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如何應對全球糧食安全危機?

發布時間:2022-11-25 11:09:00來源: 農民日報

  “糧食、能源安全是全球發展領域最緊迫的挑戰。當前危機根源不是生產(chan) 和需求問題,而是供應鏈出了問題,國際合作受到幹擾。”

  如何應對全球糧食安全危機?

  糧食安全問題是剛剛閉幕的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巴厘島峰會(hui) 上備受關(guan) 注的重要議題。習(xi) 近平主席一針見血地指出,“糧食、能源安全是全球發展領域最緊迫的挑戰。當前危機根源不是生產(chan) 和需求問題,而是供應鏈出了問題,國際合作受到幹擾。”並提出解決(jue) 之道在於(yu) 暢通供應鏈,建設開放、穩定、可持續的大宗商品市場,這一深刻闡釋引發各國廣泛共鳴和熱烈響應。

  民為(wei) 國基,穀為(wei) 民命。糧食安全是事關(guan) 人類生存發展的根本性問題。當前,全球糧食安全形勢嚴(yan) 峻複雜,國際糧食價(jia) 格高位震蕩,全球饑餓人口持續上升,地區社會(hui) 動蕩等次生危害加劇,國際社會(hui) 對糧食安全的擔憂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實現聯合國2030年“零饑餓”可持續發展目標正麵臨(lin) 巨大挑戰。

  在生產(chan) 力如此發達的今天,為(wei) 什麽(me) 人類還是無法擺脫饑餓的陰霾?產(chan) 生糧食危機的根源究竟是什麽(me) ?事實上,隨著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水平的提高,多年來全球糧食產(chan) 量整體(ti) 一直呈上升態勢,糧食增長幅度也遠高於(yu) 人口增長幅度,全球糧食的整體(ti) 供給並沒有發生明顯短缺。因此,當前糧食危機的根源並非總量供給不足,而是糧食的全球不均衡分配所導致,是連接生產(chan) 與(yu) 需求的供應鏈出了問題,是保障供應鏈暢通的國際合作機製出了問題。

  眾(zhong) 所周知,由於(yu) 人口和耕地資源在全球分布不均,糧食具有生產(chan) 集中、消費分散的特點,因此以貿易為(wei) 主要形式的全球供應鏈就成為(wei) 保障糧食安全至關(guan) 重要的因素。然而,近年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地緣政治衝(chong) 突、貿易保護主義(yi) 等因素影響,全球糧食供應鏈遭受嚴(yan) 重衝(chong) 擊。一些跨國糧商巨鱷壟斷全球糧食定價(jia) 權,借機謀取巨額利潤,導致糧食可得性進一步降低,很多低收入國家陷入“買(mai) 不到糧”“買(mai) 不起糧”的困境。

  人類生活在同一個(ge) 地球村,安全問題的傳(chuan) 導性、聯動性、跨國性越來越突出,麵對世界性的糧食安全挑戰,任何一個(ge) 國家都無法獨善其身。習(xi) 近平主席站在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宏闊時空維度,明確提出要堅決(jue) 反對將糧食問題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呼籲各國不以意識形態劃線,不搞封閉排他的“小圈子”,推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撤銷單邊製裁措施,共同暢通供應鏈,穩定市場價(jia) 格,避免世界經濟分化。既直指當前世界糧食危機根源,又提出清晰務實的解決(jue) 路徑,既立足現實需要,又放眼長遠目標,展現出中國與(yu) 世界各國攜手應對全球發展難題的真誠意願和責任擔當,彰顯了中國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yi) 和合作共贏的堅定立場。

  就在習(xi) 近平主席發表上述講話的當天,聯合國宣布世界人口在2022年11月15日這天達到80億(yi) 。這是人類發展的重要裏程碑,全球都在謀求“時代之問”的答案:我們(men) 如何創建一個(ge) 80億(yi) 人共生共治共享的世界?以命運與(yu) 共代替一己之私,以互利共贏代替零和博弈,推動更加包容、更加普惠、更有韌性的全球發展——巴厘島峰會(hui) 傳(chuan) 出的“中國聲音”是中國貢獻給世界的方案,也必將再一次凝聚共識,為(wei) 共同建設一個(ge) 沒有饑餓貧困的世界注入信心與(yu) 力量。(農(nong) 民日報·中國農(nong) 網評論員)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