan) 戶,努力培育全社會(hui) 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jue) 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環境,全社會(hui) 法治觀念、對法治的認同感明顯提升。
重慶市司法局人民參與(yu) 和促進法治處處長楊懿代表說,推進全麵依法治國,基礎在基層,重點在基層。近年來,司法行政機關(guan) 組織動員司法所、律所、基層法律服務所、人民調解組織等力量,立足一線、服務群眾(zhong) ,堅持行政立法、行政執法、法律服務、普法宣傳(chuan) 同向發力,有效提升基層治理法治化水平。
治國憑圭臬,安邦靠準繩。
完備的法律規範體(ti) 係、高效的法治實施體(ti) 係、嚴(yan) 密的法治監督體(ti) 係、有力的法治保障體(ti) 係夯基壘台、立柱架梁……十年來,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法治體(ti) 係加快建設,維護社會(hui) 公平正義(yi) 的根基不斷夯實。
增進人民福祉
走進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民大廳,一麵貼著封條的玻璃展櫃裏密密麻麻放著69枚公章,這是“一枚印章管審批”改革落地的見證,也是法治為(wei) 民的生動縮影。
國以民為(wei) 本,社稷亦為(wei) 民而立。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把體(ti) 現人民利益、反映人民願望、維護人民權益、增進人民福祉落實到全麵依法治國各領域全過程,全麵提升新時代人民群眾(zhong) 在法治領域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曾經,“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話難聽”是群眾(zhong) 對辦事難的形象比喻;如今,隨著“放管服”改革的不斷深入,群眾(zhong) “隻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乃至“一網通辦”就能辦成事。
一個(ge) 數字,印證了改革變遷:各地各部門清理證明事項2.1萬(wan) 多項,有效解決(jue) “奇葩證明”“重複證明”等問題。
“通過‘放管服’改革,把於(yu) 法無據的‘煩民’證明清除在法治軌道之外。重慶還著力推動行政權力窗口端、PC端、移動端、自助端‘四端同步’服務,切實減輕了企業(ye) 和群眾(zhong) 負擔,讓群眾(zhong) 感受到更多法治獲得感。”楊懿代表說。
——曾經,立案難、執行難是長期困擾群眾(zhong) 的“頭號司法難題”;如今,通過立案登記製改革,超過95.7%的案件都能當場立案,通過執行改革切實解決(jue) 執行難,有效杜絕“司法白條”。
“立案難已成曆史。在此基礎上,智慧法院建設不斷升級和廣泛應用,讓老百姓不出家門也能網上立案、跨域立案、網上繳費,實現辦理訴訟服務全流程、全天候掌上辦,深受群眾(zhong) 歡迎。”張梅代表頗為(wei) 自豪地說。
——曾經,高空拋物、吃人窨井蓋屢屢危害群眾(zhong) 生命財產(chan) 安全,社會(hui) 反映強烈;如今,通過完善立法將高空拋物入刑、強化司法監督整治窨井蓋問題,有力守護群眾(zhong) 頭頂和腳底的安全。
……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十年來,各地各部門聚焦老百姓“急難愁盼”,推進政法改革和法治建設,破解難點、痛點,有力維護人民群眾(zhong) 合法權益、保障人民安居樂(le) 業(ye) 。
群眾(zhong) 看公安,關(guan) 鍵看破案。湖南省長沙市公安局高新區分局雷鋒派出所所長安誌代表說,各級公安機關(guan) 按照“什麽(me) 犯罪最突出就集中打擊什麽(me) 犯罪、什麽(me) 問題突出就集中整治什麽(me) 問題”開展了一係列專(zhuan) 項行動,打響了一場場攻堅戰役,群眾(zhong) 拍手稱快、交口稱讚。
一枝一葉總關(guan) 情。代表們(men) 說,推進全麵依法治國,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權益,要站穩人民立場,踐行司法為(wei) 民,把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貫穿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各個(ge) 環節,用法治保障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打造過硬隊伍
千古興(xing) 業(ye) ,關(guan) 鍵在人。
推進全麵依法治國,建設一支德才兼備的高素質法治隊伍至關(guan) 重要。
十年來特別是黨(dang) 的十九大以來,政法機關(guan) 認真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訓詞精神,深入開展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和政法隊伍教育整頓,加強執法司法隊伍能力建設和職業(ye) 保障,法治隊伍革命化、正規化、專(zhuan) 業(ye) 化、職業(ye) 化水平邁上新台階。
從(cong) 警21年,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中心區交通支隊支隊長孟昆玉代表深切感受到近些年公安隊伍的積極變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政法隊伍教育整頓等,讓每一位公安民警得到了精神的洗禮和思想的淬煉;加上實戰大練兵的持續推進,公安民警凝聚力、戰鬥力和執法規範化水平持續提升。”
“2021年,全國政法隊伍教育整頓開展,我們(men) 聞令而動,掀起一場刮骨療毒的自我革命、激濁揚清的整風、鑄魂揚威的教育,著力整治人民群眾(zhong) 反映強烈的頑瘴痼疾,進一步強化紀律作風、增強能力素質、提升執法司法公信力,隊伍麵貌發生明顯改變,踐行為(wei) 人民服務宗旨的自覺性明顯提升。”安誌代表說。
領導幹部是“關(guan) 鍵少數”。2021年2月,中央全麵依法治國委員會(hui) 印發《關(guan) 於(yu) 黨(dang) 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情況列入年終述職內(nei) 容工作的意見》,進一步完善黨(dang) 政主要負責人述法工作,推動習(xi) 近平法治思想在“關(guan) 鍵少數”中更加入腦入心。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全國政法係統堅持權力與(yu) 責任相統一、責任與(yu) 保障相匹配、問責與(yu) 免責相結合,完善職業(ye) 保障、履職保護、科技支撐等製度機製,不斷增強政法隊伍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
為(wei) 築牢清正廉潔的“防火牆”,檢察機關(guan) 馳而不息深化落實“三個(ge) 規定”,從(cong) 源頭上防止關(guan) 係案、人情案、金錢案發生。僅(jin) 今年上半年,全國檢察機關(guan) 就記錄報告過問或幹預、插手檢察辦案等重大事項7.5萬(wan) 餘(yu) 件。
“政法隊伍建設要始終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第一位,把強化公正廉潔的職業(ye) 道德作為(wei) 必修課。”張梅代表說。
長風萬(wan) 裏,奮楫篤行。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為(wei) “堅持全麵依法治國,推進法治中國建設”指明了前進方向。新征程上,讓我們(men) 堅定信心、增強主動、砥礪前行,築法治之基、行法治之力、積法治之勢,為(wei) 在法治軌道上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而不懈奮鬥。
本報北京10月19日訊 □ 本報記者 周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