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開年以來機構投資者調研上市公司近2.4萬次

發布時間:2023-02-24 15:19:00來源: 證券日報

  記者 周尚伃

  伴隨市場回暖,今年以來機構調研步伐加快,且線下調研活動也日趨活躍。而相比之下,機構中券商、公募對上市公司的調研最顯“勤奮”。

  開源證券金融工程魏建榕團隊研究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截至2月22日,機構投資者累計調研次數近2.4萬(wan) 次,覆蓋798家上市公司,平均每個(ge) 交易日調研約25家上市公司。從(cong) 板塊覆蓋度來看,今年以來,機構調研主要集中在深交所上市公司,其中創業(ye) 板上市公司被調研數量占比約38%。

  對於(yu) 機構調研的加速,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經濟複蘇已成為(wei) 當前的主旋律,機構加強調研是順應趨勢,同時,線下實地調研效果顯然更好。”

  不過,研究數據顯示,從(cong) 機構投資者調研類型來看,特定對象調研占40%以上,其次是電話調研;相比線上和電話調研,線下調研占比仍然不高,僅(jin) 為(wei) 16%。

  江瀚告訴記者,“線上調研的優(you) 勢在於(yu) 效率高、簡便,而且被調研的上市公司接受度也更高。相比之下,線下調研的優(you) 勢在於(yu) 可以更全麵地掌握企業(ye) 情況。甚至可以從(cong) 公司員工的精神麵貌窺探公司經營狀態和發展前景等。”

  此外,研究數據還描繪出了“最勤奮”的調研機構,例如,在券商中,調研次數最多的前五家機構分別為(wei) 中信證券、中信建投、天風證券、廣發證券和中金公司,平均調研公司數量均超100家。基金公司中,調研次數最多的前五家機構分別為(wei) 博時基金、嘉實基金、華夏基金、南方基金和鵬華基金,平均調研公司數量均超100家。

  “近期,券商和公募積極調研,背後主要原因還在於(yu) 市場競爭(zheng) 日趨激烈。”江瀚補充道。

  開源證券魏建榕團隊以上市公司公告日為(wei) 基準,分別向前和向後回溯30個(ge) 交易日,統計機構調研前後上市公司股價(jia) 相對於(yu) 中證800指數的超額收益情況。相比於(yu) 以往機構調研後上市公司股價(jia) 超額收益趨於(yu) 平庸,今年以來,機構調研後個(ge) 股超額收益有明顯的提升,越受機構關(guan) 注的個(ge) 股,股價(jia) 表現越好,推測其與(yu) 近期小市值效應強勁有一定的關(guan) 係。需要注意的是,20個(ge) 交易日以後,調研實現的超額收益逐漸衰減。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