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減稅降費組合拳助力 上市公司研發投入逐年增長

發布時間:2023-01-09 15:33:00來源: 證券日報

  記者 吳曉璐

  見習(xi) 記者 毛藝融

  財政部部長劉昆近日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我們(men) 實施了一係列減稅降費政策,政府收入做減法,讓企業(ye) 輕裝上陣、提升活力,有效改善了市場主體(ti) 預期。特別是2022年實施大規模增值稅留抵退稅,全年新增減稅降費和退稅緩稅緩費超過4萬(wan) 億(yi) 元,幫助企業(ye) 渡過難關(guan) 。

  “2022年國家出台的減稅降費政策組合拳,切實為(wei) 企業(ye) 減稅降負,提高退稅效率,有利於(yu) 公司進一步加大研發投入。”迪哲醫藥董事會(hui) 辦公室相關(guan) 人員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公司2022年增值稅留抵退稅金額相比2021年有比較大提高。迪哲醫藥2022年三季報顯示,公司收到稅費返還金額約6329萬(wan) 元。

  穩定上市公司現金流

  根據企業(ye) 會(hui) 計準則相關(guan) 規定,企業(ye) 收到或繳回留抵退稅款項產(chan) 生的現金流量,屬於(yu) 經營活動產(chan) 生的現金流量,應將收到的留抵退稅款項有關(guan) 現金流量在“收到的稅費返還”項目列示。因此,上市公司“收到的稅費返還”在一定程度上體(ti) 現大規模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成效。

  2022年前三季度A股上市公司收到的稅費返還金額超6586億(yi) 元,遠超2021年全年的3876億(yi) 元。

  北京國家會(hui) 計學院教授崔誌娟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2022年實施的稅費支持政策對於(yu) 穩定上市公司現金流、增強市場韌性發揮了強有力的作用。

  2023年1月3日,易成新能發布公告稱,下屬子公司在2022年12月份收到增值稅留抵退稅金額合計6912.92萬(wan) 元,該增值稅期末留抵稅額的退還將對公司及子公司現金流產(chan) 生積極影響。

  “包括增值稅留抵退稅在內(nei) 的稅費支持政策不僅(jin) 改善了上市公司現金流,還極大降低了企業(ye) 的經營成本,讓企業(ye) 輕裝上陣。”立信會(hui) 計師事務所執行總裁楊誌國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減稅降費是助企紓困最直接、最有效的舉(ju) 措。2022年我國經濟發展麵臨(lin) 需求收縮、供給衝(chong) 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實施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對穩定市場預期、提振市場信心、助力企業(ye) 紓困發展具有重要意義(yi) 。”楊誌國進一步表示,對上市公司稅費減免,增加了上市公司的利潤,助力企業(ye) 應對市場風險和成本壓力,增強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

  激勵企業(ye) 科技創新

  近年來,我國成體(ti) 係地出台鼓勵科技創新的稅收優(you) 惠政策,促進市場主體(ti) 創新發展。例如,2021年將製造業(ye) 企業(ye) 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由75%提高至100%,允許提前清繳核算讓企業(ye) 盡早受益;2022年,進一步加大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實施力度,將科技型中小企業(ye) 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從(cong) 75%提高到100%。這些稅收優(you) 惠舉(ju) 措,對上市公司加大研發投入、提升研發能力、踐行科技創新發揮了重要作用。

  “稅費支出政策主要是通過稅收改革優(you) 化市場結構調整,促進上市公司結構性轉型,特別是加大科技創新、凸顯技術效益,通過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鼓勵企業(ye) 加大研發投入力度和強度,強化基礎性研究,在專(zhuan) 精特新方麵有特色、有專(zhuan) 長,提升上市公司的活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崔誌娟表示。

  數據顯示,2019年至2021年,上市公司研發投入複合增長率超20%。中國上市公司協會(hui) 公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前三季度,A股上市公司研發支出達0.94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20%。創業(ye) 板、科創板、北交所上市公司研發投入力度不斷加大,研發強度分別為(wei) 4.59%、8.68%、4.30%。

  楊誌國表示,上市公司是最活躍的市場群體(ti) 之一,是最具有創新動力的群體(ti) 之一,也是在發展過程中資金需求最大的群體(ti) 之一,稅費支持政策對上市公司而言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yi) 。一是引導企業(ye) 高質量研發創新,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直接有效地推動了企業(ye) 加大研發投入。二是引導企業(ye) 高質量持續發展。組合式減稅降費政策從(cong) 多角度、多方麵、多維度支持上市公司群體(ti) 的持續經營發展,既支持當前經濟穩增長,又增強企業(ye) 發展後勁。

  專(zhuan) 家建議進一步優(you) 化稅費政策

  劉昆在接受采訪時表示,2023年,財政部門將圍繞市場主體(ti) 需求精準施策,助力企業(ye) 減負增能。一是助企紓困。根據實際情況,對現行減稅降費、退稅緩稅措施,該延續的延續,該優(you) 化的優(you) 化,並持續整治違規涉企收費。二是激發活力。在財政補助、稅費優(you) 惠、政府采購等方麵,對各類市場主體(ti) 一視同仁、平等對待,優(you) 化企業(ye) 發展環境。三是支持就業(ye) 。統籌運用財政政策工具,多渠道支持穩崗擴崗,幫助高校畢業(ye) 生、農(nong) 民工、脫貧人口等重點群體(ti) 就業(ye) 創業(ye) 。

  楊誌國預計,2023年針對中小企業(ye) 和特定行業(ye) 的減稅降費政策將會(hui) 階段性延續,具有時間性差異特點的減稅降費政策有望長期延續。如中小微企業(ye) 新購置價(jia) 值在500萬(wan) 元以上的設備、器具按照一定比例自願選擇在企業(ye) 所得稅稅前扣除優(you) 惠政策。

  偉(wei) 明環保董秘程鵬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減稅降費給企業(ye) 注入“真金白銀”,支持了企業(ye) 發展,2023年減稅降費政策將會(hui) 更精準,希望出台稅收優(you) 惠政策支持企業(ye) 創新和“雙碳”業(ye) 務發展。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