誌交會構建青年誌願服務新生態
直播屏幕裏,有人講起如何給未成年人上一節性教育課,有人回憶幫助農(nong) 村的空巢老人解決(jue) 如廁難題,有人說起為(wei) 一位烈士尋找親(qin) 人的經曆……今年11月12日-13日,第六屆中國青年誌願服務項目大賽(以下簡稱“誌交會(hui) ”)全國賽終評的評審現場,500個(ge) 項目通過線上直播輪番“上陣”。其中的一些項目負責人不久後還將被再次邀請,在2022年誌願服務交流會(hui) 上更細致地講述自己的誌願服務經驗。
在12月5日國際誌願者日到來之際,誌交會(hui) 和賽後近20個(ge) 主題平行論壇交流會(hui) ,讓誌願者聚在“雲(yun) ”端。
不同於(yu) 往年的誌交會(hui) ,今年的項目大賽和誌願交流會(hui) 被分割成兩(liang) 個(ge) 獨立的模塊。“參賽和交流分享不衝(chong) 突,感受會(hui) 更好。”共青團中央青年誌願者行動指導中心黨(dang) 委書(shu) 記張朝暉說,誌交會(hui) 應該讓項目團隊更加充分地展示,更加從(cong) 容地享受交流和分享。
從(cong) 2014年開展至今,誌交會(hui) 已經走過8年。8年裏,賽會(hui) 製度不斷優(you) 化,參與(yu) 的誌願服務項目更加多元,誌願服務標準更加專(zhuan) 業(ye) ,誌交會(hui) 也已經形成完備的項目體(ti) 係。
新時代的誌願服務事業(ye) 不斷有新發展
一列火車開進貧困的大山裏,能發揮什麽(me) 作用?
來自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有限公司昆明客運段團委的“共青團號”火車可肩負了不少使命:助力貧困地區群眾(zhong) 出行、開設農(nong) 副產(chan) 品集市、為(wei) 村裏打造旅遊品牌……這輛穿行在雲(yun) 南、貴州兩(liang) 地貧困山區的公益慢火車,圍繞鄉(xiang) 村振興(xing) ,組織1900餘(yu) 名鐵路誌願者利用業(ye) 餘(yu) 時間,深入沿途村寨開展了一係列活動。
最終,這個(ge) “共青團號”服務鄉(xiang) 村振興(xing) 誌願服務項目獲得了第六屆中國青年誌願服務項目大賽鄉(xiang) 村振興(xing) 類金獎。
集羽歸雁,設計賦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智慧助農(nong) 築夢田野”——服務鄉(xiang) 村振興(xing) 誌願服務行動……單從(cong) 名稱上就能讓人感受到項目發展的方向。
而這也幾乎是所有項目類別所呈現出來的狀態:緊緊貼合時代主旋律,用誌願行動服務大局。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環境保護、文明實踐、關(guan) 愛少年兒(er) 童、為(wei) 老服務……全國誌願服務大賽的13個(ge) 領域,每一個(ge) 都是國家戰略發展的重點“戰場”,而大賽中的誌願服務項目則緊扣這些主題,在各自領域裏深耕。
在今年的全國誌願服務項目大賽中,很多評委都有一個(ge) 共同的感受:越來越多的誌願服務團隊在主動觀察發現新的社會(hui) 需求,努力回應滿足社會(hui) 需求。
大賽評委、北京師範大學民生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謝瓊發現,鄉(xiang) 村振興(xing) 組的很多項目都是在調查了農(nong) 村的“病灶”後,有的放矢設計項目開展服務的。比如農(nong) 村水稻產(chan) 量低、銷售單一,誌願者就圍繞水稻生長、銷售做文章。有的農(nong) 村存在用電難問題,誌願者就進村開展電力服務。
在兒(er) 童關(guan) 愛組,大賽評委、廣東(dong) 省社工與(yu) 誌願者合作促進會(hui) 會(hui) 長譚建光發現,關(guan) 於(yu) 兒(er) 童關(guan) 愛項目的方向正在從(cong) 曾經的關(guan) 愛扶助向關(guan) 愛成長轉變。
“目前有留守兒(er) 童、流動兒(er) 童,還有其他困境兒(er) 童,在其成長過程中,會(hui) 延伸出很多新的需求,像女童保護、防性侵、防校園暴力等。”譚建光說。
來自廣東(dong) 外語外貿大學的“一路童行——城鄉(xiang) 兒(er) 童防性侵教育項目”就瞄準了兒(er) 童性侵問題。一群誌願者帶著精心設計的性教育課程走進鄉(xiang) 村學校,生理知識變成有趣的遊戲故事,讓孩子們(men) 在寓教於(yu) 樂(le) 中學會(hui) 怎樣保護自己。他們(men) 還開發了一係列課程和產(chan) 品,推出全國首創防性侵教育音頻故事和係列繪本,讓防性侵教育隨時可以進行。
“不僅(jin) 如此,很多誌願服務項目還會(hui) 在誌願服務的過程中激發新的需求。”一位評委說。
“我為(wei) 烈士來尋親(qin) ·客葬異鄉(xiang) 英烈回家誌願服務項目”幾年來做了大量工作,他們(men) 曾為(wei) 電影《長津湖》中的雷公原型莊元東(dong) 烈士找到了親(qin) 人,也曾陪同抗美援朝烈士家屬遠赴朝鮮去尋找烈士的墓碑。項目發起人孫嘉懌和團隊成員見過太多家屬與(yu) 烈士“重逢”的時刻:喜悅、欣慰……很多人在“見”到親(qin) 人時號啕大哭,那是一種了卻人生心願的釋放。
而在為(wei) 烈士尋親(qin) 的過程中,又衍生出更多訴求,比如烈士畫像需求、遺物修複需求、代祭掃需求等。因此,“我為(wei) 烈士來畫像”“我為(wei) 烈士修遺物”“我為(wei) 烈士代祭掃”等活動應運而生。
組織者“搭台”,誌願者“唱戲”
在誌交會(hui) 的舞台上,每一個(ge) “角色”既各司其職,又相互影響,讓這個(ge) 越來越完備的生態體(ti) 係爆發出巨大能量。
“組織者搭起台子,評委專(zhuan) 家來助陣,我們(men) 都是服務者。”在張朝暉看來,在這個(ge) 舞台上,誌願服務項目是絕對的“主角”。
長沙理工大學的“移動實驗城堡——夢想送達計劃項目”將車輛改造成流動實驗室,開進偏遠山村,為(wei) 孩子們(men) 帶去科普教育課程。在“城堡”裏,孩子們(men) 可以參加有趣的科普活動,上科學實驗課。
該項目是這群誌願者開展項目中孵化出的一個(ge) 子項目,團隊負責人楊亞(ya) 鑫也沒想到能夠闖進全國賽決(jue) 賽,更沒想到他們(men) 還能在誌願服務交流會(hui) 上有一場“秀”——他們(men) 有1-1.5小時的項目展示時間。
像這樣的項目,在誌交會(hui) 中並不少見。這些項目有的來自職業(ye) 技術院校,有的來自偏遠村莊,有的甚至來自一所鄉(xiang) 村小學。他們(men) 不是傳(chuan) 統意義(yi) 上的大項目,但都實實在在地開展著誌願服務,解決(jue) 著實際問題。
在誌交會(hui) 期間,已舉(ju) 辦14場平行分享交流會(hui) 、5場項目專(zhuan) 場分享交流會(hui) ,102個(ge) 項目可以詳細講述開展的經驗、模式、創新機製等,讓誌願者之間互鑒互學。
譚建光表示,很多基層一線的青年誌願服務組織可能開展了很多年,探索出許多經驗,但僅(jin) 僅(jin) 是“內(nei) 循環”,沒有機會(hui) 讓社會(hui) 了解,也沒有機會(hui) 交流提升。他們(men) 可以借助項目大賽的平台,在專(zhuan) 家評委的指導下發現自身的問題,在其他項目的啟發下思考新的方向,在賽會(hui) 框架的指引下不斷成長。
除了在誌交會(hui) 期間的一些論壇、分享會(hui) 外,組織方還會(hui) 常態化舉(ju) 辦各種線上培訓、交流營等,為(wei) 項目賦能提質。而誌願者本身也會(hui) 隨著項目的提升而獲得成長。
“在誌願服務領域,誌交會(hui) 可以說是一個(ge) 金字招牌,有誌交會(hui) 對項目專(zhuan) 業(ye) 水平的背書(shu) ,項目可能在對接和爭(zheng) 取社會(hui) 資源時更加順暢。”張朝暉表示,希望誌交會(hui) 可以讓項目大賽中的那塊獎牌更有分量。
培育種子,引領更多青年參與(yu)
這是一方培育種子的沃土。
誌交會(hui) 舉(ju) 辦以來,全國已有5萬(wan) 餘(yu) 個(ge) 誌願服務項目參與(yu) 各級賽會(hui) 的交流展示,今年更是有1.4萬(wan) 餘(yu) 個(ge) 誌願服務項目參與(yu) 其中。每一個(ge) 項目都像一粒種子,在誌交會(hui) 這方沃土精心培育,然後再回到各地,吸引更多青年參與(yu) 、引領誌願精神。
“廁所革命”——解決(jue) 農(nong) 村低保空巢老人“如廁難”誌願服務項目團隊成員施天逸發現,在拿到今年項目大賽的金獎後,更多人報名參與(yu) 這個(ge) 項目。
事實上,這樣的情況在不斷地上演。去年,該項目參加了誌交會(hui) 的公益創業(ye) 賽,獲得銅獎,讓更多人知道了原本默默無聞的團隊。過去兩(liang) 年,有600多名青年誌願者加入,跟著項目一起實地考察走訪、清理原本髒亂(luan) 差的廁所環境、改建新廁所……
在誌交會(hui) 這個(ge) 生態體(ti) 係裏,項目的示範引領作用不斷被激發。
賽會(hui) 主辦方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項目大賽已經成為(wei) 吸引、凝聚團員青年的重要載體(ti) 。在今年的參賽項目中,實施10年以上的項目占比10.2%,近兩(liang) 年來共有13萬(wan) 餘(yu) 名誌願者服務在關(guan) 愛少年兒(er) 童、衛生健康、文化傳(chuan) 播與(yu) 旅遊服務等領域,服務總時長近200萬(wan) 小時。
“全國誌願服務項目大賽舉(ju) 辦以來,極大地促進了中國誌願服務事業(ye) 的發展,也帶動了各省區市甚至部分縣舉(ju) 辦誌願服務項目大賽,誌願服務已經在支教助學、為(wei) 老服務、關(guan) 愛兒(er) 童、環境保護、社區治理、大型賽會(hui) 、應急救援、文明實踐、疫情防控等領域發揮了巨大作用。”項目大賽評委、上海海洋大學公共管理係主任張祖平在大賽點評時說。
對於(yu) 組織者來說,誌交會(hui) 是緊緊抓住項目,從(cong) 而抓住青年群體(ti) 的機會(hui) ,不斷湧現出的誌願服務團隊,很多都成為(wei) 各級團組織的青年工作臂膀。“項目緊緊連接著需求,抓住了項目,也就抓住了服務社會(hui) 各種需求的青年力量。這些源源不斷的項目和不斷壯大的誌願服務力量,讓誌交會(hui) 這個(ge) 平台一直充滿活力。”張朝暉說。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陳鳳莉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