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交流推動中老文明互鑒
國之交在於(yu) 民相親(qin) ,民相親(qin) 在於(yu) 心相通。中老兩(liang) 國山同脈、水同源,自古以來親(qin) 仁善鄰。從(cong) 南寧“六七”學校到中老友誼公路,無不講述著兩(liang) 國休戚與(yu) 共、守望相助的友好曆史。近年來,中老兩(liang) 國積極推進多領域深度合作,推動中老友誼不斷邁上新台階,通過越來越緊密的文化交流促進兩(liang) 國文明互鑒、加深相互了解。
圖書(shu) 互譯讓文化交流更深入
中國與(yu) 老撾山水相連,兩(liang) 國友誼源遠流長,近年來中老兩(liang) 國在圖書(shu) 互譯出版領域的合作日漸加強。據介紹,自2017年起,中方在老撾、泰國、柬埔寨等國家連續舉(ju) 辦“東(dong) 南亞(ya) 中國圖書(shu) 巡回展”,中國圖書(shu) 受到老撾讀者歡迎和好評。2012年,雲(yun) 南新知集團在老撾萬(wan) 象開設華文書(shu) 局,是老撾最大的華文書(shu) 店,經營3萬(wan) 餘(yu) 種中國圖書(shu) ,涵蓋文藝、社科、少兒(er) 、生活、科技、外文等6個(ge) 大類,為(wei) 老撾民眾(zhong) 購買(mai) 和閱讀中國圖書(shu) 提供了便利。
2021年4月,中老雙方以交換文本的方式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新聞出版署和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新聞文化旅遊部關(guan) 於(yu) 中老經典著作互譯出版的備忘錄》。根據備忘錄,中老雙方約定在未來5年內(nei) ,共同翻譯出版50種兩(liang) 國經典著作,為(wei) 兩(liang) 國讀者和人民奉獻更多優(you) 秀精神文化產(chan) 品。
近日,作為(wei) 中老經典著作互譯項目的首批成果,由天津出版傳(chuan) 媒集團天津教育出版社引進的《凱山·豐(feng) 威漢主席的生平和革命事業(ye) 》《兩(liang) 姐妹》《昆布羅王》三本老撾經典著作已完成編譯工作,標誌著中老經典著作互譯出版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這三部作品是首次被翻譯成中文在中國出版,通過這三部作品,可以讓中國讀者更深入地了解老撾的曆史和文學,對兩(liang) 國文化交流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
該項目翻譯團隊負責人、老撾語翻譯專(zhuan) 家陸蘊聯教授說:“這三本書(shu) 的翻譯難度都比較大,例如《昆布羅王》涉及大量的老撾古代神話傳(chuan) 說與(yu) 朝代故事,長篇小說《兩(liang) 姐妹》裏也包括很多史實需要考證。經過查閱大量資料,加上老撾朋友的幫助,這三本書(shu) 最終才能順利翻譯完成。相信它們(men) 對中國讀者了解老撾的曆史、文學和社會(hui) 都會(hui) 有很大幫助。”
青年互動讓文化交流更生動
張誌和的《漁歌子》、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辛棄疾的《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梁啟超的《少年中國說》、徐誌摩的《再別康橋》……在裝扮一新的老撾國立大學禮堂中,來自老撾國立大學中文係的34名學生登台誦讀著一篇篇經典中文詩詞。他們(men) 神態認真、飽含深情,用自己的方式表達著對於(yu) 這些中文名篇的理解。這是老撾舉(ju) 辦的首屆“端午詩會(hui) ”。
活動現場還設置了粽子品嚐區、中國旅遊宣傳(chuan) 品領取區。大家一邊津津有味地品嚐美味的粽子,感受中國的傳(chuan) 統節日習(xi) 俗,一邊翻閱琳琅滿目的旅遊宣傳(chuan) 品,欣賞中國的大美風光。“通過這次活動,我們(men) 了解了中國端午節的起源,學習(xi) 收獲了很多。”老撾國立大學學生蓬提說。
老撾國立大學副校長宋占表示,老撾“中文熱”一直熱度不減,中文教育已被老撾納入國家教育體(ti) 係,相信本次詩會(hui) 的成功舉(ju) 辦,將讓學生們(men) 更直觀地感知中國,激發他們(men) 學習(xi) 中文、了解中國文化的興(xing) 趣。
競爭(zheng) 激烈的“漢語橋”比賽、已被不少中小學列入課程的中文教育、兩(liang) 國之間的多種青年交流互動……不同的文化和語言從(cong) 來不是交流的障礙,在不斷的相互溝通和交流中,兩(liang) 國青年作為(wei) 最活躍、最有生氣、最有創造力的群體(ti) ,凝聚著深厚的情誼。這些熟悉兩(liang) 國文化和語言的青年人,也將成為(wei) 兩(liang) 國友誼的使者,為(wei) 中老友誼再續華章。
讓更多人共享文化成果
在老撾豐(feng) 沙裏省本岱縣普桐村,一場中國電影正在露天播映。小朋友們(men) 席地而坐,村民們(men) 的掌聲不時回蕩在小山村的夜空。專(zhuan) 程從(cong) 其他村寨趕來的坎潘大叔深感不虛此行:“在山裏能看上一場電影實在不容易。中國電影很精彩,這一趟來對了!”
為(wei) 老撾民眾(zhong) 帶來歡聲笑語的,是“露天電影院——中老優(you) 秀電影巡映”活動。該活動始於(yu) 2017年,由中國駐老撾大使館與(yu) 老撾新聞文化旅遊部共同指導。巡映所到之處,受到當地民眾(zhong) 熱烈歡迎。不少生活在老撾山區的民眾(zhong) 都是第一次看電影,通過“露天電影院——中老優(you) 秀電影巡映”活動,他們(men) 得以感知中國、了解中國、親(qin) 近中國。老撾新聞文化旅遊部電影局局長坎袍·萬(wan) 納馮(feng) 表示,“這項活動已成為(wei) 增進兩(liang) 國民心相通的品牌項目。巡映活動為(wei) 老中兩(liang) 國人文交流搭建了平台,為(wei) 促進兩(liang) 國人民相互了解創造了更多機會(hui) ,深受老撾民眾(zhong) 的歡迎。”
而去年12月正式通車的中老鐵路更是架起了一道兩(liang) 國間文化交流溝通的橋梁。這條鐵路北起中國昆明,南至老撾萬(wan) 象,全長1035公裏,不僅(jin) 為(wei) 地區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更促進兩(liang) 國人民文化、生活交融相通,打造了聯係更為(wei) 緊密的朋友圈。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2月初,中老鐵路累計發送旅客達850萬(wan) 人次。搭乘這條快車道,老撾琅勃拉邦世界自然與(yu) 文化雙重遺產(chan) 、萬(wan) 榮美麗(li) 山水、萬(wan) 象眾(zhong) 多名勝古跡,中國西雙版納“潑水節”、普洱原生態茶園,成為(wei) 了各國遊客旅遊觀光的向往之地,越來越多人在家門口擺攤鋪、開餐廳、經營民宿,昆明至萬(wan) 象朝夕可達的“雙城生活”已成為(wei) 可能。
2019年4月關(guan) 於(yu) 構建中老命運共同體(ti) 行動計劃簽署以來,中老雙方凝心聚力,推動中老命運共同體(ti) 建設取得豐(feng) 碩成果。未來雙方將持續拓展科技、教育、文化、旅遊、衛生、青年等領域交流合作,增進民心相通。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2年12月09日 第 07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