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速成”的心理谘詢師是“解憂”還是“忽悠”?

發布時間:2022-11-28 11:13:00來源: 工人日報

  培訓合格證被“包裝”成“從(cong) 業(ye) 資格證”,刷幾個(ge) 月課時就能拿證、上崗——

  “速成”的心理谘詢師是“解憂”還是“忽悠”?

  專(zhuan) 家建議,盡快出台統一的心理谘詢行業(ye) 標準、服務規範

  本報記者 時斕娜

  閱讀提示

  記者調查發現,一些心理谘詢平台、機構收費很高,動輒幾千元,但谘詢師水平良莠不齊。各式各樣的心理谘詢師培訓合格證被“包裝”成“從(cong) 業(ye) 資格證”,拿證上崗當心理谘詢師隻需幾個(ge) 月就能“速成”。有關(guan) 專(zhuan) 家建議,盡快出台相關(guan) 行業(ye) 標準和服務規範,別讓心理谘詢變心理“忽悠”。

  “進階成長班全年低價(jia) 3180元!從(cong) 業(ye) 必備!通過率95%!”11月11日,一家心理谘詢師培訓機構的趙姓工作人員在給學員發來的信息中,賣力推薦著課程。

  2017年9月,為(wei) 深化“放管服”改革,提高職業(ye) 資格設置管理的科學化、規範化水平,人社部取消了心理谘詢師職業(ye) 資格認證考試。

  距離心理谘詢師退出國家職業(ye) 資格目錄已5年有餘(yu) ,如今,心理谘詢行業(ye) 迅速發展,根據企查查的數據,我國經營範圍含心理谘詢的企業(ye) 已超16萬(wan) 家。特別是疫情期間,心理谘詢需求暴漲,讓不少培訓機構看到了商機。

  記者調查發現,一些心理谘詢平台、機構收費很高,動輒幾千元,但谘詢師水平良莠不齊。雖然是非準入類職業(ye) ,各式各樣的心理谘詢師培訓合格證卻被“包裝”成“從(cong) 業(ye) 資格證”,還有機構聲稱,隻要刷課時,拿證上崗當心理谘詢師隻需幾個(ge) 月就能“速成”。

  “心理谘詢不但可以緩解大眾(zhong) 的心理困擾,還可以給職業(ye) 人群進行心理減壓,對大眾(zhong) 心理健康促進有很大幫助。”有關(guan) 專(zhuan) 家建議,盡快出台相關(guan) 行業(ye) 標準和服務規範,別讓心理谘詢變心理“忽悠”。

  培訓合格證被“包裝”成“從(cong) 業(ye) 資格證”

  10月底,某培訓機構的工作人員以“11月1日後僅(jin) 招收心理學本專(zhuan) 業(ye) 考生”為(wei) 由催促學員報名心理谘詢師培訓,“封班”“趕考末班車”是她頻繁使用的“銷售話術”。

  “100多個(ge) 小時的培訓視頻,播放就能累計學習(xi) 時長,考試隻有選擇題。”一位學員向記者透露,自己就是這樣“速成”取證的。

  “有了心理谘詢師證書(shu) ,您就可以從(cong) 事兼職、全職的心理谘詢工作了。”采訪中,記者發現,部分培訓機構的招生“推廣話術”中,將培訓合格證“包裝”成“從(cong) 業(ye) 資格證”,聲稱考了就能“持證上崗”。

  事實上,以市麵上較為(wei) 普遍的中科院心理所心理谘詢師基礎培訓項目為(wei) 例,其發證機構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在其官網上已明確表示:心理谘詢現在是非準入行業(ye) ,該項目不是心理谘詢師認證,更不是職業(ye) 資格。參加基礎培訓取得合格證書(shu) 者,還不具備心理谘詢獨立執業(ye) 的能力。

  除了培訓市場的魚龍混雜,一些線上心理谘詢平台還存在谘詢師資質不達標、勝任力不足的現象。

  記者在一家線上心理谘詢平台上看到,平台對心理谘詢師的學曆、專(zhuan) 業(ye) 都不做要求,自行注冊(ce) 就可接單“執業(ye) ”,在平台昵稱中可隨意設置谘詢師、導師等頭銜,收費也可自行決(jue) 定。

  “會(hui) 聊天、有人氣就行,順著客戶說,是否具備專(zhuan) 業(ye) 心理知識不重要。”在某線上心理谘詢平台,想要兼職當谘詢師的小軒得到了其他同行這樣的答複。

  記者發現,在消費者服務平台黑貓投訴上,以心理谘詢和具體(ti) 心理谘詢平台、機構為(wei) 對象的投訴不在少數。

  沒有了“硬門檻”,並不代表行業(ye) 沒門檻

  今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十四五”國民健康規劃》,提出完善心理健康服務,健全社會(hui) 心理健康服務體(ti) 係。專(zhuan) 家表示,相較於(yu) 快速增長的心理健康需求,目前,我國心理谘詢師的人才缺口巨大。

  在資深從(cong) 業(ye) 者看來,退出職業(ye) 資格目錄後,心理谘詢師似乎沒有了“硬門檻”證書(shu) ,但是並不代表行業(ye) 沒有門檻。相反,成為(wei) 心理谘詢師遠非培訓拿證那麽(me) 簡單。

  湖北東(dong) 方明見心理健康研究所學術總監、華中師範大學心理學院外聘導師林秀彬介紹說,要想成為(wei) 一名合格的心理谘詢師,需要經過係統培養(yang) ,不僅(jin) 要達到一係列的勝任力標準,還要遵循工作倫(lun) 理守則。

  “理想的臨(lin) 床與(yu) 谘詢心理學專(zhuan) 業(ye) 碩士培養(yang) ,本碩期間要學習(xi) 數十門心理學專(zhuan) 業(ye) 課程,碩士期間還須在督導下進行至少幾百小時的臨(lin) 床治療或谘詢實踐,並且在獲碩士學位後接受規律、正式的個(ge) 體(ti) 、團體(ti) 督導至少1年。”林秀彬表示,國內(nei) 大多數碩士即使從(cong) 研究生期間就開始實習(xi) ,也要在畢業(ye) 後的幾年時間裏繼續在督導下進行實踐,才能達到250小時麵對麵服務以及100小時督導這一基本準入標準。

  反觀目前市麵上的心理谘詢師培訓現狀,林秀彬做了一個(ge) 比喻:“這就像一個(ge) 醫學生隻學了幾次理論課,學到的也不過是‘冰山一角’,也沒有經過實操訓練,就當外科主刀大夫,誰敢讓他做手術呢?”

  現實中,心理谘詢師缺乏專(zhuan) 業(ye) 能力,很容易導致來訪者谘詢後更“受傷(shang) ”。采訪中,多位心理谘詢師均表示,不乏來訪者因接受非專(zhuan) 業(ye) 心理谘詢而延誤病情,甚至導致病情加重的案例出現。“如果因為(wei) 心理谘詢師缺乏勝任力使得來訪者不再尋求心理谘詢,來訪者可能就失去了一條本可以解決(jue) 心理問題的途徑。”有12年從(cong) 業(ye) 經驗的獨立執業(ye) 心理谘詢師魏虹說。

  統一行業(ye) 標準和服務規範

  針對心理谘詢師培訓市場的不規範現象,原武警廣東(dong) 省總隊醫院心理科學科帶頭人、晴日心身醫生集團創始人何日輝認為(wei) ,培訓資質的授權單位不能“授而不管”,在授予一些機構培訓資質的同時,也要對其培訓質量進行把控,有關(guan) 部門也要對培訓機構進行監管督查,及時發現並處理其過度營銷、虛假宣傳(chuan) 等行為(wei) ,情節嚴(yan) 重的應取消培訓資格等。

  目前,心理谘詢行業(ye) 仍缺乏統一的行業(ye) 標準、服務規範。從(cong) 長遠看,規範心理谘詢行業(ye) 發展,有賴於(yu) 建立健全專(zhuan) 業(ye) 人才培養(yang) 體(ti) 係。

  專(zhuan) 家表示,學曆教育是培養(yang) 有勝任力的心理谘詢師的基礎,而在督導下進行臨(lin) 床治療或谘詢實踐是學校培養(yang) 的重要環節。專(zhuan) 家據中國心理學會(hui) 注冊(ce) 係統數據推測,截至目前,我國注冊(ce) 的心理督導師隻有700餘(yu) 人。對此,林秀彬建議,行業(ye) 既要重視心理谘詢師培養(yang) ,也要重視督導師培養(yang) 。

  多位受訪專(zhuan) 家表示,心理谘詢行業(ye) 是需要建立信任的行業(ye) ,來訪者基於(yu) 信任才會(hui) 向心理谘詢師吐露心聲、配合治療,不要讓以信任為(wei) 基礎的心理谘詢行業(ye) 失去根基。何日輝呼籲:“盡快出台統一的心理谘詢行業(ye) 標準和服務規範,讓有需求的谘詢者能有所參照。”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