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目送我上班”杭州小姐姐發的16集視頻火了
“好幸福啊,媽媽每天目送我去上班!”
近日,杭州一位小姐姐在某社交平台上分享了多個(ge) “媽媽目送我上班”的視頻。
視頻中她穿著橘紅色的羽絨服,在樓底做著各種搞怪動作,配音是母親(qin) 的“哈哈哈哈”“大女兒(er) 真好玩”“寶呀,像大狗熊”“慢點,寶”等有愛互動。
“媽媽的目送視頻”一共更新了16集,每一集中經常出現母親(qin) 對女兒(er) 不加掩飾的讚美和疼愛。
視頻引來眾(zhong) 多網友關(guan) 注,很多人表示想媽媽了,有網友評論“簡直是全網最舒服的母女關(guan) 係”,因為(wei) “媽媽全是表揚和讚美”,滿滿都是“溢出屏幕的愛”。
在最新的一篇視頻中,媽媽要離開杭州回老家去了。
“媽媽最後一次給你錄像了,寶”“媽媽愛你”“真好看這孩子”“你是小舞蹈家嗎”……媽媽的配音透露著不舍。
於(yu) 是全網呼喚“阿姨什麽(me) 時候再來杭州呀,太喜歡阿姨拍這個(ge) 係列了”。
3月13日,幾經輾轉,記者聯係到了這位小姐姐——小易(化名),聽她講述了自己和母親(qin) 之間的故事。
視頻原是媽媽拍下給父親(qin) 的
沒想到一下子火了
小易是遼寧人,1990年出生,在阿裏巴巴西溪園區上班,從(cong) 事市場營銷類工作,來杭州三年。
火起來的視頻全部由來杭州小住的母親(qin) 拍攝。
直到今天,小易也沒想明白無意中上傳(chuan) 的視頻為(wei) 什麽(me) 突然火了。
今年1月,61歲的母親(qin) 從(cong) 遼寧老家來杭州,“一是過來看病,二是老家的暖氣出問題了,所以幹脆來杭州和我一起過年。”
“爸爸過完年就回老家上班了,媽媽留下來小住。這些視頻本來是媽媽拍下來給我爸看的,每天早上拍我上班的視頻,準時發到家族群裏。”
小易覺得媽媽拍得挺可愛的,就上傳(chuan) 到了自己的社交賬號上。
小易沒有特意推廣,但視頻一下子就火了。
“我看到很多評論說,這是全網最和諧的母女,羨慕這對母女間的感情,是難得一見的親(qin) 子關(guan) 係。”但小易說,母親(qin) 和子女之間的有愛互動,對於(yu) 她來說,是最正常不過的事情。
“我家的氛圍一直就是這樣的,爸媽都擅長表達愛、欣賞、讚美。小時候我不小心調皮走路摔跤了,一些長輩可能會(hui) 說這孩子真貪玩,但我媽卻會(hui) 誇我勇敢,讓我勇敢去跑,勇敢去走路,摔倒沒關(guan) 係。”
小易母親(qin) 也是發自內(nei) 心覺得女兒(er) 可愛美麗(li) 。
“她覺得我穿什麽(me) 樣的衣服都可愛,舉(ju) 手投足都好看,吃飯狼吞虎咽也可愛。”
受父母影響,小易也很會(hui) 表達喜歡和愛,“有時候,我和我媽講話就像彼此哄小朋友一樣,特別快樂(le) 。”
父母都有自己的愛好和忙碌
親(qin) 人間小矛盾難免,但不影響相愛
小易從(cong) 小在表達愛和欣賞的環境中生活,參加工作後,才明白並不是所有家庭都有這樣的親(qin) 子關(guan) 係。
“比如我母親(qin) 來杭州,會(hui) 把我喜歡的各種水果準備好,讓我帶去上班。我分給我的同事吃,她們(men) 有時候會(hui) 覺得驚訝,說母親(qin) 這樣照顧我會(hui) 不會(hui) 覺得有負擔。我就會(hui) 說我值得呀,我對母親(qin) 也很好。”
小易覺得,她所經曆的家庭教育應該就是現在所說的“賞識教育”。
“賞識教育指的是賞識孩子的行為(wei) 結果,賞識孩子的行為(wei) 過程,以激發孩子的興(xing) 趣和動機,增強孩子的心理體(ti) 驗,創造環境,指明孩子的發展方向。我爸媽可能並不懂這麽(me) 高深的教育語言,但他們(men) 是真的很喜歡女孩,剛好生的我是個(ge) 女孩,所以想盡量表達他們(men) 的喜歡和欣賞。天下的父母都是愛孩子的,可能好多父母不像我爸媽那麽(me) 擅長表達,所以有時會(hui) 產(chan) 生一些誤會(hui) 和矛盾。”
至於(yu) 很多網友說,小易和母親(qin) 之間是最完美的親(qin) 子關(guan) 係,小易也有自己的理解。
“世界上未必有完美的母親(qin) ,也未必有完美的家庭關(guan) 係,我和我媽之間也有很多小矛盾,但大部分都可以體(ti) 諒和理解。比如我媽理解不了我為(wei) 啥很難早起,我也看不慣為(wei) 什麽(me) 她總是發60秒的語音,但這完全不影響我愛她。”
現在小易媽媽已經回遼寧老家。“她要上老年大學,還要上模特班,有自己的一票姐妹,每天也是蠻忙碌的。”
小易爸爸則是跟隨劇組做美術老師,一年要在劇組五個(ge) 月,煥發了事業(ye) 第二春。
“一家人都有自己的愛好和工作要忙,一年當中也隻有春節這個(ge) 時間能相聚。”小易告訴記者,到了退休年紀的父母有時也需要哄一哄:“從(cong) 女兒(er) 的角度來說,有時會(hui) 覺得媽媽不那麽(me) 跟得上時代,會(hui) 覺得她的思想有點老舊,那我們(men) 就帶著媽媽多接觸我們(men) 的世界,比如我媽這次來就學會(hui) 了做指甲,不要嫌棄媽媽不懂你的世界,而應該帶著媽媽進入你的世界。”
自己的孩子怎麽(me) 看怎麽(me) 喜歡
自小讓女兒(er) 在開心的氛圍中長大
記者也聯係到了人在老家的小易媽媽—梅梅女士(化名)。
“今天下午我才知道女兒(er) 把視頻一個(ge) 個(ge) 記錄下來,發到網上有這麽(me) 多人喜歡。”梅梅說,自己隨手記錄的視頻被女兒(er) 有心地保存下來,讓她感動得哭了一場。
在杭州的兩(liang) 個(ge) 月,不論多忙,她都會(hui) 準時給女兒(er) 拍一段上班視頻,“想自己回到北方後,能點開看看,所以拍攝的時候,都是真情流露。”
對孩子不吝讚賞,梅梅說,這和自己的性格有關(guan) ,“我小時候,父親(qin) 比較嚴(yan) 厲,偶爾被他誇一下就會(hui) 特別高興(xing) 。所以自己有了孩子之後,想讓孩子在開心的氛圍中長大。犯錯了也會(hui) 說,但最後還是要誇她、肯定她。”
在這種鼓勵氛圍中,小易的確成長得很優(you) 秀,“進步了,我就繼續誇,形成良性的循環。”梅梅說。
在杭州的兩(liang) 個(ge) 月,小易每天上班時,媽媽還會(hui) 誇讚今天的衣服好看,明天穿這套衣服像誰。
點點滴滴,匯聚了很多溫情時刻。“自己的孩子怎麽(me) 看怎麽(me) 喜歡,孩子也一直很聽話。有時候拌嘴的時候,還會(hui) 等我冷靜下來再來和我說道理,從(cong) 來沒對我紅過臉。”梅梅說。
梅梅表示,下次再去杭州看女兒(er) ,可能要明年了。“我很享受這種家庭氛圍,別人的家庭也會(hui) 有各種各樣的溫情時刻,隻是我們(men) 家比較喜歡這種外放的表達方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