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東城打造“文化金三角” 隆福寺二期年底整體亮相
中新網北京2月24日電(記者 徐婧 杜燕)作為(wei) 北京東(dong) 城“文化金三角”的組成部分之一,隆福寺今年將加快完成二期建設,探索“數字+文創+消費”商業(ye) 模式的新路徑。園區將打造世界級環遊天地飛行影院,啟動公共空間的改造和提升,打造文化商業(ye) 相融合的品質街區,預計今年底實現項目整體(ti) 亮相。
北京市東(dong) 城區人民政府副區長趙海東(dong) 在23日舉(ju) 辦的北京市“兩(liang) 區”建設新聞發布會(hui) 上介紹,該區製定並印發了《隆福寺園區發展建設三年行動方案》(簡稱《方案》),從(cong) 項目建設、文化賦能、品牌培育、招商推介、園區品質、多元治理六個(ge) 維度,為(wei) 隆福寺園區發展建設提供方向性、原則性、指引性規定。
隆福寺始建於(yu) 明景泰三年(1452年),清朝至民國時期,隆福寺是京城最著名的廟會(hui) 之一,因其以古舊書(shu) 業(ye) 、文玩字畫交易為(wei) 特色史稱“文廟會(hui) ”,並有“諸市之冠”的美譽。隆福寺園區地處東(dong) 四片區,北至錢糧胡同、南至東(dong) 四西大街、西至美術館東(dong) 街、東(dong) 至東(dong) 四北大街,分為(wei) 功能區和胡同風貌區,占地麵積約15.5公頃。
2021年8月,隆福寺地區被納入北京市“兩(liang) 區”重點園區,在開放政策加持下,製度創新及要素資源優(you) 勢進一步凸顯,發展動能進一步集聚。園區全力培育文化金融、文化藝術消費產(chan) 業(ye) 鏈,與(yu) 國內(nei) 外知名藝術機構開展合作,引入有活力的市場主體(ti) ,形成更具特色的開放空間打造文化主題消費新場景。
趙海東(dong) 介紹,根據《方案》,東(dong) 城區將聚焦文化賦能,搶抓“兩(liang) 區”建設機遇,充分發揮文脈底蘊深厚和文化資源集聚優(you) 勢,依托國家文化與(yu) 金融合作示範區、國家文化出口基地建設,堅持崇文爭(zheng) 先、文化賦能、文化引領,在隆福寺園區聚力培育“文化+”新模式新業(ye) 態新路徑,以科技賦能、金融加速、消費帶動,實現園區文化產(chan) 業(ye) 對內(nei) 融合、對外跨界,將文化軟實力轉化為(wei) 發展硬實力,集聚起園區發展的強大動能。
在實現創新發展方麵,東(dong) 城區將引導新空間、新業(ye) 態、新消費入駐隆福寺園區並健康發展。緊抓數字化機遇,推進“數字隆福寺”建設,圍繞數字化管理、數字化消費以及數字化運營等需求,完成數字隆福線上平台建設。
在推進項目建設方麵,該區將加快完成隆福寺二期建設,重點推進隆福寺東(dong) 院及隆福寺南坊全麵竣工,同步推動科技與(yu) 文化深度融合,探索“數字+文創+消費”商業(ye) 模式的新路徑;完成長虹電影院外立麵及內(nei) 部改造,打造世界級環遊天地飛行影院,承載文化演藝、文化展示、科技體(ti) 驗等功能,打造沉浸式體(ti) 驗空間;啟動隆福寺園區公共空間的改造和提升,打造文化商業(ye) 相融合的品質街區,預計2023年底實現項目整體(ti) 亮相。
在構建核心業(ye) 態方麵,隆福寺將以文化展覽和演藝兩(liang) 大業(ye) 態為(wei) 核心,以藝術展覽、藝術裝置、數字藝術、音樂(le) 演出、戲劇表演為(wei) 延展,打造文化科技融合發展新高地。在木木藝術社區基礎上,打造隆福寺數字展覽館,展示隆福寺近600年曆史;加強與(yu) 知名演藝機構合作,引進沉浸式戲劇、小劇場等更多演藝新空間;對接王府井大街北延,並與(yu) 故宮、人藝、中國美術館、嘉德藝術中心等周邊資源聯動,形成故宮—王府井—隆福寺“文化金三角”。(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