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競爭力進一步增強 中國十種船型新接訂單量居世界第一

發布時間:2022-11-17 10:47:00來源: 經濟日報

  我國船舶工業(ye) 競爭(zheng) 力進一步增強——

  十種船型新接訂單量居世界第一

  本報記者 李芃達

  日前,中國船舶工業(ye) 行業(ye) 協會(hui) 發布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至10月份,全國造船完工量3087萬(wan) 載重噸,同比下降3.6%;新承接船舶訂單量3740萬(wan) 載重噸,同比下降39.2%。截至10月底,手持船舶訂單量10444萬(wan) 載重噸,同比增長6.5%。

  “受上海疫情及7月份和8月份全國高溫天氣影響,長三角產(chan) 業(ye) 聚集區不能完全達產(chan) ,部分企業(ye) 甚至出現停工停產(chan) 現象,這導致完工量有所下降。新承接船舶訂單量降幅較大則在預期內(nei) 。”中國船舶工業(ye) 行業(ye) 協會(hui) 統計信息部主任鄭一銘分析,由於(yu) 2019年至2020年接單量不足3000萬(wan) 載重噸,船舶行業(ye) 具有長周期交付特點,因此到今年就表現為(wei) 完工量呈現下降態勢。從(cong) 全年指標來看,下降幅度將逐步收窄,有望控製在5%以內(nei) 。2021年全球新船市場強勁複蘇,我國承接6707萬(wan) 載重噸,占世界53.8%,為(wei) 2003年以來曆史第四高,因此第二年出現回調實屬正常且處於(yu) 健康狀態。

  1月份至10月份,我國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和手持訂單量以載重噸計分別占全球總量的45.8%、54.3%和48.7%,均位居世界前列,這說明我國仍掌握較大國際市場份額。2021年集裝箱船訂單大幅增長,我國承接集裝箱船占到全球市場份額的60.9%;2022年汽車運輸船市場火熱,我國承接的汽車運輸船訂單占全球83%,始終保持較強競爭(zheng) 力。得益於(yu) 我國擁有完備造船體(ti) 係,能夠建造商船領域全部船型,在航運市場輪動周期中,可以緊跟市場需求。

  此外,我國船企有大型央企、民營骨幹船廠,以及在細分領域深耕多年的製造單項冠軍(jun) 和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這既保證了在散貨船、集裝箱船、油船等傳(chuan) 統船型的優(you) 勢,又在化學品船、汽車運輸船、海工輔助船等高附加值船型具有很強競爭(zheng) 力。全球18種主要船型分類中,我國有10種船型新接訂單量位居世界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1月份至9月份,全國造船完工量達916萬(wan) 修正總噸,同比增長6.5%,新承接船舶訂單的修載比(修正總噸/載重噸,通常用來比較不同單位下的高附加值船型比例)為(wei) 0.47,2021年為(wei) 0.38,這說明我國高技術、高附加值船舶交付比例逐步提高。這其中,被稱為(wei) 造船工業(ye) 皇冠上的明珠——LNG船,表現搶眼。

  LNG船型的建造屬於(yu) 技術密集型、資金密集型工程。海上運輸液化天然氣,對安全性要求極高,不僅(jin) 要保證在零下163℃條件下運輸,還要盡量降低其蒸發率。因此,船上圍護係統建造是關(guan) 鍵,高度考驗建造廠商的綜合實力。

  中國船舶集團滬東(dong) 中華造船有限公司是我國第一家具備建造LNG船能力的企業(ye) ,2008年交付第一艘14.7萬(wan) 立方米LNG船,如今已經具備覆蓋大洋、內(nei) 河所有LNG運輸船的研發設計建造能力。截至9月底,我國船企共承接了36艘大型LNG船,占全球27.7%,創造曆史最高水平。

  同時也要看到,我國在前端船型的設計研發方麵仍存短板,製造的精細程度與(yu) 世界先進水平還有一定差距。“下一步,要在成熟優(you) 勢船型上不斷優(you) 化,設計出節能環保符合船東(dong) 需求的船舶。同時,要加強前端設計能力,圍繞綠色和智能方向,設計出氫動力、氨動力等領先船型,吸引更多船東(dong) 來我國訂購。通過智能製造手段,提高工藝的精度和準度以及建造效率,加快提升主機、甲板機械、導航通訊設備等配套產(chan) 品國產(chan) 化率,帶動整個(ge) 船舶行業(ye) 產(chan) 業(ye) 鏈高質量發展。”鄭一銘說。(經濟日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