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後”社交密碼“咕卡”是個啥?
“10後”社交密碼“咕卡”是個(ge) 啥?
即用貼紙等裝飾的一張小卡片,還有咕盤、咕扇、咕卡磚等花式“咕”法
最近,一個(ge) 新名詞“咕卡”正風靡學生群體(ti) 。一種經手工裝飾後的精美卡片被“10後”稱為(wei) “社交神器”,甚至成為(wei) 小學生閨蜜局的“必備好物”。“咕卡”究竟是什麽(me) ?揚子晚報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見習(xi) 記者
孫瑩 周欣 記者 王穎
萬(wan) 物皆可“咕”!“咕卡”話題掀起了一波回憶殺
據了解,“咕卡”是韓文中“貼卡”的音譯,即用貼紙等裝飾一張小卡片。韓國偶像經濟發達,粉絲(si) 們(men) 為(wei) 了更好收納和欣賞明星小卡,會(hui) 為(wei) 其裝上保護套,並貼上星星、花朵、字母等裝飾物。這一風潮傳(chuan) 入國內(nei) 文創圈後,誕生了一大批“咕勇者”。他們(men) 不再局限於(yu) “咕”明星偶像,也不僅(jin) 僅(jin) 在一張小卡片上施展才華。現在“咕卡”素材包含卡通IP形象、人物、風景、寵物、文字等等,還出現了咕盤、咕扇、咕卡磚等多種形式,可謂“萬(wan) 物皆可咕”。
“原來塑料卡上貼貼紙就是‘咕卡’!”不少網友恍然大悟,“那我們(men) 小時候也‘咕’過。”“咕卡”話題在網上掀起了一波“回憶殺”:“姐姐小時候喜歡咕家裏大白牆。”“哥哥小時候把電視屏幕上都咕滿貼紙,媽媽回家咕哥哥屁股上好幾個(ge) 鞋印子。”……
“咕卡”很受中小學生歡迎,特別是女孩子,她們(men) 自己動手製作小卡,既能享受創造美的樂(le) 趣,也能在製作手工的過程中放鬆身心,緩解壓力。
在小紅書(shu) 上,“咕卡博主”中有不少是“10後”,這些小博主們(men) 不僅(jin) 定期更新“咕卡教程”,“雲(yun) 分享”咕卡心得,還錄製視頻帶著網友“沉浸式”做咕卡。
價(jia) 格從(cong) 幾元到幾十元不等 部分禮盒套裝價(jia) 格破千
貼紙、卡盤、鑷子、立體(ti) 貼飾、裝飾筆是“咕卡”必備裝備,尤其是各種亮晶晶、粉色係的貼紙、貼飾,少女心滿滿。記者走訪某商場文具店發現,售賣“咕卡”的展台位於(yu) 店鋪門頭正下方位置,屬於(yu) 該店主推項目。為(wei) 了讓消費者了解“咕卡”,商家特地貼出“解釋說明書(shu) ”“咕卡必備指南”等內(nei) 容。
記者發現,該店鋪貨架上零售商品價(jia) 格普遍在50元以內(nei) ,成套的素材包價(jia) 格較貴,如一套咕卡手帳素材包售價(jia) 為(wei) 59.9元。淘寶網上,記者搜索“咕卡”一詞,出現的商品價(jia) 格普遍為(wei) 幾元到幾十元不等,帶有“豪華版”“禮盒裝”等關(guan) 鍵詞的商品售價(jia) 在兩(liang) 百元以上,也有部分咕卡套裝價(jia) 格破千。“雖然單個(ge) 材料不貴,但是買(mai) 一大堆還是很燒錢的。”一位七年級女生家長向記者介紹,自己孩子小學時在文具店買(mai) 過“咕卡”套裝,把成品掛在書(shu) 包上當裝飾。“貼紙、卡套類型特別多,顏色也是各不相同,有時候為(wei) 了搭配同色係就要買(mai) 買(mai) 買(mai) ,浪費錢不說,也很費時間,簡直是無底洞。”
記者在“咕卡退坑”貼文中發現,雖然“咕卡”被稱為(wei) “平價(jia) 快樂(le) ”,但亞(ya) 克力活頁本、咕卡筆、奶油膠、火漆印章等一係列衍生品價(jia) 錢並不便宜,不少新手玩家就因周邊產(chan) 品花樣繁多,紛紛選擇退出。
專(zhuan) 家建議:關(guan) 注孩子解壓和社交的內(nei) 在需要,避免過分沉溺
南京市遊府西街小學的張坤老師告訴記者,之前在學校的義(yi) 賣活動上,她看到一些小女生賣“咕卡”的貼紙,很受歡迎。小女生可以自己DIY,覺得很時尚,也可以互相贈送,聯絡感情。“小朋友中間流行的玩具是一茬一茬的,比如之前流行的水晶泥、三國殺等,對於(yu) 這些風靡的玩具或遊戲,隻要孩子們(men) 不沉迷不影響學習(xi) ,老師的態度是既不提倡也不打壓。”
南京市陶行知學校德育副主任陳卉指出,“咕卡”之所以能成為(wei) 當前小學生的“社交密碼”,首先,因為(wei) 它本身的操作比較簡單,且創作素材豐(feng) 富,滿足了不同學生的興(xing) 趣需要,為(wei) 他們(men) 充分發揮創造力、想象力提供空間;其次,製作“咕卡”對他們(men) 而言,也是一種新型的減壓、放鬆方式。第三,“咕卡”也成為(wei) 了孩子們(men) 拉近距離,與(yu) 周圍同伴建立情感鏈接的社交神器。
“我們(men) 要看見‘咕卡’在學生間流行的必然性,理解學生緩解壓力,渴望社交的內(nei) 在需要。”陳主任說,對於(yu) 這樣的行為(wei) ,家長和老師也要適時地加以引導,發揮其積極的價(jia) 值,避免學生因過分沉溺而帶來一些負麵影響。
(揚子晚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