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為“減脂”二酯油買單嗎?
本報記者 孟剛
長壽花甘油二酯食用油問世、九三推出大豆二酯食用烹調油……近年來,相比普通食用油,宣稱更加健康的甘油二酯食用油(以下簡稱二酯油)成為(wei) 各大廠商獲取未來競爭(zheng) 優(you) 勢的新賽道。二酯油究竟是什麽(me) 油?價(jia) 格如何?消費者會(hui) 接受嗎?記者進行了一番調查采訪。
企業(ye) 紛紛推出二酯油
隨著國民健康需求不斷升級,油脂企業(ye) 持續探索創新之道,給消費者帶來更多健康用油選擇。在低脂飲食理念的推動下,越來越多的企業(ye) 推出二酯油。
記者近日走訪北京部分商超發現,市場上難以見到二酯油。不過在線上銷售平台上有不少二酯油產(chan) 品和品牌。在淘寶網上,上述兩(liang) 種品牌二酯油均能搜到;在京東(dong) 商城裏,《中國消費者報》記者以“甘油二酯食用油”為(wei) 關(guan) 鍵詞進行搜索,能搜到兩(liang) 頁相關(guan) 產(chan) 品,涉及善百年、西樵山、康之寶、南山等多個(ge) 品牌,其包裝規格多為(wei) 500毫升瓶裝,售價(jia) 在每瓶100元至800元不等。
記者瀏覽介紹發現,這些品牌的二酯油除花生油、玉米油、大豆油、橄欖油等常見油種外,還有山茶油、亞(ya) 麻籽油等小眾(zhong) 油種,多宣稱產(chan) 品為(wei) “新一代健康食用油,並可代謝快,脂肪不易堆積”。如善百年宣稱“脂肪少一半炒菜一樣香”;西樵山宣稱“更適合中國父母的食用油”“中老年減脂好幫手”。
食用二酯油好處多
二酯油究竟是什麽(me) 油?其實,早在2009年,原衛生部批準甘油二酯油作為(wei) 新食品原料,標誌著甘油二酯油可作為(wei) 一種健康食品進入大眾(zhong) 視野。國家衛生健康委2021年8月3日發布的一則公告顯示,二酯油生產(chan) 工藝為(wei) 以大豆油、菜籽油等為(wei) 原料,以脂肪酶製劑、水、甘油等為(wei) 主要輔料,通過脂肪酶催化,經蒸餾分離、脫色、脫臭等工藝而製成。甘油二酯(DAG)含量超過40%,使用量≤30克/天,且使用範圍不包括嬰幼兒(er) 食品。
國家糧食儲(chu) 備局西安油脂科學研究設計院原高級工程師蔣新正對《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表示,目前國內(nei) 采用生物酶法製備二酯油,華南理工大學研究二酯油的時間長、專(zhuan) 利多,已經實現產(chan) 業(ye) 化。
中國糧油學會(hui) 油脂分會(hui) 副會(hui) 長汪勇表示,目前我國成功研發出生物酶法製備二酯油,打破外國公司二酯油、生物酶壟斷,且擁有多項相關(guan) 專(zhuan) 利技術,比日本的化學法更溫和、更安全。
據了解,早在1999年,日本花王公司率先推出二酯油品。2009年,由於(yu) 對產(chan) 品中含有微量縮水甘油脂肪酸的擔憂,花王公司自願將該類產(chan) 品停產(chan) 退市。
針對甘油二酯的功效,北大醫學部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鈕文異在近期舉(ju) 辦的2022中國食用油健康高峰論壇上表示,甘油二酯是燃燒性脂肪,不會(hui) 在體(ti) 內(nei) 累積脂肪,代謝過程中還能燃燒體(ti) 內(nei) 多餘(yu) 的脂肪,減少體(ti) 脂及內(nei) 髒中的脂肪,因此被國際營養(yang) 學界稱為(wei) “脂肪炸彈”。
江南大學金青哲教授也表示,食用油的主要成分是98%甘油三酯和2%甘油二酯。膳食裏攝入甘油三酯會(hui) 在體(ti) 內(nei) 累積形成脂肪。而甘油二酯在結構上缺少一個(ge) 脂肪酸,甘油二酯經過小腸黏膜細胞消化吸收後,無法形成甘油三酯結構而進入血液,也就無法成為(wei) 血脂(血脂是血漿中的甘油三酯和類脂的總稱),而是由線粒體(ti) 代謝供能,不會(hui) 在體(ti) 內(nei) 累積脂肪,還會(hui) 燃燒體(ti) 內(nei) 多餘(yu) 的脂肪。
汪勇表示,改變居民的用油習(xi) 慣很困難,但使用二酯油替換普通食用油來抑製肥胖及預防慢性疾病更科學可行。
市場麵臨(lin) 諸多挑戰
雖然二酯油有很多好處,但其發展仍麵臨(lin) 著諸多挑戰。
首先,相比普通食用油,目前二酯油的價(jia) 格相對較高。記者發現,普通500毫升的花生油售價(jia) 不過20元,而相同規格的二酯油價(jia) 格最低超過了百元,並且隨著甘油二酯含量的提高,價(jia) 格也呈上升趨勢。記者在網上搜索到的產(chan) 品介紹中看到,其甘油二酯含量多在40%—80%之間,其中甘油二酯含量在80%的500毫升產(chan) 品售價(jia) 接近800元。
其次,二酯油麵臨(lin) 消費觀念轉變的問題。記者采訪了十幾位消費者,多數消費者對二酯油並不了解。在北京一家媒體(ti) 工作的李女士告訴記者,她未聽說過二酯油,而且對其與(yu) 普通植物油的差別也不了解。在電商平台上,記者看到,二酯油的整體(ti) 銷量也一般,隻有善百年和西樵山的幾款產(chan) 品評論數分別達到了1000+、500+,很多產(chan) 品的評價(jia) 條數為(wei) 個(ge) 位數,有的甚至為(wei) 零。
再次,二酯油還麵臨(lin) 政策的製約。目前很多二酯油產(chan) 品多在宣傳(chuan) 時自稱為(wei) “功能性食用油”,但事實上,功能性食用油的銷售和宣傳(chuan) 受到多方嚴(yan) 格管製。記者調查發現,以在電商平台搜到的產(chan) 品為(wei) 例,目前二酯油產(chan) 品標簽上很難看到保健或者特醫食品批號,均為(wei) 普通食品,並且多執行企業(ye) 標準。北京全瑞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黃啟瑞告訴《中國消費者報》記者,食品類別可劃分為(wei) 普通食品與(yu) 特殊食品兩(liang) 大類,並沒有“功能性食品”類項。根據《食品安全法》明確規定,對保健食品之外的其他食品,不得聲稱具有保健功能,因此這些所謂的功能性食用油,作為(wei) 普通食品是不能宣傳(chuan) 功能的。
對於(yu) 二酯油等功能性油脂的前景,中國食品產(chan) 業(ye) 分析師朱丹蓬表示,國內(nei) 的功能性油脂尚處於(yu) 早期發展階段,隻有少數企業(ye) 掌握核心技術、具備規模產(chan) 能,大多數企業(ye) 隻能找代工廠做貼牌加工,不可避免地會(hui) 導致產(chan) 品的同質化。加之麵臨(lin) 政策、消費認知及價(jia) 格等諸多挑戰,如此背景下,企業(ye) 要在渠道搭建、功能驗證、認知科普等方麵多一些儲(chu) 備布局,才有望獲得更進一步的發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