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望聞問切”做旅客“貼心人”

發布時間:2023-02-06 14:25:00來源: 光明日報

  【春運進行時】

  “大叔,我已經將檢票口、車廂、座位號還有檢票的時間都寫(xie) 在上麵了,您按照這個(ge) 去坐車就行。”1月10日15時30分,廣州南站3層候車室,客運員鍾寶蓮將一張便利貼交給一位初次來廣州南站乘車的老年旅客。

  “謝謝啊!我眼睛花看不清大屏幕,有你這個(ge) 紙條,我就知道怎麽(me) 坐車了。”接過便利貼,老人家開心地笑了。他是當天第85個(ge) 接過鍾寶蓮乘車便利貼的旅客。

  “來廣州南站乘車的旅客很多,他們(men) 經常會(hui) 有不同的需要,我想著多準備一些物品,隨時能用上。”鍾寶蓮展示著自己的隨身腰包,除了筆、便利貼外,還有針線盒、創可貼、活絡油等日常用品。

  “感謝這位好心的車站工作人員幫我縫好手提包,化解了我的尷尬。”1月9日,鐵路12306客服將王先生的感謝轉達到廣州南站。原來,當天王先生乘坐列車去邵陽,正在檢票口排隊時,編織袋突然裂開,裝的砂糖橘落了一地,王先生尷尬不已趕忙拾撿。鍾寶蓮看到後,飛奔過來,迅速幫他撿起剩下的砂糖橘,隨手從(cong) 腰包中取出針線,飛針走線縫好了袋子,並幫忙提著送他上車。“太感謝你了,出門在外,沒想到遇到如此尷尬的事,還好有你。”王先生連聲道謝,並在順利上車後通過鐵路客服電話對鍾寶蓮進行表揚。

  “鍾寶蓮是我們(men) 廣州南站有名的‘活地圖’,一聽車次就能準確說出列車停靠股道、停靠站信息,快速為(wei) 旅客提供谘詢指引服務。”同事李瑩介紹,鍾寶蓮自2009年到廣州南站工作以來,6本厚厚的筆記本記滿了每次調整運行圖後列車停靠股道、變化、應急處置方法等。

  春運以來,廣州南站日均到發旅客近40萬(wan) 人次,旅客問詢最多的問題就是檢票口信息。一個(ge) 班下來,鍾寶蓮要回答旅客的問詢上千次。

  1月9日10時30分,鍾寶蓮在候車室巡崗時發現一位腿腳不便的老年旅客。她立馬上前詢問。這位張阿姨因坐汽車來南站路途中暈車,加上行動不方便,非常無助。“阿姨,您放心,等會(hui) 我送您上車。您慢點走,現在頭還暈嗎?我包裏有驅風油,要不要給您塗點緩解一下?”鍾寶蓮攙扶著老人緩緩地坐到座位上。“你這裏有驅風油呀,那真是太好了,麻煩幫我塗點。”張阿姨回複道。鍾寶蓮拿出驅風油輕輕地在張阿姨的額頭和鬢角均勻地塗抹。在她的細心照顧下,張阿姨的頭暈得到緩解。隨後,鍾寶蓮一路小跑到服務台推來輪椅,請張阿姨坐上,一路暖心護送到列車上,並和列車長做好交接,屆時有到站工作人員協助老人出站。

  “廣州南站作為(wei) 全國客流最大的高鐵站,旅客出行需要服務的類型和要求遠高於(yu) 其他高鐵站。”鍾寶蓮說,經過多年的學習(xi) 摸索,她提煉總結出一套在客運崗位上行之有效的“望聞問切”服務方法。眼望四方,關(guan) 注旅客動態;耳聽心聲,耐心聽清旅客問詢;問人所需,根據旅客表情和肢體(ti) 語言,主動上前谘詢,送上服務;切中業(ye) 務難點,逐一進行通關(guan) 。

  在客運服務崗位上,她運用這套“望聞問切”服務法,多次幫助特殊重點旅客順利乘車,屢獲旅客來電、寫(xie) 信表揚。

  (光明日報 本報記者 吳春燕 雷愛俠(xia) 本報通訊員 胡 蝶 劉 雯)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