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年終策劃】2022,中國經濟以“拚”達“穩”

發布時間:2022-12-28 11:05: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2月28日電(記者 李金磊)“可以說,中國經濟已挺過了最困難的時刻。”中央財經委員會(hui) 辦公室副主任尹豔林的一句話道出了中國經濟一年來的不易。

  回首這一年,中國經濟確實挺難,國際環境風高浪急,需求收縮、供給衝(chong) 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不減,但從(cong) 中央到地方,全國上下努力拚經濟,以“拚”達“穩”,全年中國經濟有望突破120萬(wan) 億(yi) 大關(guan) ,中國經濟展現出韌性和不屈。

  把疫情耽誤的時間搶回來,把疫情造成的經濟損失奪回來,這一年,中國是這樣拚經濟的——

  出海搶單

  千封郵件不如一次見麵。

  包機出海搶訂單,成為(wei) 各地拚經濟的生動注腳,浙江、廣東(dong) 、四川、江蘇、福建、海南等多地紛紛組織企業(ye) 出海,誌在擴展市場,把失去的訂單搶回來。

  時不我待,出海搶單的收獲頗豐(feng) 。蘇州組織開展赴日包機經貿活動,拿下新訂單金額超10億(yi) 元,隨後又馬不停蹄包機去了歐洲。寧波組織商務包機2批8班次,累計服務600人次,拉動訂單額約20億(yi) 美元。

  “隨著疫情防控措施的優(you) 化,呼籲大家是時候要‘出海’做生意了,不要怕什麽(me) 。”浙江省商務廳相關(guan) 工作人員直言。

  搶到訂單,搶出市場,讓中國外貿扛過難關(guan) 。在世界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全球貿易動能轉弱背景下,中國外貿前11月份同比增長8.6%,其中出口增長11.9%。

  減負穩崗

  穩字當頭,穩中求進。

  二季度以來,中國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許多市場主體(ti) 十分困難,在關(guan) 鍵時刻,國務院推出了 “穩經濟33條”以及一係列接續政策,吹響了穩經濟衝(chong) 鋒號。

  一年內(nei) ,中國先後兩(liang) 次全麵降準0.25個(ge) 百分點,共計釋放長期資金超過1萬(wan) 億(yi) 元。

  減稅降費提速。這一年,中國財稅政策能出盡出,留抵退稅早退快退,專(zhuan) 項債(zhai) 券早發快用,實施曆史上最大規模的增值稅留底退稅政策,總規模約2.4萬(wan) 億(yi) 元。打出“免減緩降補”政策組合拳,全年新增減稅降費和退稅緩稅緩費預計超過4萬(wan) 億(yi) 元,大大緩解了企業(ye) 現金流的壓力。

  穩崗就業(ye) 加力。階段性緩繳養(yang) 老、失業(ye) 、工傷(shang) 保險費政策擴大範圍,中小微企業(ye) 穩崗返還比例最高提至90%,大型企業(ye) 提至50%,以真金白銀助企紓困發展。

  人社部數據顯示,1至11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ye) 達到1145萬(wan) 人,完成1100萬(wan) 人的全年目標任務。

  勇挑大梁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

  在穩經濟頂風爬坡的關(guan) 口,中國推出“督導和服務”的創新舉(ju) 措,連派多批穩住經濟大盤督導和服務工作組,用“放管服”改革等辦法提高審批效率,壓實地方責任,加快政策舉(ju) 措落實。

  其中,第一站去的就是經濟大省。各個(ge) 工作組既“督導”,也“服務”,督導和幫服並重,爭(zheng) 分奪秒抓落實,現場解決(jue) 了一批難點堵點問題,地方反映下了“及時雨”。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在拚經濟過程中,經濟大省們(men) 勇挑大梁,被寄予厚望。從(cong) 2021年GDP總量來看,排在前十位的省份分別是廣東(dong) 、江蘇、山東(dong) 、浙江、河南、四川、湖北、福建、湖南、上海。這些省份紛紛立下目標,拿出實招,重大項目建設成為(wei) 穩經濟的重要抓手。

  其中,四川要求以“拚”的精神做好下半年各項工作,奮力衝(chong) 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力爭(zheng) 全年全省地區生產(chan) 總值增速高於(yu) 全國1個(ge) 百分點左右。浙江要求啟動實施擴大有效投資“千項萬(wan) 億(yi) ”工程,掀起新一輪重大項目建設高潮。

  敢闖敢幹

  信心比黃金重要。

  這一年,中央多次強調“敢”,以大力提振市場信心。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28日召開會(hui) 議,提出“讓國企敢幹、民企敢闖、外企敢投”。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6日召開會(hui) 議,要求“讓幹部敢為(wei) 、地方敢闖、企業(ye) 敢幹、群眾(zhong) 敢首創”。

  全國政協常委、財政部管理會(hui) 計谘詢專(zhuan) 家張連起表示,三年以來這些方麵有“躺平”“內(nei) 卷”傾(qing) 向,這突出了問題導向,要激發整個(ge) 社會(hui) 幹事創業(ye) 活力。

  加快恢複正常生產(chan) 生活秩序,加快推動複工複產(chan) ,一些地區動作很快。甘肅要求,以等不起慢不得的緊迫感加快複工複產(chan) ,讓人民群眾(zhong) 看到有效擴大內(nei) 需、暢通經濟循環、激發市場主體(ti) 活力的真招實招,全力提振市場信心,盡早讓經濟社會(hui) 發展回歸到正常軌道上來。

  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強調,要把恢複和擴大消費擺在優(you) 先位置。各地拿出真金白銀促進消費,以促進煙火氣的盡快回歸。江蘇發放超2.5億(yi) 元消費助力券和數字人民幣紅包。福建安排2億(yi) 元支持各地發放消費券,深圳南山區再發2億(yi) 元消費券促消費……

  “隨著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中央會(hui) 將更多精力放在發展經濟上來,加快促進經濟恢複,推動高質量發展。”中國社科院宏觀經濟智庫研究室主任馮(feng) 煦明表示,2023年我國經濟有望呈現加快恢複態勢,經濟增速將逐步向潛在增長率水平回歸。在基數效應和二十大政策紅利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預計全年有望實現5%以上的經濟增速。(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