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薛城深耕農業合作社建設 助推鄉村特色產業發展
中新網棗莊2月6日電 (沙見龍 張生 丁梅)“這個(ge) 真甜,還很香,歡迎購買(mai) ,更歡迎來基地品嚐、采摘。”在山東(dong) 棗莊薛城區的一座草莓大棚內(nei) ,該區吳莊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主任,山東(dong) “山裏紅”農(nong) 業(ye) 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張裕朋正在進行網絡直播,吸引數萬(wan) 名民眾(zhong) 線上圍觀、購買(mai) 新鮮草莓。
薛城區常莊街道吳莊村是魯南棗莊一個(ge) 普通的農(nong) 業(ye) 村,住戶468戶,耕地1902畝(mu) 。得益於(yu) 黨(dang) 支部領辦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的成立,該村發展起了農(nong) 業(ye) 特色產(chan) 業(ye) ,村集體(ti) 收入實現從(cong) 2015年不足5萬(wan) 元(人民幣,下同)到2022年底150餘(yu) 萬(wan) 元的跨越。
“‘甜寶’‘香野’‘妙香’‘粉玉佳人’,這幾個(ge) 品種是我們(men) 支部一行到山東(dong) 濰坊考察後,‘兩(liang) 委’商定後定下的品種。目前產(chan) 銷兩(liang) 旺,優(you) 質果達到40元一斤,畝(mu) 產(chan) 3500百斤左右,畝(mu) 均收益10萬(wan) 餘(yu) 元。”據張裕朋介紹,今年,該村共種植了13個(ge) 草莓大棚,預計收入比較可觀。
記者跟隨張裕朋走進合作社看到,“山裏紅”生態農(nong) 業(ye) 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的牌子上掛有“田野拾趣,夢裏原鄉(xiang) ”幾個(ge) 大字。一排排大棚整齊排列,園內(nei) 工作人員正在采摘草莓、火龍果;在合作社的高標準農(nong) 田裏,綠油油的小麥剛剛澆過水。
張裕朋告訴記者,吳莊村實施“致富堡壘”工程,成立黨(dang) 支部領辦的“山裏紅”生態農(nong) 業(ye) 專(zhuan) 業(ye) 合作社,流轉土地501畝(mu) ,種植多肉綠植、羊肚菌、火龍果、藍莓等農(nong) 作物,采取現場采摘、農(nong) 超對接、直播帶貨等銷售形式,按照“3:3:4”比例給村集體(ti) 、合作社和村民分紅。2022年,合作社種植為(wei) 村集體(ti) 增收50餘(yu) 萬(wan) 元,通過入股當地現代農(nong) 業(ye) 企業(ye) ,村集體(ti) 每年額外增收19萬(wan) 餘(yu) 元。
“我們(men) 還成立了黨(dang) 支部領辦的種植專(zhuan) 業(ye) 合作社,流轉土地314畝(mu) ,種植糧食作物,2022年收入近20萬(wan) 元。”張裕朋介紹說,吳莊村大力實施“錢袋子”工程,通過村三資清理“陽光行動”為(wei) 集體(ti) 增資42萬(wan) 餘(yu) 元;廠房出租、養(yang) 殖等增收近20萬(wan) 元。目前,該村正在打造200餘(yu) 畝(mu) 的石榴創新產(chan) 業(ye) 園,盛果期畝(mu) 產(chan) 可達2000公斤,預計可新增集體(ti) 收入100餘(yu) 萬(wan) 元。
走出上述合作社,記者沿著吳莊村整潔的水泥路前行,紅邊白牆的民房整齊排列,廣場、健身園穿插其中,路邊種滿了四季花、臘梅花等植物。張裕朋稱,該村投資180餘(yu) 萬(wan) 元完成戶戶通道路鋪設近7000米,新建省級規範化衛生室1處,村集體(ti) 累計提供就業(ye) 崗位70餘(yu) 個(ge) 、人均月增資2200元。“村裏最近安裝了150盞路燈,晚上出來遛彎再也不怕黑了。”
據了解,2022年以來,棗莊薛城區深入開展村黨(dang) 組織領辦合作社建設,全區成立黨(dang) 組織領辦合作社193家、占行政村比例達105.46%。其中,省級示範社1家、市級示範社4家、區級示範社98家。成立鎮街村黨(dang) 組織領辦合作社聯合社6家,全區村黨(dang) 組織領辦合作社農(nong) 產(chan) 品規模種植麵積1.65萬(wan) 畝(mu) 、產(chan) 量1.89萬(wan) 噸,為(wei) 村集體(ti) 年收入增加超過2萬(wan) 元的合作社達39個(ge) 。(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