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勢美元正在危害亞洲經濟
11月2日,美聯儲(chu) 再次加息,連續第四次加息75個(ge) 基點,繼續引發全球金融震蕩。
國際大宗商品交易信息網站路孚特-艾康公司數據顯示,衡量美元兌(dui) 一籃子貨幣匯率的美元指數今年年初以來已上漲15%。聯合國貿易發展會(hui) 議報告指出,美聯儲(chu) 加息每增加一個(ge) 百分點,三年內(nei) 其他富裕國家的經濟產(chan) 出將下降0.5%,而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產(chan) 出將下降0.8%。僅(jin) 今年美國加息就可能通過推高美元價(jia) 值,讓發展中國家減少3600億(yi) 美元的未來收入。這無疑給本就在懸崖邊上的許多亞(ya) 洲國家沉重一擊,亞(ya) 洲多國經濟的保險繩已岌岌可危,“硬著陸”近在眼前。
亞(ya) 洲新興(xing) 經濟體(ti) 飽受美元摧殘
今年以來,美聯儲(chu) 一再收緊貨幣政策,利差驅動下,全球市場尤其是亞(ya) 洲新興(xing) 市場資產(chan) 吸引力減弱,資本加速從(cong) 海外市場回流美國,美元一路飆升,本國貨幣慘遭收割。亞(ya) 洲開發銀行的一份報告顯示,截至10月,菲律賓比索兌(dui) 美元已下跌12%、印度盧比下跌10%、越南盾下跌9%。
除了貨幣貶值,債(zhai) 務危機也如影隨形。美元大幅升值,廣大亞(ya) 洲發展中國家更難償(chang) 還通常以美元形式背負的債(zhai) 務。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統計顯示,以外幣計價(jia) 的債(zhai) 務在印度、泰國的債(zhai) 務總體(ti) 中占七成,在菲律賓的債(zhai) 務中則高達97%。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出警告稱,隨著金融環境收緊和美元升值,25%的新興(xing) 市場正處於(yu) 或接近債(zhai) 務困境,60%以上的低收入國家麵臨(lin) 債(zhai) 務困境。今年7月,斯裏蘭(lan) 卡因“資不抵債(zhai) ”宣告破產(chan) 就是前車之鑒。
大多數發展中經濟體(ti) 的貨幣貶值還將推高食品和燃料價(jia) 格,這可能會(hui) 加劇許多新興(xing) 經濟體(ti) 已經麵臨(lin) 的糧食和能源危機。2022年前三個(ge) 季度,南亞(ya) 地區的食品價(jia) 格通脹平均超過20%。今年6月,巴基斯坦因燃油、燃料煤價(jia) 格飆升而擴大停電範圍。在柴油、化肥等大宗商品價(jia) 格上漲的推動下,印度國內(nei) 食糖價(jia) 格持續走高,印度政府不得不限製食糖出口。
“陽光底下沒有新鮮事”,全球新興(xing) 經濟體(ti) 長期被強勢美元所困擾。曆史上美聯儲(chu) 的多次加息周期,都給脆弱的新興(xing) 經濟體(ti) 帶來了諸多病痛。20世紀80年代,為(wei) 應對國內(nei) 大通脹,美聯儲(chu) 加息導致拉美國家爆發債(zhai) 務危機,經曆“失去的十年”;1994年,美聯儲(chu) 再次進入加息周期,導致爆發1997年亞(ya) 洲金融危機;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全球政府和私人債(zhai) 務快速上升,部分經濟體(ti) 美元債(zhai) 務“雪球”越滾越大,一旦美元波動,新興(xing) 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ti) 的政府財政狀況就捉襟見肘。
亞(ya) 洲發達經濟體(ti) 也難逃一劫
與(yu) 以往不同,亞(ya) 洲發達經濟體(ti) 受本輪美聯儲(chu) 加息的衝(chong) 擊並不亞(ya) 於(yu) 新興(xing) 經濟體(ti) ,日本首當其衝(chong) 。據摩根大通銀行預測,2022年日本的貿易逆差或達到創出曆史新高的20萬(wan) 億(yi) 日元(約合人民幣9700億(yi) 元)規模。
日本陷入了加息與(yu) 否的兩(liang) 難境地,如果跟著美聯儲(chu) 加息,每加息1個(ge) 百分點,日本政府每年就要多支付約10萬(wan) 億(yi) 日元(約合人民幣4850億(yi) 元)的國債(zhai) 利息;如果不加息,日元就會(hui) 繼續對美元貶值,投資者也會(hui) 大舉(ju) 拋售日本國債(zhai) 。日本暫時選擇不加息,保持寬鬆貨幣政策。結果是日美間利差讓投資者大舉(ju) 拋售日本國債(zhai) ,以及日元的持續貶值。截至今年6月,日本的債(zhai) 務餘(yu) 額已超過其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的兩(liang) 倍。日元暴跌則引起物價(jia) 大漲,僅(jin) 10月就有6000多種商品價(jia) 格上調,給企業(ye) 經營和居民消費造成壓力。
韓國經濟也風雨飄搖。有分析預計韓元對美元匯率年底前可能進一步貶值。一方麵,在美元加息的陰影下,即使韓國央行頻頻加息,但韓美利差仍不斷擴大。另一方麵,韓國信貸市場惡化以及出口放緩、外匯儲(chu) 備減少等內(nei) 部問題也加劇了對韓元的悲觀情緒。在過去三個(ge) 月中,韓國企業(ye) 債(zhai) 遭遇了有史以來最嚴(yan) 重的拋售,達到上一輪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的頂峰。同時,韓國內(nei) 也麵臨(lin) 通脹高企、物價(jia) 飆升等問題。據韓國媒體(ti) 報道,今年一份炸雞的價(jia) 格近3萬(wan) 韓元(約合人民幣150元),韓國網民紛紛表示“吃不起炸雞”,眾(zhong) 多網絡論壇中發起抵製炸雞活動。
美國將日韓的窘境看在眼裏卻視而不見,根本無意扭轉美元升值的態勢,反而在11月再次大幅加息。對11月迎來中期選舉(ju) 的拜登政府來說,最大的課題還是遏製高通脹。事實證明,在通貨膨脹持續升溫的背景下,民主黨(dang) 政府為(wei) 了利益考量,仍沒有停下加息腳步的意思,這勢必會(hui) 給全球經濟增長再蒙上一層陰影。
應對美元危害勢在必行
正如美國前財政部長約翰·康納利所說,“美元是美國的貨幣,卻成為(wei) 你們(men) 的麻煩”。世界各國已經充分認識到了美國自私的本質和美元霸權的危害,紛紛采取各種行動加以應對。
目前,亞(ya) 洲多國被迫出手阻止本國貨幣貶值。據報道,除中、日外的大部分亞(ya) 洲國家都跟隨美國采取了貨幣緊縮政策以阻止貨幣貶值,菲律賓央行年內(nei) 已實行了五次加息,泰國也已實行了兩(liang) 次加息。雖然一定程度上有助於(yu) 緩和市場波動,但都治標不治本,隻要美元升值,就不大可能在未來數月遏製亞(ya) 洲貨幣貶值。美元依然掌握霸權的規則下,新興(xing) 市場要麽(me) 選擇進一步壓榨本國經濟,增加發行本國貨幣,要麽(me) 幹脆增加借款,以債(zhai) 養(yang) 債(zhai) 。結果可能陷入深度衰退、惡性通脹、主權債(zhai) 務危機的泥潭。
從(cong) 世界範圍看,“去美元化”成為(wei) 未來趨勢。為(wei) 了降低西方製裁對本國經濟的傷(shang) 害,俄羅斯已經率先宣布推動“去美元化”,俄羅斯央行不斷減持美元在國際儲(chu) 備中的份額並在向“不友好”國家和地區供應天然氣時改用盧布結算;以色列央行今年開始推動外匯儲(chu) 備多元化,並計劃將美元在其外匯儲(chu) 備中的比例由66.5%降至61%;在亞(ya) 洲,中國推出人民幣跨境支付係統,截至今年6月已有1341家銀行參加;印度也已建立了用於(yu) 國際貿易的印度盧比結算機製,減少對美元的依賴。各國“去美元化”行動不斷加速,充分體(ti) 現了國際社會(hui) 對美元的信任度降低和對美元霸權的無聲抗議。
美國作為(wei) 現行國際經濟、國際規則和全球治理體(ti) 係最大的受益者,本應負起責任為(wei) 疫情後全球經濟複蘇注入動力,但是卻一貫利用強勢美元輸出通脹轉嫁危機,所作所為(wei) 盡顯自私自利,早已成為(wei) 阻礙亞(ya) 洲乃至世界經濟增長的亂(luan) 源,世界各國該對美元霸權說“不”了。(光明日報 作者:周蓉)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