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擺脫“長衫”焦慮 不隻是大學生的事

發布時間:2023-03-17 10:57:00來源: 科技日報

  【科技觀察家】

  ◎周倩瑩

  “學曆不但是敲門磚,也是我下不來的高台,更是孔乙己脫不下的長衫。”近來“孔乙己文學”屢屢衝(chong) 上熱搜。麵對高學曆畢業(ye) 生在新媒體(ti) 上曬出的“長衫”,有人扼腕歎息,也有人感同身受。更多理性的聲音則認為(wei) ,擺脫“長衫”焦慮,不僅(jin) 是當代青年人的必修課,也是全社會(hui) 亟須麵對的重要議題。

  100多年前,孔乙己脫不下的長衫,是他以自欺欺人方式維護的“讀書(shu) 人”體(ti) 麵。而今天大學生們(men) 脫不下的“長衫”,是他們(men) 對自己職業(ye) 定位的固化思維,是傳(chuan) 統教育觀念隱藏的職業(ye) 偏見,也是社會(hui) 輿論對高學曆人才的“軟綁架”。認為(wei) 體(ti) 力勞動者低人一等,認為(wei) 職業(ye) 教育低人一等,這些隱藏在思想裏的陳腐元素,使整個(ge) 社會(hui) 的就業(ye) 觀念變得偏狹,把一些高學曆者架在了難以落地的“高台”。

  孔乙己的長衫一穿20年,已化作皮膚,想撕下來就痛徹心扉。但魯迅說過:不妨受苦,為(wei) 的是解除將來的一切痛苦。正視這種痛苦,才能幫助青年擺脫“長衫”之困。

  一方麵,青年人需要反思,被架在“高台”的高學曆背後到底有多少是這個(ge) 時代需要的真材實料。

  ChatGPT的出現提醒我們(men) ,在這個(ge) 知識爆炸的時代,“高學曆”如果不表現為(wei) 與(yu) 時俱進的創造力和適應力,就會(hui) 顯得不堪一擊。國家需要的不是擅長做題的“孔乙己”,而是能解決(jue) 實際問題的人才。特別是社會(hui) 轉型,高質量發展,需要大批高學曆人才突破城鄉(xiang) 地域、突破行業(ye) 身份流動,去創造更新的發展空間。像今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被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點讚的“新農(nong) 人”魏巧一樣的知識分子,正是這個(ge) 時代呼喚的人才和優(you) 質勞動力。隨著平台經濟、共享經濟等新業(ye) 態的發展,網絡UP主、旅行指導師、收納師、網約配送員、民宿管家等大量新就業(ye) 群體(ti) ,也早已走出高學曆“繭房”,用實力開創了屬於(yu) 自己更屬於(yu) 這個(ge) 時代的精彩。體(ti) 力勞動不可恥,基層崗位不可恥,可恥的是走不出象牙塔舒適區,不敢在社會(hui) 經風雨、長本事。抱殘守缺地追求所謂“穩定”,遲早要被機器取代,被社會(hui) 淘汰。

  另一方麵,幫年輕人脫下“長衫”,也需要社會(hui) 各方麵共同努力。

  首先,各種就業(ye) 方式都應獲得社會(hui) 尊重和保障。今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期間,全國人大代表袁亮指出,應以平常心看待就業(ye) 話題,接納年輕人多樣的就業(ye) 選擇。社會(hui) 要激發新業(ye) 態就業(ye) 潛能,靈活的就業(ye) 方式應獲得全社會(hui) 的尊重。全國政協委員曹鵬也呼籲:“社會(hui) 要撐好‘保障傘(san) ’,真正讓我們(men) 的靈活就業(ye) 者做到老有所養(yang) 、病有所醫、傷(shang) 有所賠,讓2億(yi) 靈活就業(ye) 群體(ti) 受關(guan) 心、更安心。”

  其次,應加強引導,破除就業(ye) 市場中的“唯學曆”思維。一些用人單位在招聘時任意拔高學曆門檻,忽視崗位與(yu) 能力的匹配度——“唯學曆”思維不打破,高學曆內(nei) 卷就不可避免。要加強引導,打破學曆與(yu) 三六九等職業(ye) 所謂的對應關(guan) 係,形成淡化學曆、崇尚技能的社會(hui) 氛圍。

  第三,應優(you) 化技能人才的教育體(ti) 係。要想改善職業(ye) 人才的就業(ye) 環境、提升職業(ye) 人才質量和社會(hui) 地位,就必須改變高等教育的人才培養(yang) 結構,提高職業(ye) 院校的辦學水平,建立高水平的現代高等職業(ye) 教育體(ti) 係,培育高素質、高技能的職業(ye) 人才。

  隻有全社會(hui) 共同努力,建立職業(ye) 無貴賤的社會(hui) 共識,培育平等的從(cong) 業(ye) 環境與(yu) 合理的就業(ye) 結構,脫下“孔乙己的長衫”才能指日可待。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