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研究 上網對青年生育意願的影響及其積極應對
即便大部分青年並不認可傳(chuan) 統的養(yang) 兒(er) 防老、傳(chuan) 宗接代的生育觀,但他們(men) 對網絡中流傳(chuan) 的不婚主義(yi) 、丁克家庭等外來生育觀也充滿疑慮,並不完全讚同。因此,降低網絡信息選擇性接觸,避免群體(ti) 意見極化,對營造積極的社會(hui) 生育氛圍,幫助青年樹立正確的生育觀具有重要作用。隻有由能夠吸引青年去聽的人來講,用青年聽得進去的方式去講,才能有效地向青年傳(chuan) 遞積極、健康、美好的生育觀,取得生育政策引導工作的更好效果。
---------------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優(you) 化人口發展戰略,建立生育支持政策體(ti) 係,降低生育、養(yang) 育、教育成本”,這明確提出了解決(jue) 青年生育問題的路徑方法,也為(wei) 我們(men) 做好青年生育問題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微博話題“研究發現越上網越不愛生孩子”日前衝(chong) 上熱搜榜,單日閱讀次數1.27億(yi) 。這說明,上網與(yu) 青年生育意願的關(guan) 係是一個(ge) 社會(hui) 廣泛關(guan) 注的熱門話題。對此議題,網民和學界觀點不一。本文基於(yu)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課題組2022年的調查數據(以下簡稱“調查數據”),從(cong) 多個(ge) 維度闡釋上網與(yu) 青年生育意願之間的複雜關(guan) 係,並提出一些對策建議。
上網會(hui) 對青年的生育意願產(chan) 生影響
青年個(ge) 體(ti) 生育意願的形成和發展是一個(ge) 複雜過程,會(hui) 受到公共政策、物質條件、文化傳(chuan) 統和原生家庭的多方麵影響。上網是否會(hui) 以及如何對青年生育意願產(chan) 生影響,取決(jue) 於(yu) 青年個(ge) 體(ti) 看到何種網絡內(nei) 容及其對所看到網絡內(nei) 容的吸納程度。
調查數據顯示,有67.49%的受訪青年讚同和非常讚同“微博、微信、抖音等網絡社交已成為(wei) 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有54.46%的受訪青年對“如果一段時間不登錄任何網絡社交賬戶,我會(hui) 感覺自己與(yu) 社會(hui) 脫軌了”表示讚同,有50.07%的受訪青年表示“如果注銷了我經常使用的網絡社交賬戶,我會(hui) 感覺很失落”,甚至有59.95%的受訪青年表示“如果注銷了我最常用的網絡社交賬戶,我的工作和生活會(hui) 受到影響”,56.11%的受訪青年表示“我認為(wei) 我離不開網絡社交媒體(ti) ”。
從(cong) 青年的網絡話題參與(yu) 情況來看,有60.63%的受訪青年表示“我喜歡參與(yu) 網友間的話題討論”,有46.09%的受訪青年表示“我認為(wei) 我的參與(yu) 對網絡群體(ti) 討論很重要”,有42.25%的受訪青年表示“我認為(wei) 我參與(yu) 網絡上關(guan) 於(yu) 生育政策的討論是有意義(yi) 的”,有39.1%的受訪青年表示“我關(guan) 於(yu) 青年生育的觀點會(hui) 得到網友們(men) 的支持”。
可見,當代青年的網絡社交媒體(ti) 使用強度較高,網絡話題討論的參與(yu) 度也較高。海量的網絡信息、多元的生育觀點無疑會(hui) 對青年的生育觀念產(chan) 生影響。
上網對青年生育意願產(chan) 生影響,一般經過三個(ge) 步驟:首先是關(guan) 於(yu) 青年生育的話題在網絡上出現;其次是得到青年熱烈關(guan) 注與(yu) 討論,形成更大規模網絡輿情;最後是青年受到網絡輿論幹擾,影響其在現實生活中的生育觀念和生育選擇,而且如果接收到大量負麵信息,則會(hui) 增加青年的生育焦慮。
青年生育議題事關(guan) 每個(ge) 青年,很容易引起網民的情感共鳴。如“為(wei) 什麽(me) 年輕人不願生孩子”這一話題,在微博平台的閱讀次數高達7.1億(yi) 次,討論次數6.2萬(wan) 次;“三胎政策”放開後,關(guan) 於(yu) “你會(hui) 生三胎嗎”討論熱度極高,話題“不生孩子的人後來都怎麽(me) 了”被頂上熱搜,該話題在微博平台的閱讀次數達2.9億(yi) ,討論次數4.5萬(wan) 。網民的熱烈關(guan) 注和討論在網絡平台上形成了關(guan) 於(yu) 生育的更大規模的網絡輿論。
當青年在瀏覽、評論這些網絡輿論時,生育觀念就會(hui) 不自覺地被瀏覽的輿論內(nei) 容所影響。尤其是在道德或個(ge) 人權益維護等方麵明顯占輿論優(you) 勢的觀點,往往讓青年更容易代入自己的情緒,產(chan) 生情感共鳴,最後導致極端化觀點。例如,“我國已婚育女性超三成存在漏尿問題”以及“家暴”等話題,引起許多網民的熱烈討論,最後出現反婚反育、男女對立的極端言論。青年在大量接受這些極端的負麵網絡輿論後,內(nei) 心關(guan) 於(yu) 婚育的不安全感和不信任感就會(hui) 上升,對婚姻和生育會(hui) 產(chan) 生質疑和恐懼,原本不存在的或是微弱的焦慮感在負麵輿論中會(hui) 滋長、蔓延。這最終會(hui) 造成青年生育意願降低,影響青年在現實生活中的生育觀念和生育選擇。
網絡信息選擇性接觸會(hui) 降低青年的生育意願
絕大多數受訪青年在參與(yu) 有關(guan) 生育話題的網絡討論之前,一般已經有了自己的看法,因而更傾(qing) 向於(yu) 加入與(yu) 自己原初觀點相一致的網絡群體(ti) 討論。對於(yu) 政府發布的生育政策,大多數受訪青年也更傾(qing) 向於(yu) 隻關(guan) 注自己認可的內(nei) 容。
青年對信息的選擇性接觸,不僅(jin) 會(hui) 限製青年對於(yu) 生育的全麵認知,更容易滋生出一些偏執的看法和極端的觀點。網絡上一些關(guan) 於(yu) 生育的極端觀點很大概率是由群體(ti) 意見的極端化導致的。
當然,也有43.07%的受訪青年表示“關(guan) 於(yu) 青年生育的話題,我會(hui) 想要知道其他人的觀點”,41.15%的受訪青年表示“關(guan) 於(yu) 生育政策,我會(hui) 想和其他人談論彼此的看法”。青年對於(yu) 自己現在已有的生育觀點是否正確並不完全肯定,他們(men) 希望獲得外界的意見作為(wei) 參考和依據。即便大部分青年並不認可傳(chuan) 統的養(yang) 兒(er) 防老、傳(chuan) 宗接代的生育觀,但他們(men) 對網絡中流傳(chuan) 的不婚主義(yi) 、丁克家庭等外來生育觀也充滿疑慮,並不完全讚同。因此,降低網絡信息選擇性接觸,避免群體(ti) 意見極化,對營造積極的社會(hui) 生育氛圍,幫助青年樹立正確的生育觀具有重要作用。積極傳(chuan) 播正向的生育網絡信息,也能緩解青年群體(ti) 的生育焦慮,提高青年群體(ti) 的生育意願。
網絡社會(hui) 比較會(hui) 降低青年的生育意願
網絡放大了青年的社會(hui) 比較傾(qing) 向。
海量的網絡信息為(wei) 青年提供了更多的社會(hui) 比較信息,更便捷的社會(hui) 比較途徑。有37.9%的受訪青年讚同或非常讚同“我會(hui) 將自己的做事方式與(yu) 他人比較”,37.3%的讚同或非常讚同“我會(hui) 將自己的社交能力與(yu) 他人比較”,34.0%的讚同或非常讚同“我會(hui) 將自己所取得的成就與(yu) 他人比較”,30.3%的讚同或非常讚同“我會(hui) 將自己男女朋友的做事方式與(yu) 他人比較”,30.2%的讚同或非常讚同“我會(hui) 將自己家人的做事方式與(yu) 他人比較”。受訪青年中大部分存在明顯的社會(hui) 比較傾(qing) 向,這種比較對青年的自我認知和生育意願的建構都會(hui) 造成較大的影響。
一方麵,互聯網讓不同生活水平的人都可以在社交平台上分享日常生活,青年進行社會(hui) 比較的對象更加多樣,一些母嬰育兒(er) 的大V常常在社交平台高調展示他們(men) 的高成本育兒(er) 日常生活,青年的養(yang) 育心理壓力就會(hui) 陡然增加,進而會(hui) 極大削弱青年生育意願;另一方麵,匿名性使得一些網民為(wei) 了獲得流量而扮演假名媛、假富豪,網絡上常常會(hui) 產(chan) 生一種“人均白富美”和“人均高富帥”的假象。
青年瀏覽到這些網絡信息時,很難避免發生社會(hui) 比較,而當青年將自己所取得的成績以這些所謂“成功人士”為(wei) 標準同自身進行比較後,就會(hui) 對自己當下的生活質量感到不滿,生活幸福感降低,並引發對生育孩子的擔憂,導致生育意願下降。
積極應對網絡上的青年生育信息
上網會(hui) 強化青年網民的某些情感、態度、認知和行為(wei) 。
在單獨依靠自己的社會(hui) 經曆和人生閱曆不能對重要的生育選擇作出堅定判斷時,青年個(ge) 體(ti) 如果頻繁瀏覽的多為(wei) 消極、負麵、悲觀的網絡信息,他們(men) 本不存在的或是微弱的生育焦慮感就會(hui) 逐漸被引導並得到強化,導致生育意願降低。生育是青年個(ge) 體(ti) 的一件人生大事,許多青年的個(ge) 人生育選擇正處在一個(ge) 較為(wei) 迷茫的階段,他們(men) 是希望可以得到外界幫助及正確引導的。可以從(cong) 以下三個(ge) 方麵進行應對。
首先,平台和管理者要優(you) 化算法技術,將信息的選擇權重新還給青年。網絡技術的進步應當賦予青年更多信息選擇權,優(you) 化算法的技術模型可以加強信息多樣性,為(wei) 幫助青年獲取更豐(feng) 富的信息提供條件,引導青年接觸更多元的信息,尤其是權威的主流信息。在網絡社交媒體(ti) 上,要充分發揮好主流媒體(ti) 的引領作用,主流信息要平衡好各方立場的觀點和態度,以防止有觀點走向極端後造成負麵影響。
其次,青年網民要提高媒介素養(yang) ,提升對於(yu) 網絡信息的解讀能力、分析能力、評價(jia) 能力。這樣不僅(jin) 能避免青年被負麵的生育網絡情緒吞噬,還對引導青年生育意願、培育青年正確生育觀具有重要作用,也能讓青年保持足夠定力和基本的理性與(yu) 判斷力。
最後,在開展生育政策宣傳(chuan) 教育工作時,要注重方式方法,避免簡單化。要把握青年特點,善於(yu) 用青年易於(yu) 接受的語言和方式闡述國家的生育政策,善於(yu) 把線上互動和線下溝通結合起來,善於(yu) 把思想引導工作同解決(jue) 實際問題結合起來,提高對青年的引導力和說服力。要加強同青年的良性互動,了解青年喜歡聽誰講、用什麽(me) 方式來講。要善於(yu) 運用青年熟悉的網絡語言和習(xi) 慣的探討方式進行麵對麵交流。隻有由能夠吸引青年去聽的人來講,用青年聽得進去的方式去講,才能有效地向青年傳(chuan) 遞積極、健康、美好的生育觀,取得生育政策引導工作的更好效果。
(作者張良馴係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國家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專(zhuan) 家,共青團與(yu) 青年工作高端智庫專(zhuan) 家;趙丹丹係中國青年政治學院青少年工作係碩士研究生)
張良馴 趙丹丹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