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抓數字經濟發展關鍵
成 卓
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是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提出的明確要求。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數字經濟取得了舉(ju) 世矚目的發展成就,總體(ti) 規模連續多年位居世界第二,對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引領支撐作用日益凸顯。如何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加快數字化發展,打造數字經濟新優(you) 勢,成為(wei) 題中應有之義(yi) 。
放眼全球,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深入發展,數字化轉型深入推進,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加速向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方向轉型升級,新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新模式蓬勃發展,推動生產(chan) 方式、生活方式發生深刻變化。比如,數字經濟中數字資本的投入有效促進了各行業(ye) 生產(chan) 效率提高,形成了新的、更高水平的生產(chan) 力,各行業(ye) 生產(chan) 力提高匯集成宏觀經濟生產(chan) 力水平的提升。在工業(ye) 領域,電子信息製造業(ye) 通過自身生產(chan) 效率的提高,以及自身產(chan) 品作為(wei) 中間投入品對其他行業(ye) 生產(chan) 效率起到提升作用,對工業(ye) 全要素生產(chan) 率提升貢獻較高,遠超電子信息製造業(ye) 占工業(ye) 增加值的比重。
不過,我國數字經濟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也不容忽視,突出表現在關(guan) 鍵領域創新能力不足、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數字化發展相對較慢等,大而不強、快而不優(you) 。數據顯示,2022年1月至10月財新數字經濟指數平均值為(wei) 450,同比大幅下降17.9%,低於(yu) 2019年同期水平。這些問題的存在,與(yu) 內(nei) 外部市場萎縮、產(chan) 業(ye) 數字化轉型力度不夠存在關(guan) 聯。例如,從(cong) 數字化轉型具體(ti) 做法來看,目前缺乏適用性的數字化轉型方案,企業(ye) 常常需要自主研發數字化方案、自建係統,試錯成本較高。數字化投入也不夠充分,部分企業(ye) 數字化投入僅(jin) 將較少部分的生產(chan) 經營環節數字化,未同現有生產(chan) 經營流程充分結合,數字化的範圍經濟效應難以充分發揮。
有效解決(jue) 這些問題,須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牢牢抓住數字技術發展主動權,多措並舉(ju) 。
要深入實施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專(zhuan) 項,持續推動5G網絡規模化部署和融合應用。聚焦人工智能、先進計算等重點領域,培育一批掌握關(guan) 鍵核心技術、具有國際競爭(zheng) 力的生態主導型企業(ye) 。要釋放數字對經濟發展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深化“5G+工業(ye) 互聯網”融合發展,推動建設5G全連接工廠,加快培育“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和製造業(ye) 單項冠軍(jun) 企業(ye) 。要持續深化對數字經濟發展規律的研究,統籌發展和安全,完善製度體(ti) 係,建立工業(ye) 互聯網安全分類分級管理製度,積極參與(yu) 數字經濟國際合作,推動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ti)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