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73歲大爺5年整理近千件收藏品捐獻 兩度患癌依舊笑對生活

發布時間:2023-03-17 10:58:00來源: 武漢晚報

  “這個(ge) 世界上沒有廢品,隻有放錯地方的寶貝。”16日上午,退休黨(dang) 員阮守軒在沌口街道機關(guan) 退休黨(dang) 員支部主題黨(dang) 日上,和現場20多位退休老黨(dang) 員分享自己收藏的“寶貝”,有1961年的結婚證,自己讀中學時的成績單,1998年抗洪巡堤的值班表……老黨(dang) 員們(men) 一邊回憶往日崢嶸歲月,一邊展望如今城市發展。

  73歲的阮守軒,5年內(nei) 兩(liang) 患癌症,卻依然表現出對生活的熱愛。60年來,他把身邊的票證、老物件、文獻資料一一整理裝裱收藏,數量近千件。目前,經開區文化館已經接收了阮守軒首批一百多件曆史文物資料,剩下的800多件物品,阮守軒將分門別類,無償(chang) 捐獻。

  身患癌症卻樂(le) 觀向上

  5年整理近千件收藏品

  阮守軒年輕時是沌口村灣遠近聞名的赤腳醫生。做了十幾年赤腳醫生後,他成為(wei) 當時沌口人民公社的負責人,後來還當了村衛生所所長。

  5年前,阮守軒查出下顎淋巴處長了一個(ge) 惡性腫瘤,在武漢市第一醫院做完手術後恢複良好。沒想到2020年,他又被查出患有肺癌。兩(liang) 度患癌,阮守軒卻表現得很平靜,“得病了要有積極樂(le) 觀的心態,然後積極配合醫生治療,雙管齊下”。也是在第一次患癌後,阮守軒開始整理、裝裱自己的收藏品,他說:“興(xing) 趣愛好是對抗病魔的一劑良藥,每天盤這些東(dong) 西,根本不覺得自己有什麽(me) 病痛。”

  一張張發黃的糧票、文獻,一件件老物件、生活用品,無不體(ti) 現了歲月的痕跡。在眾(zhong) 多藏品中,一張1961年的結婚證特別引人關(guan) 注。當年憑結婚證背後的印章,可以領取布料10尺、紅糖、臉盆、鏡子、水瓶、提桶、棉花被窩等物資,“即便是在物資匱乏、極度困難的時期,國家也在保障新人們(men) 結婚時的物資供給”。阮大爺指著姐姐當年的結婚證說。

  5年來,他整理了十幾箱近千件自己的收藏品。“整理這些東(dong) 西很有樂(le) 趣,這些老物件都是不同時代的曆史印記。”

  一張25年前的值班表

  勾起抗洪戰友情誼

  16日在退休黨(dang) 員的支部主題黨(dang) 日上,阮守軒還拿出一張1998年抗洪巡堤的值班表,現場的老黨(dang) 員們(men) 看到後都驚詫不已。“這種老古董你怎麽(me) 還保留著?”“這是我的名字咧,當時我跟老阮一起天天值夜班,巡堤。”“嘖嘖嘖,當年我們(men) 也是年輕力壯衝(chong) 鋒在前啊,巡堤發現幾多次險情都被我們(men) 解決(jue) 了。”老黨(dang) 員們(men) 一邊看著那張25年前發黃的值班表,一邊感歎當時衝(chong) 鋒一線的戰友情誼。

  大家一起回想當年抗洪巡堤76天的日子,這張發黃的紙變成了這群老人心中閃光的寶貝。“它不值錢,但它卻能帶給我們(men) 這群老人無限的回憶,這是最珍貴的。”阮守軒說。

  阮守軒退休後還撰文寫(xie) 書(shu) ,已出版二十萬(wan) 字的《難忘的歲月》《沌口紀行》等,希望用自己樂(le) 觀的心態給他人帶來關(guan) 於(yu) 生命的啟示。

  記者楊帆 通訊員曹薑雪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