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企業中長期貸款有望繼續回暖

發布時間:2022-11-11 12:11:00來源: 經濟日報

  中國人民銀行11月10日公布的金融統計數據顯示,10月末,廣義(yi) 貨幣(M_2)餘(yu) 額261.29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11.8%。初步統計,10月份社會(hui) 融資規模增量為(wei) 9079億(yi) 元,人民幣貸款增加6152億(yi) 元。

  數據顯示,M_2增速仍然維持高位運行。雖然10月末M_2增速比上月末低0.3個(ge) 百分點,但仍比上年同期高3.1個(ge) 百分點。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表示,M_2同比仍然維持高位,反映國內(nei) 貨幣環境保持適度寬鬆,繼續為(wei) 經濟複蘇提供有力支持。

  仲量聯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部總監龐溟表示,高基數效應疊加專(zhuan) 項債(zhai) 發行提速、繳稅大月等因素大幅度推升財政存款,使M_2增速與(yu) 上月相比有所下行,但穩信貸、寬信用帶來的信貸投放高景氣度繼續強力支持M_2增速。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受基數較高等因素影響,10月份人民幣貸款同比少增2110億(yi) 元,但從(cong) 結構上看,企業(ye) 貸款仍為(wei) 新增信貸的重要支撐。數據顯示,10月份企(事)業(ye) 單位貸款增加4626億(yi) 元,其中,短期貸款減少1843億(yi) 元,中長期貸款增加4623億(yi) 元,票據融資增加1905億(yi) 元。

  前期多項穩增長政策密集出台,使企業(ye) 貸款尤其是中長期貸款維持了較高景氣度。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分析,5000億(yi) 元專(zhuan) 項債(zhai) 結存限額盤活以及剩餘(yu) 額度基建資本金投放、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配套融資繼續跟進、9月末起各大行加快2000億(yi) 元設備更新改造貸款和製造業(ye) 中長期貸款投放等舉(ju) 措均帶動企業(ye) 中長期貸款維持較高景氣度。

  “企業(ye) 部門中長期貸款增量搶眼,說明市場主體(ti) 內(nei) 生信用需求穩步恢複。”龐溟表示,設備更新改造貸款10月份加速落地,且技術改造、設備更新、購置升級等方麵支出長期以來在製造業(ye) 投資中占比較高,對後續推動信貸和社會(hui) 融資規模增長而言確定性較高。考慮到前期信貸總量企穩回升後會(hui) 對企業(ye) 部門信貸結構帶來提振和改善,企業(ye) 部門中長期貸款有望繼續回暖並維持較高景氣度。

  在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看來,10月份金融數據反映出的問題仍需高度關(guan) 注。周茂華表示,10月份新增信貸、社會(hui) 融資規模增速表現乏力,表明穩內(nei) 需政策仍要適度發力,促進經濟加快恢複平衡。貨幣政策要延續穩健基調,同時強化與(yu) 財政等部門協同配合,在總量保持合理適度的前提下,更多倚重結構性工具,以應對當前複雜多變的環境。

  龐溟認為(wei) ,在當前政策背景下,預計四季度貨幣政策整體(ti) 上仍將維持穩健偏寬鬆基調,社會(hui) 融資規模數據仍將持續改善。未來信貸支持應繼續重視、關(guan) 注總量和結構問題,對實體(ti) 經濟和市場主體(ti) 的支持務求實效,堅持金融服務的普惠性、可得性、針對性、適配性、精準度、靈活度。要綜合運用財政金融政策工具,並通過總量政策、結構政策、價(jia) 格政策,適時適度、全麵發力,支持實體(ti) 經濟恢複發展。進一步支持重大項目建設、設備更新改造並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促進消費恢複成為(wei) 經濟主拉動力,使經濟運行盡快回到潛在增速的合理區間之內(nei) 。

  “逆周期政策需進一步加力顯效,為(wei) 實體(ti) 經濟提供更有力支持。”溫彬認為(wei) ,在疫情反複擾動生產(chan) 消費下,市場主體(ti) 預期仍偏弱,疊加季節性效應,寬信用進程有所放緩。前期多項穩增長政策密集出台,對信用形成一定支撐,但後續更重要的仍是盡快推動形成實物工作量,避免資金淤積和空轉。在內(nei) 需仍偏弱和外需加快回落下,逆周期政策需進一步加力顯效,繼續推動基建、製造業(ye) 、房地產(chan) 等領域的信用修複擴張,助力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

  陳果靜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