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萬基金投資到期變1.71萬 誰之過
在2022年市場震蕩不斷的背景下,投資者圈中流傳(chuan) 著一句話——“你不理財,財不離你”,而這一戲言也在近日被再次提起。12月28日,“女子100萬(wan) 投資基金到期損失98萬(wan) ”這一話題衝(chong) 上微博熱搜。
據悉,有投資者投資了北京嘉怡財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嘉怡財富”)旗下私募基金,100萬(wan) 元本金四年虧(kui) 損至僅(jin) 剩1.71萬(wan) 元。與(yu) 此同時,還有多位投資人因投資產(chan) 品虧(kui) 損嚴(yan) 重且未在約定時間內(nei) 收到足額的補足款,決(jue) 定狀告北京嘉怡財富旗下基金經理李文東(dong) 。該事件一出,引起業(ye) 內(nei) 熱議,而北京嘉怡財富相關(guan) 人員也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道出事情原委。
私對私的補充協議不能簽
12月28日,“女子100萬(wan) 投資基金到期損失98萬(wan) ”這一話題衝(chong) 上微博熱搜,事情源於(yu) 中國裁判文書(shu) 網近期公布的多份民事裁定書(shu) 。據了解,在12月初,中國裁判文書(shu) 網發布了10份合同糾紛一審民事裁定書(shu) ,10位投資人狀告北京嘉怡財富旗下基金經理李文東(dong) 在協議到期後並未向原告返還約定的投資款。
民事裁定書(shu) 公開內(nei) 容顯示,來自北京朝陽區的宋女士於(yu) 2017年11月投資100萬(wan) 元認購北京嘉怡財富旗下的“九強次新成長1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李文東(dong) 為(wei) 投資經理。直至2021年12月2日,案涉基金淨值已由0.0314元降至0.0171元,投資損失已達98.29萬(wan) 元。換言之,宋女士投資的100萬(wan) 元經過四年僅(jin) 剩1.71萬(wan) 元。
此外,2017年期間,來自北京西城區的李先生也先後投資北京嘉怡財富旗下的私募基金“嘉怡-私募學院菁英322號基金A類份額”累計145.98萬(wan) 元,但完成申購後,該基金單位淨值不斷下跌,直至2021年12月,李先生僅(jin) 贖回到賬金額12.85萬(wan) 元。換言之,在該基金運行的四年裏,虧(kui) 損幅度達91.2%。
另據相關(guan) 民事裁定書(shu) 披露,彼時作為(wei) 投資經理的李文東(dong) 均與(yu) 相關(guan) 投資人簽訂補充協議表示,若投資人在約定的三年時間內(nei) 不進行資金贖回,李文東(dong) 以個(ge) 人名義(yi) 擔保“基金淨值從(cong) 2018年12月2日開始算起在三年末恢複到1元以上”。如果屆時基金淨值不能恢複到1元,李文東(dong) 負責給投資人補足至1元,補足後基金投資者可以進行贖回。在和李文東(dong) 簽訂補充協議後,相關(guan) 投資人均如約一直未進行基金贖回,但李文東(dong) 卻未履行補足款支付義(yi) 務,直至相關(guan) 投資人發現損失情況嚴(yan) 重並決(jue) 定起訴李文東(dong) 。
中基協信息顯示,北京嘉怡財富成立於(yu) 2015年1月19日,注冊(ce) 資本為(wei) 1000萬(wan) 元,並於(yu) 2015年9月18日在中基協登記。目前,北京嘉怡財富在中基協的狀態為(wei) “協會(hui) 注銷”,因期限屆滿未提交專(zhuan) 項法律意見書(shu) 遭中基協注銷登記,注銷日期為(wei) 2022年6月24日。
針對相關(guan) 情況,北京商報記者致電北京嘉怡財富進行采訪,相關(guan) 人員獨家向記者表示,“有關(guan) 基金淨值在三年內(nei) 未恢複至1元以上,李文東(dong) 將給投資者補足差額的補充協議,其實是李文東(dong) 和投資人私自簽訂的合同,公司對此並不知情”。
另外,該人員也表示,在上述合同簽訂一年多後,公司才了解到相關(guan) 情況,並勸說投資人贖回,但投資人因簽訂前述補充協議,故未進行贖回行為(wei) ,同時也基於(yu) 此前的順利合作選擇繼續信任李文東(dong) ,但直至損失慘重才決(jue) 定起訴李文東(dong) 。
警惕未設預警線私募基金
在上述事件衝(chong) 上微博熱搜引起業(ye) 內(nei) 熱議的同時,還有媒體(ti) 發起“你認為(wei) 理財虧(kui) 損過多投資人應該追回損失嗎?”的話題投票,其中有9748人認為(wei) “理應追回”,還有5156人選擇“自認倒黴”。對此,有投資者戲言“你不理財,財不離你”,更有投資者直言“這種基金要是真有問題,就應該嚴(yan) 厲打擊,這和詐騙沒啥區別”。
與(yu) 此同時,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有投資者表示,“私募基金一般都有止損線,會(hui) 在虧(kui) 損達到25%-30%的時候強製清倉(cang) 保護投資者利益,這個(ge) 基金絕對有鬼”。針對這一情況,記者也向北京嘉怡財富前述相關(guan) 人員進行求證。該人員向記者解釋,“並不是所有私募基金都會(hui) 約定止損線,若基金合同約定則有,未約定則無,而投資者在簽訂合同時也了解這一情況”。
北京尋真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王德怡也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私募基金的止損線一般為(wei) 合同約定的風控措施,不具有剛性約束,不會(hui) 必然導致強製平倉(cang) 。近年來,一些私募機構新設產(chan) 品已逐步取消設置止損線。是否存在止損線,要看私募合同約定,法律和監管對此沒有強製性規定,雖然早期的私募基金傾(qing) 向於(yu) 設置止損線,但近年來的新產(chan) 品則傾(qing) 向於(yu) 取消止損線。
財經評論員郭施亮也提到,未必所有私募基金都有預警線、止損線,一般來說部分私募基金可能會(hui) 把基金份額淨值低於(yu) 0.8設置為(wei) 預警線或止損線。對於(yu) 私募基金跌幅明顯的原因,郭施亮認為(wei) ,私募基金虧(kui) 損巨大可能與(yu) 基金經理未設置合理止損線、預警線有關(guan) ,同時也可能與(yu) 頻繁調倉(cang) 換股等因素有關(guan) ,從(cong) 而加劇淨值“縮水”力度。
投資私募也需注意風險等級
那麽(me) ,導致北京嘉怡財富前述產(chan) 品產(chan) 生巨額虧(kui) 損的原因可能有哪些?西籌科技總經理安嘉晨認為(wei) ,“這麽(me) 巨幅的虧(kui) 損可能是投債(zhai) 爆雷,或者是做衍生品高杠杆爆倉(cang) 之類的原因”。
深圳中金華創基金董事長龔濤則提到,私募基金虧(kui) 損巨大原因還是與(yu) 其合約相關(guan) ,私募產(chan) 品在正常情況下較少有巨大虧(kui) 損隻有兩(liang) 種情況可能導致這一現象。首先是產(chan) 品投向問題,若是股權類型的私募產(chan) 品,由於(yu) 私募股權投資本身屬於(yu) 高風險投資,產(chan) 品投資失敗後存在清零的可能性。其次是產(chan) 品因杠杆、對賭等原因造成巨大虧(kui) 損。所以投資者一定要看清私募產(chan) 品的產(chan) 品說明和合同約定。
中基協信息顯示,北京嘉怡財富注銷時未在係統提交清算的產(chan) 品共計10隻,均為(wei) 私募證券投資基金。
在安嘉晨看來,除了投資風險以外,私募基金潛在的風險因素還有對私募管理人是否熟悉、對策略是否了解基本原理等問題。投資者應該確認私募的銷售機構和管理人是合規的,在中基協是有信息可查的。
北京嘉怡財富前述相關(guan) 人員則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由於(yu) 公司目前涉及訴訟,所以無法注銷,但相關(guan) 私募基金業(ye) 務均已暫停。
對於(yu) 如何挑選穩妥的私募基金,龔濤建議,投資私募產(chan) 品需要對產(chan) 品類型有基本了解,比如,高風險高收益的如股權私募或結構化產(chan) 品的私募(即高杠杆產(chan) 品)可能令投資者血本無歸,但也確實存在一夜暴富的可能。而中高風險的產(chan) 品則是股票型產(chan) 品,主要看合同中約定的止損位及違約條款;低風險產(chan) 品即固定收益類型產(chan) 品,如國債(zhai) 、貨幣市場基金等,但一定要與(yu) 公司債(zhai) 區分開,因為(wei) 私募公司債(zhai) 也是高風險,也有可能導致分文無歸。
郭施亮也直言,“投資私募基金可能會(hui) 遇到資產(chan) 配置不合理、止損預警線設置不明確、頻繁投資或換股、基金經理水平不足等問題,建議篩選靠譜基金經理,尤其是經曆過一輪以上牛熊行情的基金經理更穩妥”。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