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星遙感點亮智慧城市
1月9日13時04分,“廈門科技壹號”衛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這顆衛星是廈門天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稱“天衛科技”)為(wei) 城市應用服務打造的定製化遙感衛星。
天衛科技自成立之初就專(zhuan) 注於(yu) 航天科技研發與(yu) 信息化處理,為(wei) 城市建設提供遙感數據服務。
建造定製衛星
2020年,天衛科技為(wei) 智慧城市建設、數字化應用提供服務,定製一顆城市衛星——“廈門科技壹號”。
衛星由天衛科技與(yu) 科研院所合作研製。在研製過程中,如何增加所需載荷,降低衛星重量,節省衛星能源,成為(wei) 研發難題。這個(ge) 難題得不到解決(jue) ,就會(hui) 拖延發射計劃。為(wei) 保證計劃不變,公司又合作研製出搭載多光譜等多種載荷的“廈門·天衛科技壹號”先導衛星,這顆衛星主要為(wei) 主星進行技術驗證與(yu) 服務探索。
“‘廈門科技壹號’衛星是城市定製係列衛星的主星,與(yu) 先導星形成有效組網,在功能上形成互補。”天衛科技售前經理黃錦殿告訴記者。
“組網後,衛星飛躍廈門上空的間隔時間會(hui) 更短,能夠不間斷地提供遙感數據。”天衛科技董事長遊琴告訴記者,下一步,“廈門科技壹號”衛星將建立完整的衛星數據應用體(ti) 係,為(wei) 智慧城市建設提供數據支撐。
為(wei) 提升研發創新力度,天衛科技於(yu) 2022年籌建研發中心,加快公司高技術項目發展,並計劃今年上半年與(yu) 企業(ye) 合作成立聯合技術創新中心,大力推進導航衛星的規模應用。
目前,公司擁有技術人員40餘(yu) 人,專(zhuan) 家顧問15人,與(yu) 本地規模以上企業(ye) 開展技術合作60多項。公司計劃今年投入1500萬(wan) 元進行技術研發。
提供服務管理
目前,天衛科技的衛星遙感技術在賦能城市治理,提升城市效能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經過分析處理後的數據,能夠滿足城市管理部門對城市運行狀態的監測。”黃錦殿說,天衛科技開發的“城市人居環境體(ti) 檢係統”已在湖南長沙落地。
利用數據可以開發出多種應用,在更多行業(ye) 和領域發揮更大作用。例如,農(nong) 作物監測以往主要通過人工實地考察,或以地麵安置探頭的方式進行觀測。這兩(liang) 種方式不僅(jin) 耗時耗力,而且覆蓋麵積較小,不能滿足用戶需求。衛星遙感技術則可以為(wei) 農(nong) 業(ye) 管理提供更加精準的數據。
“我們(men) 用衛星將數據傳(chuan) 輸進來,係統接收後對數據進行分割,再做幾何矯正、遙感處理,最後針對不同的需求進行二三級數據處理,就可以得到某一區域的農(nong) 作物麵積、種類等信息,減少人工測量,提高效率。”天衛科技產(chan) 品經理馮(feng) 健告訴記者。
建設數據“超市”
天衛科技的會(hui) 議室有一麵LED屏幕,上麵顯示著兩(liang) 顆衛星的實時狀態。
“衛星分為(wei) 通信、導航、遙感三類。我們(men) 嚐試將三個(ge) 功能合一,可以有效節約資源,達到省時省力的目的。”天衛科技副總經理陶林軍(jun) 說,例如,地震發生時,這些功能衛星相對獨立,無法提供一體(ti) 化數據服務,容易耽誤救援,如果將這些數據進行整合,可提高應急響應的速度。
天衛科技基於(yu) 自有基礎軟件平台與(yu) 核心技術,投資建設了“通導遙衛星數據應用融合平台”。平台為(wei) 行業(ye) 、企業(ye) 提供智慧海洋、智慧應急等應用,為(wei) 城市信息化建設提供信息支撐和服務保障。
傳(chuan) 統架構下,數據的訪問管理非常複雜,且安全風險較高;而在平台中,企業(ye) 不僅(jin) 能夠打破數據孤島,提高數據訪問的安全性和便捷性,還能將數據遷移至任何地點,並根據需求建立分析工具。平台像開放的數據“超市”,為(wei) 客戶提供定製服務。
2022年,天衛科技通過“通導遙”衛星數據融合創新應用中心項目的可行性論證。今年上半年,天衛科技還將發射2顆定製衛星,進一步服務智慧城市建設。天衛科技將繼續專(zhuan) 注技術研發與(yu) 創新,提升衛星運營、衛星開發、航天金融等能力,加強對外交流合作,進一步加快構建“衛星+”創新生態,帶動航空航天領域的商業(ye) 應用和產(chan) 業(ye) 發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