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滬市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前三季度淨利潤同比增8.5%

發布時間:2022-11-08 10:26:00來源: 中國經濟網

  本報記者 吳曉璐 見習(xi) 記者 毛藝融

  隨著國企改革三年行動邁入收官之年,滬市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經營業(ye) 績持續向好,展現出較強的經營韌性。據統計,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滬市262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市值逾15萬(wan) 億(yi) 元,在滬市中占比超過三成,相較2020年初市值增幅超過7%,規模持續提升。

  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2022年前三季度滬市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實現營業(ye) 收入和淨利潤分別為(wei) 20.78萬(wan) 億(yi) 元和2.04萬(wan) 億(yi) 元,同比分別增長11.9%和8.5%。

  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近年來,借助各項資本工具,滬市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提質增效,優(you) 化治理。與(yu) 此同時,隨著今年5月份《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質量工作方案》出台,新一輪改革紅利不斷釋放,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推動更多優(you) 勢資源向上市公司匯聚,為(wei) 資本市場注入新的活力。

  近年來,滬市央企不斷深入實施專(zhuan) 業(ye) 化整合,聚焦主責主業(ye) ,加快資源有效整合,在服務國家戰略、優(you) 化國有經濟布局、促進實現高質量發展等方麵取得顯著成效。

  據統計,今年以來截至11月4日,滬市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共披露重組方案10家次,涉及交易金額約514億(yi) 元;完成非公開發行4家次,募集資金約63億(yi) 元。

  例如,中國建材集團推動旗下寧夏建材、祁連山、中材國際等多家公司啟動重組,理順集團內(nei) 部業(ye) 務架構,解決(jue) 同業(ye) 競爭(zheng) ,並完善公司產(chan) 業(ye) 鏈,實現行業(ye) 深度整合;中國寶武集團下屬寶信軟件、寶鋼包裝通過重組,進一步做優(you) 、做強、做大主業(ye) ,提升綜合競爭(zheng) 力。

  同時,滬市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積極利用分拆上市機遇,優(you) 化子公司具有相對獨立性的業(ye) 務板塊估值,打造專(zhuan) 業(ye) 化上市平台。今年以來,中國西電、中國交建先後公告分拆預案,擬將下屬電器設備檢測、谘詢設計等板塊獨立上市,從(cong) 而理順業(ye) 務架構,突出主業(ye) 優(you) 勢。

  此外,再融資成為(wei) 不少央企控股上市公司青睞的手段。中國能建於(yu) 今年10月份公告稱,擬非公開發行股票募資不超過150億(yi) 元,用於(yu) 以新能源為(wei) 主的新型綜合能源項目。近期,滬市金融央企控股上市公司郵儲(chu) 銀行拋出450億(yi) 元定增方案,擬用於(yu) 補充核心一級資本,為(wei) 公司服務實體(ti) 經濟提供有力支持。

  “國企改革一直是央企的重點任務,尤其是利用好國企相關(guan) 控股上市公司平台,通過項目增發、並購重組等多種方式進一步引入戰略投資者,實現資源的優(you) 化配置,是資本市場的重要功能,也是金融服務實體(ti) 經濟的體(ti) 現。”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證券日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